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06 17:48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债市颜论)
报告作者:颜子琦、胡倩倩
摘要
⚫ 可转债ETF是什么?有哪些基本特征?
可转债ETF通过追踪可转债指数,融合了债券的稳健性与股票的成长性,成为一种攻守兼备的配置型工具。其采用T+0交易与实物+现金申赎机制,结合二级市场流动性与一级市场套利空间,赋予产品高度灵活性与资金效率保障。在持仓结构上,博时与海富通两只主流产品风格迥异:博时偏好分散、平衡配置,强化抗风险能力;海富通则集中押注头部债券,追求高弹性回报。监管层通过明确指数跟踪比例、集中度上限、杠杆约束与信息披露标准,为转债ETF划定风险边界并提升透明度。当前,基金净值构成、重仓券权重、成分券清单与重大事件均实现高频披露,配套机制日益完善,吸引大型机构资金持续流入。
⚫ 收益飙升与回撤波动并存,投资机会如何把握?
可转债ETF市场规模增长迅猛,交易热度高涨,同时呈现出收益飙升与回撤波动并存的特点。2024-2025年,可转债ETF市场规模增长迅猛,交易热度高涨,同时呈现出收益飙升与回撤波动并存的特点。截至2025年7月25日,可转债ETF市场规模达到511.71亿元,创下历史新高,占可转债市场的7.7%。2024年全年规模增长5.72倍,2025年6月20日至7月25日五周内环比增加29.54%。市场交易方面,近一个月换手率超14%,博时可转债ETF和海富通可转债ETF在7月4日和6月24日分别达到22.89%和20.80%的高换手率,成交额在7月4日高达94.48亿元,自2024年9月起维持高位震荡。收益方面,2024-2025年可转债ETF收益率显著上升,博时转债ETF等产品累计收益率突破30%。然而,2025年回撤幅度加大,博时转债ETF最大回撤约-10%,海富通转债ETF最大回撤约-8%,不过博时转债ETF回撤后修复能力较强,修复天数为79天。
⚫ 为何要配置转债ETF?
可转债ETF具有交易灵活、跟踪指数紧密、持仓透明、费率低和风险分散等优势,其股债兼备的特性使其在投资组合中能够平衡风险与收益,增强收益,并适应多变市场环境,展现出较高的配置价值。它能适应不同市场行情,在股市上行时提供股性收益,下跌时依靠债性保护,降低组合波动。与固收+基金相比,可转债ETF收益潜力更高,尤其在股市行情较好时,股性特征能带来更高收益,风险水平介于纯债基金和股票型基金之间,但其债性保护使其在市场下跌时具有一定的抗跌性。相较于转债基金,可转债ETF采用被动管理,紧密跟踪指数,持仓透明度高,每日公告PCF清单,交易灵活,支持T+0交易,费率较低,一般为每年0.2%左右。正由于这些特性,可转债ETF无论股市、债市亦或是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何种变化,它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市场波动,为投资者提供相对稳定的回报,是优化投资组合、分散风险、平衡收益的有力工具,值得在投资决策中重点考虑。
⚫ 是否存在发行新的转债ETF的可能?
当前转债ETF市场仍处于供需错位与政策推动的共振阶段。资金端,博时等头部产品在震荡行情中持续获得大额净流入,显示出机构对债股结合型工具高度认可,主力持有人以银行理财、保险资金与养老金为主,构成稳定资金基础。供给端,当前仅18家基金公司布局债券ETF,超过半数公募机构尚未入场,具备明显的行业扩容空间。政策端,《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监管文件明确鼓励债券ETF供给创新,并与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协同推进。三重动因共同作用下,转债ETF具备进一步扩容与产品迭代的现实基础。
⚫ 风险提示
正股及公司基本面表现不及预期;转债破发风险;转债违约风险;数据统计与提取产生的误差等。
目录
01
可转债ETF:兼具债性防御与股性
成长的混合资产工具
可转债ETF(Convertible Bond Exchange Traded Fund),全称为“可转换债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是一类专门投资于交易所上市的可转债与可交换债券的指数基金。其通过跟踪特定债券指数,实现对市场中具有代表性的可转债品种的整体覆盖,既具备固定收益产品的稳健性,又兼有权益资产的成长性,是一种债性与股性兼具的混合型ETF产品。目前市场上存在两只可转债ETF,分别是博时中证可转债及可交换债券ETF(511380.OF)和海富通上证投资级可转债ETF(511180.OF)。
1.1 T+0与双市场机制并举,运作机制突出灵活性与流动性
可转债ETF在制度设计上充分结合了二级市场的交易效率与一级市场的大额申赎机制,采用与普通ETF相同的交易型开放式架构。投资者既可以像买卖股票一样在交易所场内买卖基金份额,也可以通过基金管理人提供的一级市场进行大额申购与赎回。这种“双通道”设计提高了市场参与者的操作灵活度。
可转债ETF无固定期限,不设清盘时间限制,使得投资者能够长期持有并持续跟踪标的指数。这种设计与多数定开债基不同,更适应中长期战略配置或指数化投资策略。
T+0交易机制意味着投资者可在同一交易日内进行多次买入和卖出操作,显著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而申赎机制采用“实物+现金”交割,即投资者在申购时可用一揽子债券加上预估现金差额替代现金出入金,有效降低了申赎成本,并为机构提供了精准调仓、套利空间。
做市商是可转债ETF场内流动性的重要保障。基金管理人会指定若干证券公司作为一级交易商,这些做市商通过在买卖盘之间报价、撮合交易等方式,确保基金在场内的交易活跃度和买卖价差合理性,降低投资者交易成本,保证场内流动性。
1.2 两只可转债ETF组合构建差异明显,博时重平衡,海富通更集中
博时与海富通两只转债ETF在组合构建上体现出明显差异:前者侧重权重均衡与风险分散,后者则更集中配置于头部个券,试图放大强势标的的收益弹性。2025年6月30日两只转债ETF的重仓债券数据显示,海富通转债ETF前两大重仓券合计超27%。相比之下,博时转债ETF的前十大重仓券占比均衡,单只转债占比均未超过8%,更强调广覆盖。这种风格差异意味着:在震荡的市场环境中,博时转债ETF的策略具有更好的抗风险能力,而在单边趋势明显的上涨行情中,海富通转债ETF的集中配置可能取得更高收益。
1.3 监管红线划定风险边界,披露机制保障运作透明
为了确保转债ETF的稳健运行与投资人利益保护,监管层在投资比例、集中度限制、杠杆控制与信息披露等方面设置了多重红线,既防范结构性风险,又提升运作透明度。具体来看,可转债ETF须将至少80%的基金资产配置于标的指数成分券及备选券,以确保组合紧密跟踪指数,防止“名为ETF,实为主动”的策略偏离问题。同时,单一债券的持仓比例、基金总体资产上限、回购杠杆比例等均有明确规范,避免基金在流动性紧张或波动剧烈期间出现风险外溢。此外,基金管理人须高频披露净值、组合、申购赎回清单与临时事项,建立信息对称机制。这套监管框架强化了产品规范性,也为机构资金入场提供了制度保障。
02
可转债ETF市场交易火热,规模达历史最高
2.1 可转债ETF市场规模增长迅速,达到发行以来最高点
可转债ETF市场规模增长迅速,达到发行以来最高点。截至2025年7月25日可转债ETF市场规模达到511.71亿元,打破可转债ETF发行以来最高位,占可转债市场的7.7%,也达到了历史最高点。在整个可转债市场增长的过程中,可转债ETF显现出更快的增长速度,仅在6月20日至7月25日五周的时间里,可转债ETF环比增加29.54%。2025上半年可转债ETF呈现震荡下行的趋势,在6月20日开始反弹,在7月25日来到历史最高点。可转债ETF在2024年发生了翻倍增长,截至2024年12月31日,转债ETF规模为438.59亿元,较年初增长5.72倍。
2.2 可转债ETF交易火热
可转债交易火热,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近一个月来,两只可转债ETF的换手率超14%,博时可转债ETF在7月4日换手率高达22.89%,海富通可转债ETF在6月24日高达20.80%,市场交易火热。截至7月25日,可转债ETF成交额73.46亿元,在7月4日时达到了最高点94.48亿元。自2024年9月份,转债ETF的成交额迅速上升后,一直维持在历史高位且震荡幅度较大。与此同时,市场参与主体也日益多元化,除了传统的个人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外,量化基金、社保基金等长期资金也开始加大对可转债ETF的配置比例,进一步提升了市场的流动性和交易活跃度。
2.3 收益飙升与回撤波动并存,投资决策面临考验
2024-2025年,可转债ETF投资呈现出收益与风险并存的显著特点。从收益率来看,2024年整体呈波动上升态势,2025年增长迅猛,博时转债ETF等产品累计收益率突破30%。不过,2025年可转债ETF回撤幅度加大,如博时转债ETF最大回撤约-10%,海富通转债ETF最大回撤约-8%。博时转债ETF从2025年初至年中出现明显回撤,但其回撤后修复能力较强,修复天数为79天。通过历史对比来看,这一时期可转债ETF为投资者带来较高收益的同时,也伴随着较大波动风险。
与其他资产对比来看,可转债ETF有着收益高,最大回撤相对较小的特点。2025年,可转债ETF的涨幅明显高于债券类资产,甚至高于沪深300和中证A500,在所有的资产类别中涨幅靠前。可转债ETF的涨幅虽低于黄金、恒生科技和创业板综,但最大回撤明显低于前三者,这说明可转债ETF在收益端有着股性进攻,在回撤端有着债性托底。
03
费用低、流动性高、组合透明、
攻守兼备:可转债ETF优势凸显
3.1 可转债ETF交易灵活、跟踪指数紧密、持仓透明且费率低的特点
可转债本质是一类带有期权的债券,其债性提供基本的票息收益与价格下限保障,而股性通过转股条款赋予其向上空间。ETF通过广泛持仓不同标的转债,在维持债性稳定的同时,捕捉市场上涨时的转股收益,具备良好的下行防御与上行进攻能力。
可转债ETF在交易所挂牌,与普通股票一致,可在二级市场随时买入或卖出。T+0制度的引入使得投资者可以在同一交易日内灵活调仓或进行回转交易,显著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率,适配波动较大的市场环境。
可转债ETF按照明确的指数规则进行构建,ETF管理人需每日披露完整持仓清单及权重信息。投资者可根据成分券特征评估其行业分布、信用等级、流动性状况等,有效规避信息不对称问题,有助于提升风险识别能力,极大增强了投资的可控性。
相比主动型转债基金,可转债ETF减少了费用支出。以目前市场两只产品为例,海富通ETF管理费为0.25%、博时更低至0.15%,且两者托管费均为0.05%。长期持有下,费率优势会在复利效应中逐步放大,对中长期投资者尤其有利。
3.2 可转债ETF兼具股性和债性的配置价值
可转债ETF凭借股债兼备的独特属性,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在股市上行阶段,可转债价格通常能够跟随上涨,展现出一定的股性收益特征;而在股市下行时期,其纯债价值又可提供有力的安全垫,发挥债性保护作用。因此,可转债ETF可以在投资组合中起到平衡风险与收益的关键作用,有效降低组合的整体波动。在收益增强方面,当市场环境良好时,可转债ETF有机会获取超越纯债资产的收益,从而为投资组合带来收益增强效果。尤其是在股市表现活跃、转债估值得以优化的阶段,其配置价值愈发凸显。此外,可转债ETF凭借其独特的股债属性,能够较好地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无论股市、债市还是宏观经济环境发生何种变化,它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市场波动,为投资者提供相对稳定的回报。
04
新产品有望推出,转债ETF市场还有增长
空间
4.1 资金配置端的需求显著提升
近期博时转债ETF在市场震荡中仍获得大额资金流入(截至7月25日单周规模增长约33亿元),显示投资者对兼具权益与固收属性的工具配置意愿持续增强。尤其在银行理财子公司、保险机构等投资者加速布局的背景下,这类ETF因其运作透明、费率较低、具备质押融资功能而受到青睐。从2024年年报披露的博时转债ETF与海富通转债ETF前十大持有人看,持仓主体主要为大型机构,进一步验证了机构对该类产品的配置价值认同。
4.2 公募行业尚存显著增量空间
在52家已布局ETF业务的基金公司中,仅有18家发行了债券ETF,尚有大量头部公司处于观望状态。随着产品机制逐步完善,未发力机构具备较大入场潜力,这为新产品的推出奠定了市场基础。
4.3 监管政策正积极引导债券ETF产品供给创新
2025年初证监会发布的《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要扩充债券ETF供给。叠加《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的配套推动,可转债ETF有望在产品设计、发行节奏与资金对接方面实现稳步拓展。
05
风险提示
正股及公司基本面表现不及预期;转债破发风险;转债违约风险;数据统计与提取产生的误差等。
本文内容节选自华安证券研究所已发布报告:《可转债ETF规模突破500亿:股债双属性的高效配置工具——转债周记(8月第1周) 》(发布时间20250806),具体分析内容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等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分析师:颜子琦 分析师执业编号:S0010522030002
邮箱:yanzq@hazq.com
分析师:胡倩倩
执业编号:S0010524050004
邮箱:huqianqian@hazq.com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本微信订阅号/本账号发布的观点和信息仅供华安证券的专业投资者参考,完整的投资观点应以华安证券研究所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若您并非华安证券客户中的专业投资者,为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本账号中的任何信息。本订阅号/本账号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敬请谅解。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订阅号/本账号推送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分析师声明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以勤勉的执业态度、专业审慎的研究方法,使用合法合规的信息,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和信息均来自市场公开信息,本人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报告中的信息和意见仅供参考。本人过去不曾与、现在不与、未来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任何形式的补偿,分析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或影响,特此声明。
免责声明
华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已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合规渠道,华安证券研究所力求准确、可靠,但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均不做任何保证,据此投资,责任自负。本报告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没有考虑到个别客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客户应考虑本报告中的任何意见或建议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华安证券及其所属关联机构可能会持有报告中提到的公司所发行的证券并进行交易,还可能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或其他服务。
以本报告发布之日起6个月内,证券(或行业指数)相对于同期相关证券市场代表性指数的涨跌幅作为基准,A股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美国市场以纳斯达克指数或标普500指数为基准。定义如下:
行业及公司评级体系
增持—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领先沪深 300 指数 5%以上;
中性—未来 6 个月的投资收益率与沪深 300 指数的变动幅度相差-5%至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