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07 14:11
人民政协网8月7日电电信普遍服务,是国家为保障全体公民的基本通信需要,促进地区经济与社会均衡发展,为全社会尤其是向农村和边远地区提供基本的和普遍的电信服务。
青海的电信发展便受益于此。青海省通信管理局发展处处长高莉介绍,自2015年启动电信普遍服务工作以来,青海省共完成3174个行政村的光纤宽带建设,在偏远区域新增4866个基站。2025年度(第十一批项目)共支持建设244个基站目前已全面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全省行政村(村委会)已全部实现光纤网络通达和4G无线网络覆盖,县县通千兆,乡乡通5G,行政村5G通达率95%以上。
近年来,中国铁塔在青海的投入不断加大。中国铁塔青海省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梁浩表示,截至目前,在青海累计投资超15.74亿元,建设并交付通信基站需求超3万个,其中5G基站达1.25万余个。通过统筹完成总里程超157公里的高铁线路、268公里普铁线路,约7845万平方米的室内楼宇覆盖、近309公里高速公路、隧道及沿线等场景的通信基础设施建设。
扎哈公路边的一座基站带来百姓好生活
作为青海省“四纵三横”公路网体系中主要一横的扎哈公路,是从塔尔寺到青海湖的必经之路。盛夏时节,风景如画,游人如织。然而长期以来受限于地广人稀、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等自然因素和运营商光缆敷设距离长、难度大、投资成本高且基站位置为国家生态保护区,审批困难等实际问题的交织,网络信号没有实现连续覆盖,为沿途居民、过往车辆及乡村振兴工作带来很大影响。
青海省湟源县日月藏族乡驻村第一书记袁启功介绍,“2023年之前,公路沿线基站很少,很长的路段都没有信号,游客的投诉非常多;牧民放牧时也常有失联的情况,尤其碰到暴雪等自然灾害,给我们的应急保障工作造成很大不便。现在信号好了,不论是对放牧、旅游,还是应急保障,都带来了直观的改善。”
原来,2023年下半年,在中国铁塔西宁市分公司湟源县区域经理李志德及时汇报和青海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多方协调下,当地政府将扎哈公路基站建设纳入了第十期普服项目,并在历经7个月紧锣密鼓和齐心协力的施工后建成开通。
在基站建设中,拉着自家牦牛往山坡上运输建材物资的当地群众中,便有杨寿财一家。杨寿财的妻子扎西措毛说,“其实这也是在帮助我们自己,有了好网络就有了好生活。”
据了解,杨寿财一家曾是当地低保户。他自己患有小儿麻痹症,妻子右眼失明,育有三个孩子,之前只能偶尔在高山草甸里找找虫草等特产维持生计。自这座基站建成开通后,由于杨寿财家处在旅游线路上,不少游客都会到他们家的帐篷中歇歇脚,体验下藏族风情,喝喝酥油茶,尝尝原汁原味的酸奶和他们家自己做的牛肉干。
杨寿财说,游客大部分是内地的,现在很少有人带现金了。以前没有网络,付不了款,销量不好。现在网络好了,大家买东西扫下码就行,非常方便。牛肉干这些特产销量翻了好几番,我们家收入也翻了番,去年人均年收入达到了13000元。
“包装袋上也有二维码,不少买过的游客回去后都加了微信,成了回头客,想吃了直接联系就行。”杨寿财补充说。
“最孤独的城市”“海拔最高的无人区”
信号满格带来满满踏实感
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有一座中国“最孤独的城市”——茫崖。它建于茫茫戈壁之中,地处三大无人区之间,原始风光和独特地貌吸引着无数游客,被称为“大地之眼”的艾肯泉是当地知名的网红打卡地。
有人的地方,就会有通信需求。在景区数公里之外的停车场里,一座35米标准高的普服基站巍然矗立着。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铁塔公司负责人晁元海表示,近些年,来艾肯泉旅游的人越来越多,为满足游客一路观光分享的需求,铁塔公司协同电信企业在艾肯泉附近建了3个普服基站,且均为5G基站,游客即使到了这座“最孤独的城市”,也可以随时和亲朋好友联系、分享,满满的踏实感。
景区内,游客在感受美景的同时,一张张照片和一段段视频也在满格信号中传到了更远的地方。
据了解,为缩短施工周期、节能减碳,这些基站采用模块化的方式建设,并充分利用当地太阳能的优势降低引电成本,不仅达到了节能环保的效用,还能根据运营商的需求持续扩容,支撑景区的未来发展。
除了“最孤独的城市”,青海还有中国海拔最高的无人区——可可西里。
可可西里保护区是我国目前建立的面积最大、海拔最高、野生动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也是我国第一个为保护藏羚羊而设置的自然保护区。保护区水资源非常丰富,是“中华水塔”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里,通信基站发挥的作用则显得更为重要。2019年,可可西里保护区内,水流汇集于低洼地带形成一处新生湖。然而,由于下游缺乏出水口,该湖面临严峻的决堤风险。一旦险情发生,下游的青藏公路、青藏铁路、兰西拉光缆及保护区内各类设施都将遭受毁灭性打击。青海铁塔主动请缨,依托矗立在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35米通信基站的技术优势,对周边20公里范围内的水流变化展开实时监测,为上级决策提供了关键的现场数据支撑。
为确保青海省政府及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能在最短时间内精准掌握水位动态,青海省铁塔公司统筹建设能力,省市两级分公司紧密联动,紧急协调运营商光缆资源,利用全省物资库资源应急调拨一体化塔房以节省工期。在海拔4500米、含氧量仅为平原五六成、最低气温-30℃左右的高寒缺氧及极低温条件下施工极其困难。35米塔体钢结构高空吊装作业每升一米都如同重力拔河。塔工们面罩上呼出的雾气瞬间凝结成霜,脚下的冻土与金属卡扣则贪婪地“吸走”每一丝热量,指尖触碰间都会传来针扎般的刺痛。但在短短一周内,这支专业队伍跨越300公里,克服困难,高效建成了35米高的通信基站,并配套建设了70470Wp太阳能、重54吨15000AH的储能蓄电池供电系统及两台高清云台摄像机构成的野外远程监测系统。这套监测体系如同 “千里眼”,实现24小时不间断运转,将20公里内的水流变化、施工进展、保护区现状等关键信息实时传送至省政府、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为应急决策赢得了宝贵时间。
青海铁塔格尔木分公司行业拓展部经理刘宏强介绍,项目投用至今,基站始终稳定运行,不仅持续守护着盐湖周边的生态安全,更是可可西里野生动物的“天眼”。远程监控捕捉到了大量藏羚羊等珍稀野生动物的活动画面,这些珍贵素材为三江源野生动物保护与生态环境监测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第一手资料。2020年,通过深化站址资源共享,该站实现了周边4G、5G网络全覆盖,让通信基础设施在生态保护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闫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