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3万吨/年锂盐项目,8月底全面达标达产

2025-08-06 15:32

(来源:锂电焦点)

德阿锂业年产3万吨锂盐项目投产:四川锂电产业链布局实现关键突破

2025年7月31日,四川能投德阿锂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德阿锂业”)年产3万吨锂盐项目成功调试并产出合格电池级锂盐产品,标志着该项目顺利打通核心工艺流程,正式进入投产阶段。作为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和民族地区飞地园区产业协同示范项目,其投产将显著强化四川锂电产业链的垂直整合能力,为区域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项目核心进展与技术成果

  • 投产时间线
    • 2025年5月8日:完成机械竣工并进入设备系统调试阶段。

    • 2025年7月31日:成功产出电池级碳酸锂和氢氧化锂产品,产能配置为1.5万吨/年碳酸锂与1.5万吨/年氢氧化锂。

    • 2025年8月:项目进入产能爬坡阶段,预计逐步实现全面达标达产。

  • 技术突破

    项目实现“一次性成功产出合格产品”,同比业内领先,验证了其工艺稳定性与设备调试效率。产品纯度达到电池级标准,可直接用于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生产。

项目定位与产业意义

  • 战略定位
    • 省级重点建设项目、民族地区飞地园区产业协同示范项目,位于德阳-阿坝生态经济产业园区,占地288亩。

    • 四川能投锂电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上游依托川能动力李家沟锂矿资源,下游协同亿纬锂能、蜂巢能源等龙头企业,形成“锂矿-锂盐-电池制造”纵向联动。

  • 产业链价值
    • 补链强链

      :填补四川电池级锂盐产能缺口,减少对省外原料依赖。

    • 区域协同

      :通过“飞地园区”模式推动德阳-阿坝产业协作,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项目建设与管理亮点

  • 高效推进能力

    项目团队克服工期紧张、技术复杂等挑战,从建设到投产的周期显著短于行业平均水平。例如,2024年1月时生产装置区进度仅45%,2025年7月即实现投产,体现高强度执行力。

  • 集团资源支撑

    四川能源发展集团全程统筹协调,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提供支持,彰显国有企业在重大项目中的管控优势。

未来展望与挑战

目前项目已进入产能爬坡阶段,后续需重点突破:

  1. 市场拓展

    :依托股东企业下游需求,同步推进市场化销售布局。

  2. 成本控制

    :利用李家沟锂矿资源就近供应优势,优化原材料运输与采购成本。

  3. 环保升级

    :作为生态经济产业园区项目,需持续强化“三废”处理技术,确保绿色生产。

9月21-23日(21日全天报道)苏州苏苑饭店将举办磷酸盐系电池、磷酸铁锂材料技术与市场大会

2025年镍钴材料大幅涨价,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及材料行业市占率进一步扩大。在超快充电池放量和固态电池起步的背景下,高压实磷酸铁锂材料产品供不应求,中低端磷酸铁锂产能过剩。磷酸锰铁锂电池(LMFP)凭借“高能量密度+低温环境下高容量保持率等多重优点,正迅速从研发阶段步入规模化生产,磷酸锰铁锂电池商业化步伐显著加快。预计到2030年磷酸锰铁锂电池渗透率价格将超过30%,市场规模突破1500亿元大关。

大会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电池材料分会

协办单位:北京中工产研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支持单位:动力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联盟

大会议题聚焦

01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制备工艺技术

02磷酸锰铁锂电池材料前沿技术

03磷系材料、磷酸铁等前沿技术

大会议题

包括但不限于

超快充技术爆发背景下磷酸盐系电池、磷系材料企业发展机遇

高压密磷酸铁锂市场需求与发展趋势

磷酸锰铁锂电池技术发展与市场分析

磷酸铁大化工模式下的磷化工企业机遇与挑战

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多工艺技术路线进展

一次、二次烧结高压实铁锂工艺技术优化路径探讨

铁红工艺生产高压密磷酸铁锂探讨及实践

磷酸锰铁锂材料制备、掺杂比例和改性技术

磷酸锰铁锂材料高压实密度制备工艺、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案

磷酸铁掺钛成本、性能与安全性研究

磷酸铁制备工艺技术创新与质量控制

《高压实密度磷酸铁锂材料》标准第一次工作组会议

第一批参会单位名单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