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07 14:46
(来源:聚烯烃人)
2025年,中国聚乙烯(PE)行业正站在历史性变革的十字路口。上半年新增348万吨产能的投产,不仅超越了2024年全年330万吨的总量,更预示着行业即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若下半年315万吨计划产能顺利落地,国内聚乙烯总产能将首次突破4000万吨大关。
这一产能扩张不仅体现在规模上,更引发了行业格局的深刻变革。从装置类型看,2025年的扩能打破了传统格局:轻烃装置(如乙烷裂解)首次实现集中投放,逐步取代部分煤制、油制产能,推动行业进入“多元化供应时代”。以埃克森美孚的LLDPE装置、巴斯夫的FDPE装置为代表的国际先进产能,不仅提升了国内产能的技术水平,更通过差异化产品为市场注入新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本轮扩能呈现出三大显著特征:
投产主体多元化
中石油等大型石化央企、裕龙石化等民营巨头,以及埃克森美孚、巴斯夫等国际化工巨头共同参与,形成央企主导、民企崛起、外企深耕的竞争格局
原料路线多元化
传统油制、煤制产能占比下降,轻烃路线占比显著提升,不同原料路线的成本竞争加剧,倒逼企业优化生产效率。
装置类型全覆盖
新增产能涵盖LDPE、FDPE(mLLDPE/全密度)、LLDPE、HDPE及LDPE/EVA柔性装置,覆盖全品类产品,进一步加剧细分领域的市场竞争。
站在2025年的节点回望,中国聚乙烯行业的变革已超越单纯的产能扩张,转向质量与效率的双重提升。尽管短期同质化竞争压力仍存,但
轻烃路线的技术突破
国际巨头的差异化布局
以及柔性装置的灵活生产能力
均为行业长期发展埋下伏笔
素材来源 | 网络公开信息
整理 | 阿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