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打造“津牌养老”金融生态

2025-08-08 07:58

(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马翀

天津市常住人口1364万,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340万,占比近四分之一。天津已经成为一个中度老龄化城市。近年来,天津金融监管局指导辖内金融机构围绕广大老年群众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不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积极打造“津牌养老”金融服务生态,让广大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提升适老化水平,推动“养老”变“享老”

养老是所有人都要面对的一段生命历程,如何为这段历程添上更多温暖色彩,是广大金融机构的重要职责使命。在天津金融监管局指导下,辖内银行保险机构以网点为重点、以产品为抓手、以科技为手段,持续提高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

步入天津农商银行任意一家银发特色支行,目之所及皆是适老化细节:老花镜、轮椅、温馨提示卡、老年人常办业务指南、方便坐起的适老桌椅、养生书籍报刊……最近新增的智能健康体检仪更是成为亮点。

“以前做心电图要专门去医院,现在来银行办业务还能顺便做体检,孩子们也能安心。”李大爷对这项创新举措赞不绝口。

农业银行天津市分行同样积极打造适老化网点。“我们在每家支行选择1家老年客户聚集区域网点打造为适老化特色网点,合理调整网点布局,设置无障碍坡道,安装安全应急设施,增配助老震动式叫号器、大字版填单模板、固定式放大镜、语音播报计算器等视觉辅助设施,还设置了老年客户专属‘尊老专柜’、上门服务卡、一对一‘陪伴式’服务,着力做优、做细、做实适老助老服务工作。”农行天津市分行运营管理部总经理王辉告诉《中国银行保险报》记者。

泰康之家·津园的客户正在弹奏古筝,体验“文化养老”生活。  本报记者 马翀/摄

泰康之家·津园的客户正在弹奏古筝,体验“文化养老”生活。  本报记者 马翀/摄

为应对极端高温天气,太平人寿天津分公司在全辖12个服务网点打造“适老化防暑驿站”,设置“三个一”清凉服务矩阵,即一张凉席坐垫、一套防暑应急包、一次血氧血压健康监测,深受老年客户欢迎。

适老化不仅体现在优化网点布置上,还体现在创新产品与服务上。

今年4月,富德生命人寿天津分公司完成天津地区首例“美好生活”居家适老化改造。“我爱人身体不好,以前要用这个凳子支撑着才能起来,洗澡的时候我总是觉得不安全,现在安装上这个淋浴器就能坐着洗澡了,真是太方便了。”来自天津市北辰区的刘女士欣慰地说。

让刘女士赞不绝口的淋浴器,是来自富德生命人寿“美好生活”康养项目居家适老化改造项目中的“带顶恒温坐式淋浴器”。这款产品在设计上充分考量了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和使用习惯,操作面板简洁直观,能智能调节水温,且能有效降低老人的滑倒风险、降低交叉感染风险,让老人在洗浴时感到舒适与放松。

不断满足老年人多元化养老财务规划和资金积累需求也是提升适老化水平的应有之义。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辖内养老型储蓄、理财等金融产品余额约220亿元;在津人身险保险公司上半年商业保险年金累计保费约121亿元;2025年上半年,天津市长护险市级综合服务中心审核结算长护险基金1.9亿元。

优化资源配置,支持养老产业发展

不久前,建设银行天津北辰支行向天津九州通达医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九州医药”)发放了4000万元养老产业贷款。深耕西药批发行业多年,九州医药与全国3000余家药品生产企业和药品经销商、医疗机构保持着密切合作。

建行天津北辰支行工作人员在走访时了解到,企业有较强的融资需求。于是,分支行统筹联动,实地走访调研,锚定企业运营模式、市场前景和相关风险点,深度分析企业需求,匹配专属金融服务方案。同时,加快贷款审批流程,提高业务流转效率,确保资金及时到位。

4000万元贷款的发放精准填补了企业的资金缺口,九州医药负责人说:“新到账的这笔贷款会用于公司业务板块的进一步整合优化,我们也将更加关注老年群体的健康问题,用更接地气的服务、更可得的产品回馈社会。”

兴业银行天津分行则通过科技金融输出等方式协助提升养老机构服务水平。该分行与天津市养老协会协作,打造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拟将全市多家养老机构数据连通,打造数据互联互通智慧平台。

支持养老产业发展,众多金融机构行动起来。例如,天津滨海农商银行积极与养老协会、养老机构建立合作关系,围绕协会成员单位、养老企业等机构,结合客户需求,进一步丰富养老产品供应,提供精准化信贷支持及专业的养老规划服务。

与此同时,天津金融监管局督促在津大型银行落实普惠养老专项再贷款,通过降低利率、延长周期、简化担保等方式,解决普惠养老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推动养老服务覆盖范围扩大至社区和农村。

此外,该局推动保险业务、资产管理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鼓励保险机构发挥“保养结合”服务优势,在天津设立多层次养老服务机构。目前,已有中国人寿、泰康人寿、大家人寿在天津市运营或建设养老服务机构,天津辖内保险公司通过“保险+养老”服务形式提供社区床位1000余个。

泰康之家·津园就是“保养结合”的典型例证。津园除了优越的硬件条件外,还提倡“文化养老”“活力养老”,积极为长辈们搭建施展长寿智慧的平台。“自6月23日首批居民入住以来,津园已陆续开展声乐课、朗诵课、形体课、音乐疗愈、掐丝珐琅等18门课程,受到入住长辈的热烈好评。”泰康保险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

发力长护险,让更多人“老有所护”

2020年,天津成为长护险试点城市,经过5年发展,长护险在解决失能人员家庭“一人失能,全家失衡”困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天津金融监管局副局长毕荣介绍,天津金融监管局会同天津市医疗保障局、天津市财政局等部门印发通知,明确将保险公司作为委托经办服务重要力量,指导有关保险公司配合天津市医疗保障局、天津市医保中心组建长护险市级服务中心、区级服务中心体系,提高经办服务质量和基金使用效能,重度失能人员负担得到减轻。2024年,失能评定机构完成评估2.35万人次。目前,累计享受长护险待遇参保人共2.35万人,2024年累计审核支付基金3.79亿元,2025年一季度审核支付9362万余元。

郭先生一家就是长护险的受益者。郭先生患偏瘫致使失能长期卧床,然而祸不单行,唯一的儿子前两年遭遇严重车祸,完全丧失自理能力。郭先生的老伴儿独自支撑双残家庭,长期劳累让她不堪重负。

“长护险惠民政策解救了我这个满目疮痍的家。”特意到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长护险中心送锦旗的郭先生老伴儿热泪盈眶地说,“办理了长护险以来,每周都会有专业的护理人员来帮我,又是给我老伴儿擦洗,又是喂饭,又是理发,有时候还帮我做家务,真是解决了不少问题。”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总经理杨绍欣说,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将始终立足保险功能定位,持续优化服务体系,在长护险、老龄保险等领域不断创新服务模式,让更多老人在“老有所护”的道路上真切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温暖,切实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贡献金融保险力量。

“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引导金融机构依托自身优势,积极参与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加强对养老产业的融资支持和风险保障,提升老年群体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加强金融监管,坚决查处各类养老领域违法违规行为,规范市场秩序,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特别是老年群体的合法权益。同时,指导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积极开展养老金融宣传教育,增强老年群体金融风险防范意识。”毕荣表示。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