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重阳书享】从哈耶克预言到五大铁律:全球稳定币监管的“趋同进化论”

2025-08-06 15:31

重阳说

查理·芒格先生有一句广为流传的话:“我这一生当中,未曾见过不读书就智慧满满的人。没有。一个都没有。沃伦(巴菲特)的阅读量之大可能会让你感到吃惊。我和他一样。我的孩子们打趣我说,我就是一本长着两条腿的书。”

熟悉重阳的朋友们一定知道,阅读,一直是我们非常推崇的成长路径。

现在,我们希望和你一起,把阅读这件事坚持下去。

每一期专栏,我们依旧聊书,可能是书评、书单或者书摘。

每一期会有一个交流主题,希望你通过留言与我们互动。

我们精选优质好书,根据留言质量不定量送出。

世界莽莽,时间荒荒,阅读生出思考的力量,愿你感受到自己的思想有厚度且有方向,四通八达,尽情徜徉。

提示:本公众号所发布的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和销售要约。如您对重阳产品感兴趣,欢迎扫码咨询。

【好书】第296期:《加密货币与金融大变局

艾利艾咨询 编著

艾利艾咨询 编著

李未柠 主编

中信出版集团

2025年8月

互动话题:结合本书请谈谈你对稳定币的理解

留言时间:2024年8月6-2025年8月13日

(鼓励原创,只要你的内容足够优秀,期期选中也有可能哦)

筛选及书籍(单本)寄送:2025年8月14日后

(选中会收到提交寄送地址的私聊,逾期未提交/信息不全视为放弃,参与期间尽量不要修改头像及昵称,以防错失良机)

全球稳定币监管的“趋同进化论”

作者/中信出版  摘编自中信出版集团《加密货币与金融大变局》 

在全球金融市场的数字化浪潮中,稳定币已从新兴概念蜕变为重塑金融格局的关键力量,其引发的全球博弈正愈演愈烈。

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国际经济法杂志》2025 年 5 月 21 日刊文《稳定币及其监管:哈耶克的视角》指出,当前新兴的全球稳定币监管格局呈现出显著的多样性:一端是将稳定币视为威胁并禁止使用的国家,它们计划推出央行数字货币(CBDC)作为低风险替代选项,借区块链技术提升金融效率;另一端则积极与行业合作,着力将自身打造成区块链 “避风港” 和监管 “沙盒”,主动接纳稳定币;而介于两端之间的司法管辖区,多通过现有法律框架或专门的加密资产法规对其实施监管。

具体到关键市场,2025 年 6 月 17 日美国参议院通过《天才法案》,以积极姿态推动美元稳定币合规化,旨在巩固美元霸权并缓解美债危机;2025 年 5 月 21 日中国香港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明确将稳定币纳入规范化监管范畴。各国监管态度的分化背后,是利益考量的深层博弈 —— 部分国家为吸引加密行业资金展现友好姿态,另一些则因担忧金融风险与货币主权受冲击而持谨慎立场。

这场没有硝烟的较量,焦点集中在稳定币的发行资质审核、储备金透明化管理、反洗钱与反恐融资机制构建等核心领域。深入洞察这些动态,正是把握金融新机遇的重要前提。

艾利艾咨询创始人、董事长李未柠在其主编的新书《加密货币与金融大变局》中,通过多维度解析美国在加密货币领域的战略布局,深度挖掘其政策转向背后的意图,揭示潜在风险与挑战,为读者全景展现全球加密货币生态的未来图景。她指出,全球稳定币监管的核心原则便是“趋同与共识”。

 01、美国“全国 + 地方 / 州”双轨模式

全国层面,美国稳定币监管呈现“锚定美元霸权”模式。美国稳定币监管路径的关键特色不在于技术细节的精巧或对特定发行模式的偏好,而在于其将稳定币视为巩固美元霸权、服务国家财政战略的关键工具。通过强制性美元资产储备(尤其是美债)和对其金融属性的严格限制,美国试图在拥抱数字资产创新的同时,确保这一创新最终服务于其国家利益的核心。这种以国家战略为导向的监管思路,使其在全球稳定币监管竞赛中展现出独特的“美国特色”。

表 1美国有关稳定币立法的重要历程

《稳定币法案》《指导和建立美国稳定币国家创新法案》均明确要求 100% 以高流动美元资产作为储备,短期美债被视为主要选择。

基于此,随着合规稳定币市场的扩张,其发行方对短期美债的配置需求有望持续增长,甚至可能在未来超过中国、日本等传统的海外主权美债买家,从而使稳定币发行实体群体演变为美国财政体系中一股不容忽视的“最大隐形债权人”。这不仅为美国政府的持续融资提供了新的支撑,也间接将稳定币的命运与美元及美国国债的信用紧密捆绑。

此外,明确规定稳定币不得附带任何形式的利息或收益支付,并反复强调“非证券”属性。核心意图在于防止稳定币演变为具有投资属性的金融产品,从而避免其与传统的银行存款或受SEC 监管的证券产品产生直接竞争和监管混淆。

地方层面:独立于国家层面,监管态势积极。国际评级机构标普于 2025 年 2 月 10 日发文《稳定币监管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发展势头》指出,美国各州的具体监管规定各不相同,大多数州缺乏独立于联邦层面的单独框架。

纽约州:2022 年,纽约州金融服务部发布了指导意见,包括要求在该州发行的稳定币必须 100% 由现金或高流动性投资作为支撑,并存放在独立账户。

怀俄明州:《怀俄明州稳定代币法案》于 2023 年授权怀俄明州稳定代币委员会发行怀俄明州稳定代币。独立信托必须持有 100%~102%的高流动性储备来支持怀俄明州稳定代币(WYST),预计稳定币将于 2025 年中期发行。

内布拉斯加州:《内布拉斯加州金融创新法案》是一套覆盖数字资产领域的综合性法规体,不仅明确了稳定币的发行和管理主体范畴,也对风险管控做出了规范。

 02、欧盟打造全球领先的稳定币法案

欧盟的 MiCA 建立了全球首个专门针对稳定币的全面监管框架,自 2024 年 6 月 30 日起开展实施,由欧盟层级机构和欧盟成员国级机构自上而下共同推动,但各成员国在监管执行力度、审批效率和市场态度上可能存在差异,比如奥地利等国家监管机构更具灵活性,更容易得到加密货币交易所的青睐。

MiCA 明确将稳定币分为资产参考型代币和电子货币代币,要求发行人必须在欧盟设立法人并获得授权,严格履行兑付义务、资本与储备金要求、外部审计、反洗钱合规等责任,同时禁止向持有人支付利息。算法稳定币若未锚定真实资产将被禁止发行;所有稳定币的储备资产必须由独立托管机构持有并定期披露。

该法案兼顾了金融稳定与创新,特别是对算法稳定币并未采取“一刀切”措施,展现出对新事物极大的包容性,是全球加密政策制定者值得参考的标杆。

 03、中国香港“先原则立法、后细化执法”的监管框架  

中国香港的稳定币监管政策第一阶段聚焦于锚定法定货币的稳定币,只要锚定单一或一篮子法定货币即可纳入监管,这为锚定离岸人民币的稳定币产品留出了合规空间,有助于香港发挥其在人民币国际化中的桥梁作用。监管框架由金融管理专员主导,通过强制发牌制度确立法定门槛,同时预留空间,由金管局透过指引和附属规例做出动态调整。

例如,政府在公众咨询总结中明确指出:稳定币不得向用户支付利息,以防止其演变为具备证券属性的工具,从而落入证监会的监管范畴。在不涉及收益分派或集体投资安排的前提下,稳定币本身不构成证券,这也体现出香港在制度设计上对金管局与证监会监管边界的清晰划分,为市场提供了稳定、明确的合规预期。

2025 年 5 月 21 日,政府欢迎立法会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以在香港设立法币稳定币发行人的发牌制度,完善对虚拟资产活动在香港的监管框架,以保持金融稳定,同时推动金融创新。

《稳定币条例》实施后,任何人若在推行业务过程中在香港发行法币稳定币,或在香港或以外发行宣称锚定港元价值的法币稳定币,必须向金融管理专员申领牌照。相关人士须符合储备资产管理及赎回等方面的规定,包括妥善分隔客户资产、维持健全的稳定机制,以及须在合理条件下按面额处理稳定币持有人的赎回要求。相关人士也须符合一系列打击洗钱及恐怖分子资金筹集、风险管理、披露规定及审计和适当人选等要求。金融管理专员会适时就制度的详细监管要求做进一步咨询。

表 2近年来,中国香港有关稳定币立法的重要历程

 04、新加坡的务实与枢纽定位  

新加坡稳定币监管框架的核心特色在于其“标签化”监管——强制符合其高标准的单币种稳定币(SCS)使用“MASregulated stablecoin”标签,以清晰区分于其他数字支付代币,旨在打造负责任的稳定币枢纽。其分层监管理念也十分突出,对发行流通量低于 500 万新元的小型发行人设有明确的豁免机制。

在风险控制方面,新加坡强制所有“MAS 监管的稳定币”的储备资产以信托形式持有,且储备构成规定严格清晰,操作性更强。同时,MAS 对于发行人的业务范围也有严格限制。初期对“MAS 监管的稳定币”仅限新加坡本地发行的审慎态度,也反映了其在实践初期确保监管有效性的务实策略。

 05、日本的审慎创新模式  

日本在稳定币(法案中称“电子支付手段”)的监管方面展现出一种审慎创新与本土适应并重的模式。其最为独特之处在于为信托公司发行稳定币创设了“特定信托受益权”这一专属通道,并辅以相对简化的“申报制”准入。

与此对应,其储备资产管理经历了从最初极端严格的 100%活期储蓄要求,逐步向允许部分投资于短期国债等低风险资产的演进式放宽,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调整方式凸显了其监管的动态性和保护本土投资者的优先考量。另一显著特点是,日本严格限制稳定币交易中介机构直接持有用户用于交易的法定货币(稳定币本身除外),这与许多允许交易所管理用户法币余额的国际实践形成对比。

同时,在普遍要求资金转移遵守旅行规则“Travel Rule”的背景下,日本特别豁免了“特定信托受益权”形式稳定币的旅行规则义务,显示出对该特定模式的独特考量。最后,日本的稳定币监管高度依赖后续的“内阁府令”等下位法规来细化和落实具体执行标准,这使得整体框架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以适应市场变化,思路上也更多是对现有法律架构的延展和补充。

 06、英国遵循“相同风险,相同监管结果”的原则  

2023 年 10 月,英格兰银行发布《使用稳定币和相关服务提供商的系统支付系统的监管制度》称,拟议的监管制度以国际标准(即《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原则》)及金融政策委员会对稳定币作为类货币工具的期望为指导。它遵循“相同风险,相同监管结果”的原则。

只要使用稳定币的系统性支付系统所产生的风险与其他系统性支付系统相似,它们就应受到同等的监管标准约束。并且,作为一种新型的私人部门发行货币,用于系统性支付系统中的稳定币发行方,其应满足的标准至少应相当于适用于商业银行的标准。

此外,全球各国(地区)正在将对稳定币的监管陆续提上日程,且自 2025 年特朗普就任以来,这种趋势似有加速之意。

2024 年 6 月 7 日,阿联酋中央银行发布《支付代币服务条例》,已于同年 8 月 21 日生效,将稳定币作为“支付代币服务”纳入监管;2024 年 10 月 20 日,巴林央行发布《稳定币发行与提供方案》咨询文件;2025 年 3 月 21 日,澳大利亚财政部发布声明将与证券与投资委员会一同发展创新型澳洲数字资产行业,内容涉及数字资产和支付型稳定币;2025 年 5 月 28 日,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发布针对稳定币发行、加密资产托管等的监管提案;2024 年 7月,萨尔瓦多国家数字资产委员会宣布发行萨尔瓦多首个注册、监管和监督的稳定币。该稳定币名为 Alloy by Tether(aUSDT),由注册为稳定币发行商的公司发行。aUSDT 与美元挂钩,并以黄金价值为支撑。

内容简介

2024年初,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历史性批准现货比特币ETF,同年美国总统竞选期间,两党竞相释放加密货币友好信号,特朗普更承诺将比特币纳入战略储备资产。这一系列事件标志着加密货币历经15年发展,正从“小众资产”加速迈向主流金融体系,甚至可能演变为大国博弈的新工具。面对全球加密货币市场的复杂格局与各国迥异的监管态度,本书展开深入探讨。

本书以“加密货币”与“金融大变局”为双主线,分为上、下两篇,共六章。上篇聚焦加密货币生态,系统梳理行业发展现状、全球监管差异,专章剖析比特币的技术特征、市场影响及未来趋势,并深入分析世界金融秩序的下一场巨变——稳定币,力求科学预判其对全球金融体系的深远影响。下篇则锚定美国视角,通过解构政界、金融界、民间等主体对加密货币的态度演变,深挖比特币与美国大选的深层关联,精准预判特朗普政府潜在金融政策走向,为我国金融稳定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本书通过多维度解析美国在加密货币领域的战略布局,深度挖掘其政策转向背后的意图,揭示潜在风险与挑战,为读者全景展现全球加密货币生态的未来图景。

作者简介

艾利艾咨询

成立于2008年,总部设在北京,在雄安、中国香港、新加坡等地设有子分公司。多年来,艾利艾咨询专注于战略研究、网络舆情及风险管理、战略传播和企业出海等,已成为以全球开源大数据分析为主驱动、研传一体化的综合性战略研究机构。

李未柠

艾利艾咨询创始人、董事长。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