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广发证券:重视资金结构性力量 四重逻辑战略看多券商

2025-08-07 14:58

广发证券发布研报称,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增强国内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巩固资本市场回稳向好势头。从“稳股市”到“吸引力”,是从“稳”到“进”的表达。“吸引力”体现于境内外增量资金的持续入市,“包容性”体现于通过资本市场投融资改革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2025Q2证券板块公募基金持股比例从Q1的0.37%上升到0.64%,但仍处于历史低位。随着增量资金接力入市,业绩和估值空间打开,该行战略看好证券板块的配置机会。

广发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增量资金有望接力入市,券商业务有望全面受益

根据wind,国内市场杠杆及活跃资金有所回暖,但25年7月底不到10%的两融成交占比较历史高点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居民储蓄转化与入市伊始,截至6月末,国内总储蓄余额从20年末的93万亿元增至162万亿元,考虑到居民超额储蓄占比升至高位以及储蓄定期化的积累,未来存款活化、储蓄向投资的转移仍有较大空间。月度开户数较低点已稳定提升,有望催化“慢牛”。政策引导中长期资金持续入市,结构调整面临拐点,低利率及资产荒下,险资、理财、公募的权益类占比均有望触底回升。增量资金接力入市打开券商经纪、两融、资管、投行等业务的增长空间,证券行业有望进入新一轮增长期。

自营结构临调整拐点,业绩弹性有望放大

2018年以来,随着长端利率趋势下行,债市收益推动固收类资产占比持续提升,部分券商风控指标已接近预警线。多年“债牛”使得资金配置较为极致,而低利率时代下随着长端利率下行,而分红提升,权益市场吸引力逐渐增强,权益配置空间逐渐打开,进而有望提升券商的业绩弹性。2024年底上市券商平均自营权益类占净资本比重为20.2%,较16年以来的高点仍有42%的提升空间。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估值隐忧缓解

2023年以来多措并举推动地方债务风险缓释,据IMF披露的中国金融体系稳定评估(FSSA)报告,截至2024年底,我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债务余额约为15万亿元,同比下降25%;40%的地方融资平台已转型为市场导向型企业或被出清。2024年以来房地产政策“组合拳”成效凸显,高质量发展趋势下市场信心稳步增强,城投、地产风险缓释降低金融机构的“非标”风险。券商表内减值规模及占比下降客观反映券商资产质量持续改善。43家上市券商减值合计于2020年越过历史高点后大幅下降。

随着收入回暖,行业降本增效放大利润弹性

减员增效与结构优化并举,2024年起营收恢复增长、管理费用趋稳、行业员工人数出现十年来首次负增长,人力成本有效控制,券商行业已越过成本高企的拐点,未来在降本增效与长期竞争力之间谋求平衡,依托数字化转型、集约化管控,券商行业有望步入ROE的持续上行周期。

风险提示

经济下行超预期、市场大幅波动、政策变动风险。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