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07 22:12
(来源:金融小博士)
稀土永磁板块午后持续拉升
正海磁材、宁波韵升涨停
今天盘面上,稀土永磁板块午后持续拉升,正海磁材、宁波韵升涨停,九菱科技、奔朗新材、中科磁业涨超10%,龙磁科技、三川智慧、久吾高科涨幅居前,北方稀土、盛和资源、广晟有色跟涨。
太平洋证券此前指出,中国从稀土资源开发到稀土永磁产业链,规模和技术均全球领先,具有国际定价权。高性能稀土永磁需求不断增长,未来人形机器人和eVtol的发展将极大地增加高性能稀土永磁的需求。
稀土永磁板块爆发式上涨:政策与需求共振下的投资机遇
一、板块异动背景与驱动因素
8月7日午后,稀土永磁板块集体走强,正海磁材、宁波韵升等多只个股涨停,板块指数创年内新高。这一行情的爆发源于多重因素的叠加:
中国通过稀土出口管制、总量调控等政策强化战略资源管控,2025年4月对钐、钆等7类中重稀土实施出口限制,推动国内稀土价格上行。同时,国内首条稀土盘式电机智能示范线投产,首款厚度仅6毫米的轴向磁通电机成功下线,功率密度提升30%,预计年底量产50万台/年,标志着高端稀土永磁技术突破。新兴需求爆发式增长
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成为核心驱动力。每辆新能源车需5-10kg高性能钕铁硼磁材,2025年中国新能源车产量突破1288万辆;单台人形机器人需2-4kg磁材,特斯拉Optimus试产线已落地,预计2035年全球市场规模达1540亿美元。低空经济领域,eVTOL飞行器依赖轻量化磁材实现快速响应,进一步打开需求空间。供给端持续收紧
2025年国内稀土开采配额仅27万吨,增速降至5.88%,缅甸封关导致进口停滞,影响全球10%供应。氧化镨钕价格年初突破80万元/吨,年初至今涨幅达18.9%,供需缺口持续扩大。二、投资逻辑与行业趋势
中国掌控全球60%稀土开采、90%冶炼分离产能,从资源开发到磁材制造的全产业链技术领先。高性能钕铁硼毛利率达25%-30%,显著高于传统材料,龙头企业通过晶界渗透技术(降低重稀土用量30%-50%)进一步巩固优势。技术迭代加速国产替代
热压钕铁硼、纳米晶软磁等尖端工艺突破,打破国外垄断。例如,宁波韵升研发的N52系列磁体适配机器人关节,寿命较传统产品提升3倍;龙磁科技软磁粉芯损耗低于300kW/m,通过特斯拉认证,切入AI服务器供应链。估值修复与成长共振
板块动态PE约30倍,低于新能源车(45倍)、半导体(50倍)等赛道。随着人形机器人量产(2025年全球出货量或达百万台)、低空经济、消费电子创新(如苹果MR设备)等新场景将持续打开市场空间。建议关注具备技术迭代能力、绑定头部客户的龙头企业,逢低布局具备估值修复潜力的标的。三、核心标的竞争优势解析
正海磁材:新能源汽车磁材占比超60%,特斯拉、比亚迪核心供应商。2025年Q1销量同比增31%,扩产至3万吨。无重稀土磁体技术降低重稀土用量30%-50%,成本优势显著。
宁波韵升:机器人关节磁材量产,特斯拉Optimus认证通过。绑定宇树、智元机器人,订单占比70%。晶粒取向技术提升剩磁至1.48T,耐120℃高温。
北方稀土:全球轻稀土霸主,白云鄂博矿储量占国内83%。与华为合作研发永磁电机,Q3挂牌价涨1.5%。磁能积达N52H级别,全球仅3家实现。
中科三环:中科院旗下,军工磁材技术领先。无人机电机独家供应,机器人订单占比30%。热压钕铁硼量产打破国外垄断。
金力永磁:新能源车磁材市占率超30%,墨西哥工厂投产。特斯拉Optimus磁组件小批量交付。晶界渗透技术良率超95%,单吨毛利高20%。
龙磁科技:永磁铁氧体全球市占率18%,越南基地降本40%。软磁粉芯进入英伟达服务器供应链。SM-12磁瓦磁能积45MGOe,高频电感价值量翻倍。
四、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
:镨钕价格若涨幅超10%,可能侵蚀5-8个百分点毛利率。
技术替代风险
:固态电池、氢能等新技术或影响磁材需求结构。
地缘政治因素
:海外稀土矿开发进度、贸易摩擦可能扰动供应链。
五、未来展望
稀土永磁板块正处于“政策红利+技术突破+需求爆发”三重驱动周期。短期看,稀土价格上行与机器人订单放量将提振业绩;中长期看,低空经济、消费电子创新(如苹果MR设备)等新场景将持续打开市场空间。建议关注具备技术迭代能力、绑定头部客户的龙头企业,逢低布局具备估值修复潜力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