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高额股票激励,董秘收不收?

2025-08-06 18:02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来源:董秘俱乐部)

导读

近日,特斯拉董事会为挽回一心建党的马斯克,决定授予马斯克高达290亿美元的激励股票一事引起社会关注。

据悉,马斯克一共将获授激励股票9600万股,条件是继续担任特斯拉高级领导职务,且自授予日起需持有股票五年。

观察上市公司董秘,手中握有公司激励股票的人实在不少,且这些激励股票的锁定期限往往较长,可见接受股票激励一事实在是利弊相当。

一份带有股票激励的职务要约到底意味着什么?

作为一个董秘,面对着这样的职务要约,应该怎么选择?

01获授股权激励的往往是兼职董秘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看,都有哪些董秘获授了公司较大数额的股权激励:

前不久的7月,纽威股份的财务总监兼董秘凌蕾菁获得公司约21万份股权激励,按照交易当月平均股价来算,总计股份金额涉及高达1100万;

今年3月,威高骨科的林青作为董事会秘书兼副总经理,获授17万股限制性股票,按照交易当月平均股价来算,总计股份金额约250万;

2020年,青鸟消防的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的卢文浩获授240万股限制性股票,获授权益时金额约浮盈达到3000万;

2019年,唐德影视的董事、联席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的古元峰获授340万股限制性股票,获授权益时金额约浮盈达到1000万。

由此可见,获授股权激励,尤其是获授大额股权激励的董秘,大多本身都兼任公司的高层管理岗位——这一点从宏观数据上来看亦是如此: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大约有73%的董秘在兼职公司其他职位的,其余大约只有15%左右的董秘是专职董秘。

数据来源:新财富 数据来源:新财富

在此之中,据新财富统计,截至2022年底,有827位董秘持有公司股权,占5065家上市公司的比例约为16.3%。与2022年的统计相比,持有公司股权的董秘数量增加了120余位,占比提升了1.3%。

数据来源:新财富 数据来源:新财富

具体从各板块来看,北交所董秘获得股权激励的比例最高,达到了38.7%。截至2022年底,163家北交所上市公司中,有63位董秘获得了股权;其次为创业板公司,董秘获得股权激励的比例为18.1%,有223位董秘持有股权,平均持股市值为4166万元;主板公司中,有486位董秘获得股权,占比15.3%,平均持股市值为3385.9万元;而科创板董秘获得股权激励的比例则有所下降,在499家科创板公司中,有55位董秘持有股权,占比为11%。不过,科创板董秘的平均持股市值最高,达到了8043.5万元。

综合上述信息可知,获得股权激励的董秘大多本身也是公司高管,甚至就兼任公司董事会相关职位。这一点也是符合一般的公司运作逻辑的:董秘职业要求较高、中小企业通常没有能力额外聘请专职董秘。

02 对董秘来说,

接受激励股票意味着什么?

对于本身就兼任公司高层、与公司利益深度捆绑的董秘来说,兼任董秘似乎本身就是一种强制要求下的无奈之举而获得相对应的股权激励也符合权责相对的原则,因此在此不必过多赘述。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作为专职董秘,如果收到了带有股权激励的职务要约,这意味着什么?这对董秘的职业选择决策选择可能至关重要,毕竟激励股票往往带有锁定期且金额较大,在董秘薪酬本身就远高于平均线,且还有着不断上涨的趋势的当下,激励股票虽然是一块回报丰厚的“肥肉”,但是也带来了相当可观的风险

对于董秘来说,接受股权激励首先意味着更高的薪酬上限和超高的工作回报,将可能使你的财富带来跃升,但也意味着你和公司利益的深度绑定,若有变故,往往将难以脱离该公司——因此,这一带有股权激励的职务要约曾被资深董秘形象地比喻为“金手铐”。

具体而言,接受股权激励的要约主要带来以下三点好处:

1.  更高的薪酬上限这是最直接的好处。接受股权激励,若董秘工作职责得当、公司成功上市或者股价大涨,将会带来远超于雇佣约定的金钱回报,这极大地提高了董秘自身的薪酬上限

2.  话语权提升:作为专职董秘,也是公司的“外来者”,在工作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来自公司本身董事会、股东和其他高管的不信任和阻力;而接受股权激励,相当于把自己变成了“自己人”,在公司中接受度提高,自然也更好进行董秘工作

3.  职业竞争力提升:持有过公司股票的专职董秘,可能在未来的公司眼里更加富有可靠性和竞争力,同时具备更高的期望薪酬和议价空间。不过,这一点相当软性,更多时候还是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判断。

权责相对,董秘接受激励股票带来高薪酬期望的同时也带来高风险:

1.  个人利益与公司财富深度捆绑:激励股票金额和股份越高,虽然看似诱人,然而一旦出现股价波动或者下跌的局面,董秘自己也有可能亏得血本无归;

2. 被迫长期供职公司:激励股票往往有较长的锁定期,通常以五年为单位。专职董秘一旦接受激励股票,意味着未来几年可能都要跟公司绑定。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除了财富损失之外,可能还会错失跳槽机会或者新的职业机会。

3. 影响工作决策:董秘的职责本身就与企业的信息披露、财务报表等合规工作息息相关,若接受了公司大额激励股票,未来在进行资本运作的工作中可能需要更加审慎,否则将容易因内幕交易或利益输送嫌疑被交易所问询影响工作进度和公司形象。

总而言之,对于专职董秘来说,带有股权激励的职务要约可以说是“一块难啃的香骨头”。若是操作得当,将带来顺风顺水的工作环境和远超预期的薪酬回报;而若是操作不当,则有可能带来血本无归的高风险。因此,董秘做出这样的职业选择的时候需要审慎。

03董秘到底怎么选?

具体到实操层面,董秘应该如何选择一家好的公司就职,尽可能在规避风险的同时获得回报呢?我们董秘实务研修班的老师给出了如下几个考察公司是否靠谱的维度:

首先看行业。从最直接的预期收益来看,激励股票的未来回报肯定是和公司未来的股价息息相关的,若是选择处在高增长行业或者有明确的商业模式和潜力的企业,自然能带来更多回报,至少不至于造成太大损失。

其次看公司。公司牵扯到专职董秘利益的主要在于公司的违法违规风险。这就需要观察公司过去几年的财报和合规情况了,若是财报透明且经营稳定;同时创始人和董事会有分享(股份的)诚意董事会结构平衡的企业也是值得信任的公司。在这里千万要避免一人专断和大股东操纵的企业,不仅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较大阻力,未来的预期薪酬回报可能也难以到手。

最后看合同。看合同是指观察公司的股权激励方案是否涉及科学合理,及时设想未来可能会遇到的财务或者合规风险,如果有应对措施且回报丰厚的话值得一试;除此之外,还可以看合同规定的退出机制是否,是否能够在离职之后分批解锁锁定股份,这样也可以规避风险。

04 结语

董秘,归根结底是一个要求极高的全方位角色,需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综合考虑多方利益和问题,才能够让自己和公司都获得成长。

尤其是刚上任的董秘,不管背景多强、学历多高,真正上了阵地,很多细节问题是靠经验积累、靠实战推演。

如果你是:

·刚履新的董秘

·在职想跳槽的证代/券商

·准备承担上市前材料的财务负责人

·被老板临时安接董秘岗的新兵

董秘俱乐部紧紧围绕如何推动企业更好的利用资本市场这一核心主题,以互助成长和价值共享为理念,以投行大咖,资深会计师、律师,优秀投资人,上市公司金牌董秘、财务总监、董事长等导师团为依托,通过知识研习、深度访学、讲座交流和资源对接等线上线下形式,助力俱乐部会员快速成长,资源共享,打造中国卓越的资本精英俱乐部。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