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06 07:29
有机硅性能优异,被广泛应用于电子、电器、航空、航天、建筑、纺织、医药、日化等领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提高不可缺少的材料。受益于新能源、5G、特高压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机硅需求有望保持较高增速。
有机硅定义
有机硅产品的基本结构单元是由硅-氧链节构成的,侧链则通过硅原子与其他各种有机基团相连。因此,在有机硅产品的结构中既含有“有机基团”,又含有“无机结构”,这种特殊的组成和分子结构使它集有机物的特性与无机物的功能于一身。具体如图所示:
有机硅行业发展政策
近年来,中国有机硅行业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国家产业政策的重点支持。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鼓励有机硅行业发展与创新,产业政策为有机硅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明确、广阔的市场前景,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具体政策如下:
有机硅行业发展现状
1.产能
近年来,有机硅行业产能持续扩张,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有机硅市场调查与行业前景预测专题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底,中国有机硅产能达344万吨,占全球的76%,中国已成为全球有机硅最大的生产国。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有机硅产能将达370万吨。
2.产量
受新能源、电子电器等下游需求拉动,有机硅产量保持增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有机硅市场调查与行业前景预测专题研究报告》显示,2024年我国有机硅开工率整体优于2023年同期水平,同时全年实现产量225.3万吨。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有机硅产量将增长至248万吨。
3.有机硅单体
单体产量作为产业链基础环节,其波动直接反映下游应用(硅橡胶/密封胶)需求冷暖,当前受新能源与建筑行业周期影响呈现分化态势。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2030年中国有机硅市场调查与行业前景预测专题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国和消费国,2023年我国有机硅单体产量达到了190.5万吨,2024年约为205万吨。中商产业研究院分析师预测,2025年中国有机硅单体产量将达220万吨。
4.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
截止到2024年12月31日,2024年中国A股有机硅行业市值最大的十家上市公司分别是合盛硅业、东岳硅材、江瀚新材、硅宝科技、回天新材、润禾材料、新亚强、晨光新材、宏柏新材和集泰股份。
5.企业核心竞争力排行
中国有机硅产业已形成从上游原料到高端终端的全链条覆盖,头部企业通过垂直整合降低能耗成本、横向拓展半导体与新能源等高附加值领域,显著提升全球竞争力。技术突破聚焦于电子级材料国产化、特种密封胶功能化及环保工艺升级,推动国产替代率从37%向50%跃进;同时,依托光伏、电动车等新兴需求驱动,产业链从“规模扩张”转向“技术深耕”,以智能化制造与绿色低碳标准重构全球市场格局。
有机硅行业重点企业
1.合盛硅业
合盛硅业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工业硅、有机硅及多晶硅等硅基新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合盛硅业的主要产品是工业硅、有机硅、多晶硅产品。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2.28亿元,同比下降3.47%;实现归母净利润2.6亿元,同比下降50.76%。2024年主营产品包括工业硅、有机硅,营收分别占整体的51.56%、45.71%。
2.东岳硅材
山东东岳有机硅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有机硅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东岳硅材的主要产品是硅橡胶、硅油、硅树脂、气相白炭黑。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02亿元,同比下降15.65%;实现归母净利润0.37亿元,同比下降19.57%。2024年有机硅化学原料制造营收占整体的98.35%。
3.江瀚新材
湖北江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功能性有机硅烷及其他硅基新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江瀚新材的主要产品是功能性硅烷、功能性硅烷中间体。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92亿元,同比下降16.18%;实现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下降37.01%。
4.硅宝科技
成都硅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有机硅密封胶、热熔胶、硅烷偶联剂等化工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硅宝科技的主要产品是有机硅密封胶、热熔胶、硅烷偶联剂。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78亿元,同比增长63.79%;实现归母净利润0.71亿元,同比增长77.5%。
5.回天新材
湖北回天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胶粘剂等新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回天新材的主要产品是有机硅胶、聚氨酯胶、其他胶类产品、非胶类产品。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0.71亿元,同比增长10.41%;实现归母净利润0.82亿元,同比增长3.8%。2024年主营产品包括有机硅胶、聚氨酯胶,营收分别占整体的50.68%、23.00%。
有机硅行业发展前景
1.技术高端化重构产品竞争力
特种单体与复合材料的突破推动产业价值链跃升。苯基硅树脂、氟硅聚合物等特种单体研发成功,显著提升半导体封装胶的耐高温性与密封精度;自修复硅橡胶通过动态交联键技术实现材料裂纹自动修复,延长光伏组件密封寿命;聚硅氧烷基固态电解质优化锂电池安全性能,解决热失控风险。技术高端化使国产有机硅从基础材料转向电子级、医疗级高附加值产品,突破高端领域进口依赖瓶颈。
2.新兴应用场景激活产业增长动能
新能源与电子产业需求驱动有机硅向高精尖领域渗透。光伏封装胶适配双玻组件提升耐候性,支撑光伏电站25年超长寿命运行;硅碳负极材料通过表面改性提升锂电池能量密度,满足电动车高续航需求;液态硅胶应用于消费电子中框与可穿戴设备,兼具柔性触感与电磁屏蔽功能;医用硅橡胶突破生物相容性技术,应用于人工心脏瓣膜等植入器械。场景创新推动行业从建筑密封等传统市场,转向高增长、高毛利的战略性新兴领域。
3.垂直整合强化产业链韧性
“矿产-单体-深加工”全链条协同破解上游卡脖子环节。龙头企业依托新疆煤电硅一体化基地降低工业硅生产成本;氯甲烷循环工艺实现副产物近零排放与原料自给;一体化产业园集成硅烷偶联剂、气相白炭黑等配套产能,保障特种有机硅连续生产。产业链整合缩短研发转化周期,使企业快速响应光伏、半导体等行业定制化需求,构建抗风险供应链体系。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遗漏与不足,欢迎指正!
中商产业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