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07 07:05
(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今年上半年,保定市生产总值2169.7亿元,同比增长5.8%;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
以高质量发展实绩推动经济稳健前行
□徐 华 陈秋圻
今年上半年,保定市生产总值2169.7亿元,同比增长5.8%;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5%;太阳能电池产量同比增长35.2%,新能源汽车产量同比增长60.8%……一组组数字,清晰勾勒出保定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稳健态势。
近年来,保定市持续优化产业结构,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不断夯实经济高质量发展根基,让稳健增长的态势更可持续、发展活力持续迸发。
“天空之城”起飞,传统集群焕新
近日,笔者走进位于保定高新区的天峋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一台台大小不同、颜色各异的无人机令人目不暇接。
“我们拥有包括无人直升机以及固定翼、复合翼整机等在内的多条生产线,产品广泛应用于测绘、巡检、安防、农业、应急救援等领域,可满足不同行业和应用场景需求。”该公司董事长王川说,“上班族出门打‘飞的’,快递小哥由‘骑手’变成‘飞手’,低空经济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便捷。”
引进天峋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是保定市聚力发展低空经济的实际行动。去年,保定市发布《保定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和《保定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10条措施》,奋力打造“天空之城”。
目前,保定市成功申请36块空域,叠加120米以下适飞空域,空域面积达5195.7平方公里,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空间。中科天域、富翔航空等多个项目落地投产,为低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近年来,保定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低空经济、数据服务、氢能、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支持力度,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这些“先手棋”正在成为推动该市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数据服务产业跑出加速度。保定市以建设国家数据标注基地为契机,集聚数云堂、科大讯飞、小米等数据技术龙头企业,以及数投集团、飞凌、迈拓港湾、海康威视等数据应用龙头企业,涵盖数据技术、数据服务、数据应用、数据基础设施等环节。目前,总投资100亿元的阿里巴巴涿州云计算数据中心、总投资69亿元的中国电信智慧云基地高阳园区等12个大型、超大型算力中心项目有序推进。
氢能产业驶入快车道。406台氢能环卫车全部交付使用,全国首个“百台级”氢能环卫车示范应用场景落户保定。山西—天津港煤炭运输300台氢能重卡项目车辆陆续交付。
未来能源聚合“链动力”。太行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中国能源研究会未来能源产教融合专委会落户保定,中固时代固态电池中试线开工建设,科力远生产基地一期建成投产,成功构建“研发—生产—应用”完整链条,助力未来能源产业发展。
在竞逐新赛道的同时,保定市加快改造提升纺织、箱包等传统产业,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跨越式发展的同频共振。
建设一批共享智造场景,推动高阳家纺、定兴食品、安国中医药、满城生活用纸等42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向产业数字化、产品高端化、品牌知名化方向发展。
推动“产业集群+专业市场+电商”深度融合,助力白沟新城箱包等产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目前,白沟箱包产业集群电商主体超4万家,日均快递量达120万件,产品覆盖199个国家和地区。
依托定兴、望都、安国、阜平等县(市)的特色农产品资源优势,扩大方便食品、休闲食品、保健食品等生产规模,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协同并进、融合发展,是支撑保定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态势良好的关键力量。下一步,我们将围绕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方向,做大做强低空经济、数据服务、氢能、新材料等新产业,同时加快传统产业数智化改造,形成新质生产力与传统动能协同发展新格局。”保定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说。
“揭榜挂帅”攻关,万家科企竞逐
层压固化、智能识别、分档入釜……7月31日,在英利集团光伏绿色建材中试产线,一块块五颜六色的高功率光伏建材产品走下生产线。
“依托保定市科技‘揭榜挂帅’项目,我们进行机器视觉缺陷检测系统技术研发,用人工智能机器视觉判别辅助人工缺陷检测,有效把控高功率光伏建材产品品质,以技术赋能推动产业标准升级。”该公司首席技术官张翼飞说。
保定市大力实施“揭榜挂帅”机制,把急需的关键技术项目张榜公布,面向社会征集揭榜方,在全国范围内聚集创新资源,以科研成果兑现科研经费投入。2021年以来,该市发布11批次295个榜单,财政支持资金3850万元,撬动企业研发投入4.67亿元。
近年来,保定市聚焦“7+20+N”产业体系,强化创新驱动,在科技机制改革、创新主体培育、区域协同创新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
“公司落地时,免费使用3年厂房;产品研发时,多次享受资金支持……”保定市玄云涡喷动力设备研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霍向龙说,在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支持下,他们迅速成长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去年企业年产值达6000万元,比2018年增长近30倍。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保定市坚持分类引导、梯度培育、差异化扶持的发展思路,不断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支持力度,构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的科技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保定市还持续搭建高能级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打出产、学、研、用协同推进组合拳。目前,该市已搭建完成高新技术企业管理服务平台、R&D统计平台、科研仪器大型设备共享平台,为企业提供数字化培育服务;燕赵电力实验室能源电力产业研究中心批复设立,是黄河以北唯一能源电力领域“源网荷储”全产业链高能级创新平台;同光半导体获批国家发展改革委企业技术中心。目前,保定市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总数达601家。
在一系列措施推动下,今年上半年,保定市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41家,总数达16653家;技术合同成交额达160.44亿元。
政务服务提标,市场环境提质
“以往新店开业都要单独提交材料,办理经营许可证需要1个月。现在开新店,线上申请,当天拿证。”近日,北京星巴克咖啡有限公司保定营运部区相关负责人,对保定市推行的食品连锁经营企业“一证通用”改革赞不绝口。
这项改革是在确保食品安全可控前提下,让食品连锁经营企业新设门店“快捷粘贴”,实现食品连锁经营企业审批监管集成管理,大幅缩短审批时限,缩短开业周期,减轻企业负担。
近年来,保定市聚焦“改革事项推动、数字赋能联动、试点先行带动”,在政务环境、市场环境、要素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深入开展政务服务提标、市场活力提质、要素供给提档、法治保障提能等专项行动,进一步擦亮“投资保定”“保定服务”金字招牌。
政务服务提标,激发主体活力。该市深化政务服务改革,持续拓展政务服务增值化范围,引导首贷续贷服务中心、法律援助中心进驻市民服务中心,形成人才、科创、金融、创业等方面241项增值化服务事项清单。深化项目审批“小切口”改革,对纸制品、汽车制造等7个典型行业部分项目豁免环评审批;培树政务服务“免证办”品牌,市级345项、县级927项证照类申请事项实现材料免提交;推行覆盖全市域的视频导办帮办服务模式,市、县、乡三级2157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上线应用,服务企业群众7200余人次;优化企业注册登记服务,企业开办平均耗时压缩至1个工作日,企业跑动次数减至1次。
市场环境提质,释放竞争动能。该市持续深化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度改革,推动存量公司依法按期认缴注册资本金;设立白沟新城外商投资企业专属服务站,降低外资准入门槛。今年上半年,保定市外资企业数量达1101户,同比增长6.9%。深化招投标“双盲”评审,全面实行远程异地评标,今年上半年该市组织保障交易项目2057个,成交金额196.99亿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大力推进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今年该市31家企业已登记数据知识产权118件,居全省前列;持续做好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工作,上半年该市专利侵权纠纷立案113件、结案102件。
要素供给提档,强化发展支撑。该市全力推进“标准地”和“交地即交证”改革,通过流程再造、部门联动等方式加快审批进度,缩短企业拿地时间。今年,保定市省级以上开发区出让新增工业用地49宗,全部以“标准地”出让。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开展科技金融“联评联保联贷”,上半年全市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638.2亿元,同比增长8.5%;发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效能,上半年发放专项资金16.7亿元,支持企业和项目主体32个;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上半年走访企业62.7万户、授信金额1081.5亿元、放款1026.5亿元。加强水电气热网保障,160千伏及以下小微企业办电实现“零上门、零审批、零投资”;推出水电气热网联合报装“一件事”服务,实现一次申请、一表申报、并联审批、限时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