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方案公示中,工信部筹建新的委员会,附委员名单

2025-08-07 17:42

(来源:中关村智慧城市信息化产业联盟)

8月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示元宇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标志着我国元宇宙产业即将迈入系统化、规范化的新阶段。这一重磅动作引发业界广泛关注,被视作中国抢占元宇宙国际话语权的关键布局。

根据筹建方案,该委员会将按照急用先行原则,率先研制三大类标准:元宇宙术语、虚拟数字人编码标识等基础通用标准;数字人、空间计算、空间智能等关键技术标准;以及“元宇宙+工业”“元宇宙+文旅”等行业应用标准。

01 五层架构:构建中国元宇宙标准体系

此次筹建方案最核心的突破是提出了清晰的元宇宙标准“五层架构”体系:

基础层聚焦术语、标识等基础通用标准,为行业建立统一语言。支撑能力层覆盖空间计算、引擎技术等底层技术标准。服务与应用层针对数字人、数字场景等共性服务制定规范。开发运营层规范设计开发、系统集成等全流程。安全与治理层则确保元宇宙发展安全可控。

这套体系首次系统构建了中国元宇宙标准的完整骨架,为碎片化的技术探索提供了统一框架。

02 全明星阵容:产学研巨头集体入场

委员会组建堪称 “国家队”阵容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承担秘书处工作,该院将为秘书处提供必要工作条件和经费配套保障聚合政产学研核心力量:

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邀请工信部、网信办等监管部门及国家级研究机构负责人

委员阵容:覆盖华为、腾讯、商汤、阿里、百度等头部企业技术专家,及清华、北航等高校科研代表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曾主导区块链、人工智能等重大国家标准制定。此次挂帅,彰显国家对元宇宙基础设施地位的战略定位。

可以讲,这并非简单的标准制定机构,而是一个国家数字主权的基础设施建设团队。其首要任务直指行业痛点:解决元宇宙领域的“语言不通”。当Meta称虚拟空间为“Metaverse”,微软命名为“Mesh”,国内厂商各自定义“元空间”“数字宇宙”时,产业协同沦为奢望。委员会将率先建立《元宇宙术语库》,统一300余个核心概念,如同为数字世界推行“普通话”。

03 四步战略:中国标准的突围路线

工作路线图:强化标准顶层设计,发布元宇宙标准体系,明确研制顺序;聚焦行业急需领域,优先制定基础术语、数字人编码等关键标准;开展标准贯标推广,通过典型案例征集、测评中心建设推动标准落地;加快国际标准布局,推动国内标准出海,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这套“对内规范、对外输出”的战略,凸显了中国在元宇宙标准领域争夺全球话语权的雄心。

04 国际竞速:谁主导标准,谁就主导未来

全球范围内,元宇宙标准战早已悄然打响: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于2023年1月成立元宇宙标准化评估组(SEG15),中美专家共同担任联合召集人; 国际电信联盟(ITU)在2022年12月成立元宇宙焦点组(FG-MV),中国专家担任副主席; ISO/IEC JTC 1/SC 24已发布13项虚拟现实领域国际标准,并立项《元宇宙 第一部分 概念、定义和术语》国际标准。

在此背景下,中国筹建元宇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正是为了将国内丰富的应用场景和技术优势转化为国际标准影响力。

技术合规改造迫在眉睫。空间计算企业需在2024年前达到厘米级定位精度,某头部AR眼镜厂商已投入2亿元升级光学模组。数字人平台必须接入统一编码系统,三家创业公司因无法兼容新标准估值缩水50%。场景创新决定生死。工业领域聚焦设备预测性维护的SaaS服务商,近期融资额同比增长300%。文旅行业能实现跨平台互操作的数字藏品平台,用户留存率高达普通平台的4倍。国际标准参与度挂钩生存权。参与信通院ISO/IEC JTC1工作组的企业,将获得国际认证绿色通道。某工业软件公司通过RCEP框架推广中国标准,海外营收季度环比增长170%。当Meta的元宇宙部门年亏损百亿美元,当苹果Vision Pro销量不及预期,中国正将元宇宙拉回现实世界——在钢铁轰鸣的工厂里,在精密运转的流水线上,重新定义虚拟技术的价值。工信部这套覆盖“技术研发-产业应用-安全保障”的全栈标准体系,不仅是为中国企业打造的护城河,更是给全球元宇宙困境开出的“中国药方”。

随着委员会筹建方案公示,中国元宇宙产业将告别野蛮生长时代。华为、腾讯、百度等科技企业深度参与标准制定,意味着未来技术创新将有规可循。

标准之争本质是话语权之争。当中国在ISO/IEC JTC 1/SC 24等国际平台推动元宇宙系列标准时,这场由五层架构支撑、产学研联动的标准突围战,或将重塑全球元宇宙竞争格局。中国在5G时代积累的优势,正通过标准化的桥梁,延伸到元宇宙的未来战场。

附件

工业和信息化部元宇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建方案

一、业务范围

工业和信息化部元宇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作范围包括:

(一)研究分析元宇宙领域标准化需求方向,建设和维护元宇宙行业标准体系;

)开展元宇宙术语、标识、测试评价等基础标准制修订工作;

)开展大空间、空间计算、空间智能、引擎等关键技术标准制修订工作;

)开展数字人、数字内容、数字场景元宇宙共性服务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开展在工业、文旅、教育等领域应用标准制修订工作;

)开展元宇宙设计开发、系统集成、服务运营等开发运营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六)开展元宇宙安全和治理标准的制修订工作;

)开展元宇宙领域的标准宣贯、应用推广以及人才培训等工作;

)积极对接元宇宙国际标准化组织,适时提出、参与元宇宙国际标准制修订工作。

二、标准体系

元宇宙标准体系主要包括基础、支撑能力、服务与应用、开发运营、安全与治理等五大部分,如下图所示:

元宇宙标准体系

三、组成人员

工业和信息化部元宇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筹)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拟邀请相关部门、研究机构的负责同志等担任,委员拟由元宇宙领域的企业、科研院所、高校等产业和技术专家担任,秘书处挂靠单位为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挂靠单位将为秘书处提供必要工作条件和经费配套保障。

四、成立后工作计划

一)强化标准顶层设计,梳理标准推进路线推动元宇宙标准体系发布,明确标准化重点方向和研制顺序,统筹推进元宇宙标准的制定、实施和国际化。结合元宇宙标准体系,梳理标委会组织架构,整合跨领域资源,推动细分技术领域的精准攻关与协同推进,加快标准研制进度,促进标准应用实施

聚焦行业发展需求,加快重点标准制定按照急用先行的原则,重点加快研制元宇宙术语虚拟数字人编码标识等基础通用标准,数字人、空间计算、空间智能、大空间等关键技术标准,“元宇宙+工业”“元宇宙+文旅”等行业应用标准研制

开展标准贯标推广促进标准应用实施。以标准为核心,支撑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典型案例征集。举办大赛、沙龙、标准周等活动,进一步聚集产业各方,面向元宇宙产业的生产方、使用方、维护方开展标准宣贯。在重点地区建设元宇宙测评中心,征集元宇宙标准的试验验证单位,推进标准与产业深度融合。

加快国际标准布局,提升未来产业竞争。以标准化改革为契机,提前布局元宇宙国际标准化,推动国内标准出海。注册一批元宇宙国际标准化专家,基于我国技术优势和丰富的应用场景,以标委会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形成并提出一批元宇宙国际标准立项建议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