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首发!康师傅喝开水“无标签轻量瓶”上市,引领行业低碳环保新趋势!

2025-08-07 17:43

期数 | 第 3701

审核 | 步步 美编 | 亚恒

好的包装,不仅是产品竞争力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也是品牌价值和理念传递的重要载体。

被誉为包装设计界“奥斯卡”的Pentawards发布的《2024-2025包装趋势报告》,总结出未来包装设计的十大风口趋势,其中“不留痕迹”排在了第一位,强调包装设计要减少产品留下的环境足迹或通过废旧材料的再利用,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如今这一预判正在快速照进现实,越来越多的食品饮料企业将“低碳环保”从包装概念转化为产品实践。近日,食业家就注意到:康师傅喝开水在其京东官方旗舰店上线了一款“无标签轻量瓶”新品,再次成为业内关注的重点话题。

低碳减塑,正值风口

当前,全球正处于一场“塑料战争”当中。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数据,全球每年大约产生超过4亿吨的塑料垃圾,但仅有9%的塑料被回收利用,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与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而早在2021年,我国正式提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并发布一系列“减塑”政策。与此同时,整个社会都在呼唤更环保、更低碳的包装解决方案。《2024可持续消费——食品饮料行业洞察》调研数据显示,有70%的消费者愿意为食品饮料支付一定比例的绿色溢价,且低碳饮食、清洁生产过程与包装的可持续性是消费者普遍关注的方向。

在这样的行业大背景下,康师傅喝开水“无标签轻量瓶”新品的推出,正是对这一趋势的精准把握。

主打“三无”概念

简约不简单

此次推新,康师傅喝开水“无标签轻量瓶”旗帜鲜明地主打“三无”概念:无瓶标、无油墨、无胶水。

食业家发现,在践行低碳环保方面,康师傅喝开水“无标签轻量瓶”可以说做到了极致。产品去除了瓶身上的油墨印刷,采用激光技术打印,减少了材料和能源的使用,用绿色低碳的方式与自然和谐共生。凭借无瓶标、无油墨、无胶水的“三无”设计,康师傅喝开水“无标签轻量瓶”不仅切实减少了碳排放,在回收时也可减少工序,节约清洁用水,让回收更友好。

值得一提的是,在以包装创新践行低碳生活的同时,康师傅喝开水“无标签轻量瓶”还坚持简约不简单的设计理念。其“喝开水”特别采用浮雕LOGO设计,带来更高颜值的同时,构建起品牌的“超级符号”,进一步提升了手握感。

京东首发

问鼎“新品热卖榜”

目前,康师傅喝开水“无标签轻量瓶”以京东为新品首发平台,主要聚焦500ml这一包装规格,通过“整包销售”的方式,让低碳好水一键到家。

事实证明,康师傅喝开水“无标签轻量瓶”一经推出,就迅速收获不俗的产品口碑和销售业绩,一举冲上了京东新品热卖榜相关饮用水榜单第一名。而在食业家看来,康师傅喝开水“无标签轻量瓶”之所以一鸣惊人,除了广大消费者对环保理念的认可和支持,更得益于康师傅喝开水本身过硬的产品品质。

康师傅喝开水传承自《本草纲目》“太和汤”的饮水智慧,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工艺相结合,采用天然椰壳活性炭和纳米级双重过滤,符合纯净水国家标准,再经UHT超100℃高温杀菌。是烧开的纯净水,加倍安全更放心。同时口感甘甜顺口,饮用起来温和好吸收,深受年轻消费者青睐。今年更是提出“多喝开水好”的品牌主张,持续传递健康饮水理念,引发网友广泛共鸣。

践行低碳环保

康师傅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

康师傅喝开水“无标签轻量瓶”的推出,其实并非偶然。在践行低碳环保这件事上,康师傅一直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

早在2022年,康师傅饮品就推出了主打低碳概念的无标签“冰红茶”PET瓶包装。公开资料显示,这也是国内更早出现的无标签PET瓶装饮料。此外,康师傅还率先推出了碳中和茶饮料——“纯萃零糖”,并发布两项“双碳”茶饮标准。据了解,从2017年起至2024年,康师傅实现了每百万元收益综合能源消耗降低19.04%,每百万元收益温室气体排放降低27.44%。

凭借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卓越实践,康师傅成功入选国际权威评级机构标普全球《可持续发展年鉴(中国版)2025》,并荣获食品行业的“行业最佳进步企业”。

很显然,此次康师傅喝开水“无标签轻量瓶”是康师傅推进减碳经济,践行可持续发展的又一实践,充分彰显了行业头部品牌的大格局。

小结

食业家认为,低碳环保非一日之功,可持续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无标签饮料从“小众试水”真正走向“规模普及”,仍然需应对一系列挑战。

康师傅秉持“家园常青,健康是福”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无疑为整个行业树立了榜样。展望未来,我们也期待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其中,共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