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470亿港元合作:晶泰控股与哈佛教授Verdine创AI制药史上合作订单新纪录

2025-08-07 11:50

2025年8月5日,晶泰控股(02228.HK)宣布与哈佛大学教授Gregory Verdine创立的DoveTree正式签署最终协议,合作总规模达470亿港元(约59.9亿美元),创下AI制药领域订单新纪录。此前,在6月23日,双方已签署合作意向书,根据协议,晶泰将利用其“AI+机器人”平台为DoveTree开发针对肿瘤、免疫疾病、神经系统疾病及代谢失调领域的小分子及抗体药物。双方已于6月底完成最终协议的签署,晶泰控股已收到5,100万美元首付款,除此之外,晶泰还有权获得约3.85亿港元(4900万美元)的进一步付款,以及金额达约462亿港元(58.9亿美元)的潜在里程碑付款及销售分成。

根据公开资料,双方还计划在未来共同推进由DoveTree选定的一系列针对极具挑战性或高价值靶点的新药研发项目,具体方案在进一步商议中。这一合作不仅是近年来全球AI制药领域最大规模的技术联姻之一,更标志着“不可成药靶点”理论开创者首次与中国AI药物发现平台深度绑定,或将重塑新药研发的底层逻辑。

Verdine:生物科技学界的“三栖颠覆者”

在生物科技界,Gregory Verdine 29岁获聘哈佛教授、35岁成为化学系近50年来最年轻终身教授,其开创的“订书肽”(stapled peptide)技术攻克了曾被视作“不可成药”的靶点,并开创了表观遗传调控疗法。公开资料显示,他创立12家生物科技公司,其中7家上市、1家被收购,主导开发的罗米地辛(血癌药物)、帕立瑞韦(丙肝鸡尾酒疗法成分)等三款新药已获FDA批准上市。

而在投资领域,Verdine先后担任Third Rock Ventures、Andreessen Horowitz(a16z)等顶级风投机构合伙人,深度参与前沿技术的产业化,其中a16z作为硅谷顶级风险投资公司,自成立以来便立足科技创新前沿。近年来a16z对生命科学软件持续看好,用真金白银站在了生物与科技的交叉点,其合伙人Vijay Pande曾公开表示“AI革命几乎与生物学革命同时发生”,而Verdine是这一战略的实践者之一。此次选择晶泰作为合作伙伴,某种程度上是反映出对中国AI制药平台技术能力的认可。

这种跨界身份的背后,是Verdine对“高风险、高回报、颠覆性”方向的执着。早在2000年代初期,当行业普遍将RAS、β-Catenin等靶点贴上“不可成药”标签时,他率先提出“drugging the undruggable”(靶向“不可成药”靶点)概念,并通过创立Warp Drive Bio等企业持续开发针对RAS的药物。其最新创立的FogPharma公司已推进针对β-Catenin的肽类药物进入临床,而此次与晶泰控股的合作,或将成为其技术野心的又一次延伸。

晶泰控股:AI for Science的工程化答卷

行业分析师表示,AI已成为攻克具有研发挑战性的创新靶点的关键技术,作为合作另一方,晶泰控股的技术底座恰好补足了Verdine长期面临的规模化难题。晶泰控股由MIT物理学家团队创立,通过量子物理计算、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自动化三者的融合,构建了端到端的药物发现平台。其核心优势在于颠覆传统“广撒网、低效率”的研发模式,实现“加速试错”。晶泰控股官方公众号表示,公司7×24小时运转的数据库覆盖了80%常见药物反应类型,每月产出20万条数据;其搭建的含上百台机器人的全自动机器人实验室,对复杂场景特定操作精确率达90%,数据采集效率是人工的40倍,显著降低研发成本并加速实验迭代。记者了解到,在辉瑞(PFE.US)新冠口服药物Paxlovid的开发中,晶泰控股通过将预测算法与实验验证相结合,帮助辉瑞仅用6周时间就完成了药物晶体结构确认,从而加速了关键研发决策及后续开发上市。最终辉瑞的Paxlovid药物以一天之差跑赢默克(MRK.N)的口服新冠药,并赢下更大的市场份额,创下一年189亿美元的销售额。

另外在项目层面,截至2025年6月,晶泰控股的平台已服务全球300余家机构,覆盖TOP20药企中的16家,此前对英国LCC公司的技术收购进一步强化了其分子砌块领域的商业化能力。这种规模化落地能力,使其成为少数能承接数十亿美元级战略合作的AI制药平台。

而此次合作,或将赋予晶泰控股无比的商业价值想象空间,美国头部AI制药公司Roivant Sciences(ROIV.US)将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药物授权给罗氏后,股价于2022年5月至次年9月间涨幅达369%;相似地,2025年5月,三生制药(01530.HK)与辉瑞就PD-1/VEGF双抗SSGJ-707达成合作,创下12.5亿美元首付款的纪录,三生制药的股价在随后的一个月内涨超40%,其A股子公司三生国健(688336.SH)更是连续收获两个涨停板。

战略绑定的深层逻辑:从技术服务到NewCo模式的范式融合

“与常规的研发服务不同,此次合作更接近一种NewCo模式下的战略互锁,大规模打包合作的模式也值得关注”某业内人士告诉记者,“Verdine过往创业多聚焦于特定技术路径,而晶泰的AI平台本质上是一种‘元工具’——它能将Verdine对靶点的生物学洞见快速转化为可迭代的分子设计方案。”Verdine教授本人对此充满信心,他表示,“晶泰的技术平台和其展现的药物发现能力令我深感振奋。这种能够规模化实现药物创新突破的技术体系,正将新药研发过程中固有的不确定性,逐步转变为可预测、可量化、可解决的工程学问题。这使得晶泰成为极其难得的战略合作伙伴,并将有机会深刻变革药物发现的合作模式。”这一开创性的合作,有望为全球患者带来突破性疗法。

这一近年来兴起的NewCo模式再次印证了其可行性,成为当前生物科技跨境研发与商业化的优选路径——通过这种深度绑定的联合研发架构,各方得以实现知识产权共享、研发风险共担与商业利益深度绑定,确保Verdine的前沿靶点洞见与晶泰的工程化能力在同一个决策体系下高效融合与迭代。对创新资本而言,该合作不仅是单一药物管线的突破,更意味着构建系统性解锁千亿级不可成药靶点市场的战略入口。

这种组合的战略价值在于:Verdine团队手握3款上市药与十余款临床阶段的管线,毫无疑问的是,其对高成功率靶点的选择,和对攻克难成药乃至不可成药靶点都有着丰富的积累;而晶泰的“AI+机器人自动化”驱动的“从0到1”新药发现平台能力大幅降低了试错成本,且具有针对同一靶点,同时开展大分子、小分子、ADC和分子胶等多重成药途径研发的独特AI制药能力。二者结合,既弥补了AI平台型公司自选药物靶点的高风险,以及缺乏全流程药物开发与商业化经验的不足,也解决了生物学家依赖低通量实验的瓶颈。正如“人类智慧定义问题,机器智能解决问题”的协同模式,可能是突破当前药物发现天花板的关键。

重塑全球价值链:中国AI制药的新坐标

近年来,“不可成药靶点”领域已涌入包括安进(AMGN.US)、诺华(NVS.US)等巨头在内的数十家企业,临床进展多集中于少数成熟靶点(如KRAS G12C)。晶泰控股与Verdine的合作,本质上是通过NewCo模式协同尝试用工程化思维重构这一领域的研发路径——当行业仍在争论AI能否真正理解生物学时,双方已迈出将顶尖科学家直觉转化为算法参数的实质性一步。在这一合作中,晶泰控股将代表中国AI技术通过深度绑定国际顶尖IP,成为撬动全球千亿级创新药市场的核心引擎之一,为创新药“出海”提供技术驱动型溢价范式。若这一模式验证成功,不仅可能催生新的“不可成药靶点”的突破性疗法,更将成为规模化突破生物学复杂难题、孵化高价值管线的可行路径,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开辟新的疆域。

前医药首席分析师表示,其更深层意义在于,若此路径成功,将显著改写全球药物发现的效率规则,而作为核心参与方的中国AI制药技术,有望在全球创新药产业链中获得前所未有的产业级溢价,成为中国创新药“出海”进程中技术驱动型价值跃升的标杆。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