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五个聚焦”赋能产教融合 构建高质量育人新格局

2025-08-07 07:07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无人机)实训基地。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焊接机器人实践教学。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举办甘肃省“东数西算”创业创新大赛。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实践教学。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乡村助农直播现场。 庆阳职业技术学院乡村助农直播现场。

李高强

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从科技创新到工程建设,都离不开大国工匠,职业教育作为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力量,承载了更加重要的使命。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庆阳职业技术学院紧扣教育部“一体两翼五重点”、省教育厅“三区一院”和全市“双轮驱动、三化并进、四建支撑、高质量发展”部署安排,以培育德技兼修能工巧匠为目标,以二级院系管理机制改革为动力,以全力打造特色专业集群为抓手,以加快推进办学条件达标为基础,着眼于“五个聚焦”,做优数字信息专业,做强人工智能专业,做大能源化工专业,做精农文旅融合专业,在内涵提升上跑出了“加速度”,在服务发展中开辟了“新赛道”,初步构建起了“党建引领、数智赋能、能化筑基、农文旅增色、产学研结合、政校企联动”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万物得其本者生,百事得其道者成。近年来,庆阳职业技术学院紧跟时代步伐,聚焦国家战略,服务市域发展,立足新经济、新产业、新动能、新乡村建设,以“新双高校”建设为契机,以办学能力高水平和产教融合高质量建设为导向,以打造大数据、人工智能、石油化工、文旅融合、一老一小等“新专业群”为抓手,以新职业人才培养为核心,坚持德技兼修办学方向,建立分级管理运行机制,加大急需紧缺人才招引力度,加快推进办学条件达标工程,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加快优化专业布局、课程结构,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发展能力。

随着庆阳职业技术学院办学思路愈发清晰,办学治校水平进一步提高,各项事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就2024年而言,学院大数据技术专业群被列入全省第二期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成功跻身省级“新双高校”行列;师生技能大赛获奖等次不断提升,获奖数量大幅增加,获评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最佳进步奖;培养输送160名大学生投身国防事业。

聚焦“匠心育才”初心使命 开辟德技兼修新赛道

作为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技能人才是促进我国产业体系转型升级的基础性劳动要素。源源不断培养高技能人才,对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和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职业院校而言,要引导学生树立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志向,让他们看到技能人才的发展道路是宽广的,是能够实现个人价值提升的。”庆阳职业技术学院相关负责人说。近年来,庆阳职业技术学院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大力倡导“改变,从阅读开始”的价值取向和行动导向,深入开展“假如,学生是我的孩子,该怎么教?假如,我是大国工匠,该怎么学?”主题大讨论和“塑造读书新风,建设书香校园”行动。通过具体举措,进一步明晰了“匠心育才、技能报国”的党建品牌和“用品行塑造生命、让技能创造价值”的办学理念,找准了“扎根庆阳、服务发展、引领未来的现代化、数智型、高品质职业院校”的发展定位,确立了“一年管理效能显著提升、三年达标创优全面进位、五年拓专升本进省到部”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与此同时,庆阳职业技术学院优化重组8个教学单位,建立二级院系分层治理新机制,完成了新发展阶段的理念重塑、规划设计和制度改革,现代学校管理体系全面建立。学院深入开展“抓教学、强内涵,促提升、展风采”教学质量提升行动和“养习惯、爱读书,精专业、练本领”学生管理规范主题活动,成立“创新创业学院”,增设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机、艺术鉴赏等公共选修通识课程。学生学习兴趣显著增强,实践能力不断提升,树立起了新时代“工匠型”大学生的新形象。

从今年数据来看,庆阳职业技术学院无论是专升本还是就业率都有质的提升。学院419名学生被甘肃政法大学、甘肃农业大学等省内本科院校录取,升学率达到68.91%,对比2024年专升本升学率增幅达76.8%。截至目前,毕业生去向落实率为92.5%。

聚焦“东数西算”国家战略 驱动数字经济新引擎

庆阳是全国唯一集“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东数西算”四大国家战略工程于一体的地级市。

近年来,庆阳职业技术学院主动融入“中国算谷、智慧庆阳”发展大局,建强大数据技术、数字标注、云计算等专业,新开设数字信息安全专业,大数据技术专业群被列入全省第二期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学院跻身省级“新双高校”行列。建成系统运维、软件技术、智能物联等高精尖实训室,全面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培训实效。截至目前,已累计培训数字经济人才3000余人。

同时,与中国移动庆阳分公司、新华三、百度等入园企业协同联动,加快建设全要素、数智化教学实训场域,实施甘肃数字经济人才培养基地(一期)项目。学院高质量承办全省“东数西算”创业创新大赛。大赛邀请飞行器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向锦武现场指导并作专题报告,指导学院专业建设和教学科研,有效提升学院办学软实力。

学院聚力推进国家和省级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发起成立全国数字信息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复旦大学大数据学院、兰州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大学、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等高校建立结对帮扶关系,邀请专家教授常态化开展线上线下教学科研和专题辅导。

近年来,庆阳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立足地方、融入地方、服务地方,积极探索“校、地、企”合作新模式,推进产教深度融合,与“东数西算”工程展示中心及产业园区建立常态化实习实训机制,全天候为各部门、各行业招商引资提供最大支持和最优服务。学院以人力资源和人才优势吸引企业投资的洼地效应逐步显现,为深入实施“东数西算”工程、发展壮大数字经济产业提供了基础支撑。

聚焦“低空经济”新兴领域 打造人工智能新优势

近年来,庆阳职业技术学院主动适应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大趋势,用AI赋能传统教学,加快构建新工科人才培养格局,建强工业机器人、机电一体化、集成电路等专业,新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在全省职业院校率先高标准建成西北地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庆阳市低空经济人才培养基地,与校内实训教室同步开展线上线下理实一体化教学。全市首位超视距无人机女飞手在培训基地取得执照。

学院与公安、应急、住建、工会等行业部门建立了全天候的政、校、企合作机制。今年已举办CAAC民用无人机驾驶员执照培训班8期,培训学员200多人。值得一提的是,学院师生在2025年数字中国创新大赛·低空经济赛道方案赛中,与来自全国各行业的精英队伍同场竞技,最终脱颖而出,荣获油田巡检项目一等奖、飞天数盾项目三等奖。

学院携手头部企业发起成立陇东低空经济市域产教联合体,与头部企业共建智能制造产业学院、高等工程师学院、无人机产学研基地、民用无人机驾驶航空器操控员培训中心、全球鹰产业学院,搭建信息共享平台,提升教学科研创新能力,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发展,联合培养符合产业需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一批优秀师生已成为全市农林、应急、公安等单位的无人机教员和行业竞赛裁判员,为庆阳市低空经济试点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聚焦能化新都基地定位 培育传统产业新动能

地方高校是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近年来,庆阳职业技术学院立足陇东油煤气资源富集的地域优势,依托石油化工专业办学早、校企合作路子宽、全市能源开发前景广的良好基础,优化石油工程技术、石油化工技术、煤炭智能开采技术等传统专业,新开设光伏工程技术专业。不断拓展办学空间,破解校内实训场地设备空缺的难题,与长庆油田陇东部职工培训基地、长庆油田培训中心长庆桥基地、陕西礼泉长庆钻井职业技能开发中心等共建产学研基地,把学生认知实习和实践教学直接放在生产车间和开采现场,打通学院教学和企业用工“最后一公里”。

与此同时,学院积极加入陕北能源化工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与西安石油大学、延安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等高校企业双向奔赴,实现互利共赢。以发展所需作为办学所向,与庆阳市应急管理局、华钻能源集团公司等单位和企业联合开展煤炭石油行业技能等级鉴定、安全管理培训。依托西峰、宁县和盛工业园区,加快与庆阳瑞华能源有限公司、庆阳同欣石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开放型石油化工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庆阳市石化产业延链强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聚焦农文旅融合特色产业 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满足乡村全面振兴对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是彰显地方高校社会服务功能的重要途径。庆阳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庆阳市产业发展需求,扎根庆阳,服务陇原,大力传承南梁精神、劳动精神、劳模精神,深度融入全市农文旅融合助力乡村振兴“百千万工程”行动。在西峰区显胜乡毛寺村、环县庄子峁、肖金镇米王村等地,开展“新媒体助农”“电商直播带货”实践教学活动,通过“专业赋能+文化浸润+服务实践”三维联动模式,为乡村振兴贡献应有力量。

近年来,学院以庆阳市八县区电商中心为研学基地和服务桥梁,在西峰区什社乡李岭村等乡村旅游示范村共建农文旅融合产学研示范基地,挂牌成立乡村振兴学院,助力全省农文旅融合发展现场推进会,通过电商直播、文艺演出等推介庆阳香包、展现刺绣工艺、推广特色农产品,以专业技能赋能乡村产业,探索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新路径。

此外,学院积极应对人口结构变化,联合庆阳市卫健委、庆阳市康复医院、庆阳市妇幼保健院和北京京师上德托育服务有限公司、陕西康源福祉科技教育有限公司、西峰区温泉中心敬老院,加快提升“一老一小”朝阳专业水平;对接行业前沿技术、聚焦数字技术赋能康养产业升级,主动加入全国数智康养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和甘肃数智文旅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共享优质资源,加快提升专业水平,全面增强社会服务能力;积极筹备开设休闲农业经营与管理、生态农业技术、智慧旅游技术应用等农文旅类专业,承担中组部“教育组团式”帮扶任务,连续承办教育部“普通话+职业技能”培训项目,组织开展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等短期培训,有力推动乡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随着教育强国建设的不断推进和省市重大产业布局的优化调整,庆阳职业技术学院也迎来更好的机遇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今后,学院将主动作为、奋起直追,以“新双高校”建设为牵引,以“新双基地”建设为支撑,以“两体”建设为依托,以“五金”建设为抓手,全面实施“基础条件达标、办学层次升格、双高院校创建、数字教育赋能”四大攻坚行动,加快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研融合,全力推动学院达标进位、提质升格、高质量发展,以培养更多高素质人才为己任,为助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