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50亿,一笔全球化并购诞生

2025-08-06 15:32

(来源:投资界)

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叙事。

来源 I 财经野武士

2025年8月1日,全球新材料领域上演了一项堪比“吉利收购沃尔沃”的行业巨变。

中国合成云母龙头环球新材国际(06616.HK),以不到德国默克集团千分之三的市值,顺利完成了对其表面解决方案业务(SUSONITY)的交割,宣告中国材料企业全面进军全球价值链高端,特别是汽车和化妆品领域。

环球新材国际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苏尔田与中国驻法兰克福总领事黄昳扬,以及德国默克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葛丽鹤(Belén Garijo)、默克集团董事会成员兼电子事业部首席执行官毕康明博士(Kai Beckmann)等多方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重要时刻。

这不仅是两家企业体量的悬殊对决(16亿 VS 30亿营收),更是新旧世界产业逻辑的碰撞——当掌握核心技术的中国“隐形冠军”,遇上欧洲百年化工巨头的顶级工艺,全球新材料产业的权力天平正在悄然倾斜。

此刻,一个比“能否成功”更值得思考的命题浮出水面:在高端制造领域,中国企业的国际化叙事,是否正在从“市场换技术”逆转为“技术赢市场”?

SUSONITY与环球新材的境遇大相径庭

作为全球历史最悠久的化学和制药公司之一,德国默克集团自1668年从药房业务起家,此后进军化学药产业,在19世纪业务已横跨欧美,进入中国市场的时间最早也能追溯到125年前。

二战之后,默克集团从化学制药向生物制药拓展,通过加强研发和一系列收购兼并,成为全球医药巨头,2024年生命科学和医疗健康的收入合计达到174亿欧元。

而近年来,在液晶材料业务的基础上,默克集团通过对安智电子、美国慧瞻材料等公司进行战略并购及成功整合,开拓了半导体业务,一跃成为全球半导体材料及相关气体设备的技术领导者。

至此,默克集团确立了以生命科学、卫生保健和电子科技为三大支柱产业,而半导体、光电材料和SUSONITY又是电子科技的三大业务板块。

2024年,半导体解决方案业务在默克集团电子科技业务之中的占比达到69%,超过了默克集团经营百年的液晶材料业务,增速强劲。

相比之下,SUSONITY在电子业务之中的占比下降到仅为11%,变成了边缘业务,而且近年来受困于原材料天然云母面临枯竭风险、能源成本上升和监管趋严等问题,珠光颜料的产销成本逐年上升,SUSONITY的效益也随之下降,分配的研发费用在集团中的占比也降至3%。

因此,早在2022年,默克集团就决定寻找潜在的买家出售SUSONITY,将珠光颜料业务从公司的整体架构中剥离,电子业务只聚焦半导体和光电业务。

如果将目光转向亚洲东部,位处太平洋西岸的中国,则是另一番景象!

虽然拥有可观的天然云母储量,但中国早期仍高度依赖从印度、俄罗斯等国进口高品位云母原料,这主要是囿于自身产业资源的不足,中国天然云母资源以碎云母和中低品位矿为主,虽然储量丰富,但应用于珠光材料领域仍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更为重要且紧迫的是,天然云母作为珍贵的造岩矿物,属于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其储量随着不断的开采正面临枯竭的危机。

此外,在化妆品中,由于天然云母所含有的重金属含量较高,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因此全球很多化妆品厂商已逐渐停止在化妆品中使用天然云母,进而用合成云母取而代之。

△合成云母材料应用场景

当“合成云母”不仅是技术,更是新材料时代的“稀土资源”时,为破解资源与产业的“双约束”,合成云母被提升至国家战略性新材料地位。

2015年成为关键转折点。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将合成云母列入18种关键基础性新材料。

这一政策定位具有深远的产业意义:从政策层面来看,“工业强基工程”作为国家级专项,旨在提升工业基础能力,推动关键基础材料等领域发展。而合成云母项目作为工程重点方向,亦获得国家在技术研发、产业升级等方面的专项支持。

在这一政策背景下,成立仅五年的七色珠光经过严格的技术评审,从一众候选企业中脱颖而出,成为工业强基工程关键基础新材料——云母项目的唯一承担单位。

这家2011年诞生于广西柳州鹿寨县的企业,亦如众多初创公司的成长轨迹——在最初籍籍无名的岁月里,默默深耕技术研发,为日后的蜕变埋下关键伏笔。

市场机遇与技术创新形成共振。2016-2024年间,中国珠光颜料市场以超过20%的年均复合增长率快速扩张,下游涂料、塑料、油墨、汽车和化妆品等行业需求持续释放。

2015年,七色珠光在上市申请书中写道:中国珠光颜料行业在品种丰富度、生产技术和工艺水平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仍存在显著差距。这份清醒认知背后,是其对技术创新的坚定——未来,要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以应对市场挑战。

命运的转折来得比预期更快。

2016年,七色珠光迎来爆发式增长,营业收入从2015年的1242万元猛增至1.26亿元,不仅成功扭亏为盈,更在此后保持40%以上的年复合增长率,于2020年跨越5亿元营收大关,展现出强劲的持续增长能力。

2021年7月,七色珠光成功登上香港交易所,股票简称“环球新材国际(06616.HK)”。

IPO融资上市之后,环球新材国际获得了更为充足的动力,开启一路高歌猛进:2023年冲上10亿元收入关口,登顶中国最大的珠光颜料厂商;2024年业绩突破性达到16.49亿元,同比增长55%,毛利率达53%,旗下品牌可提供超过2170款珠光材料产品。

在海外珠光颜料市场,环球新材国际也开始崭露头角,2024年出口收入达到2.85亿元,在总收入的占比飙升至17.3%,获得亚太和欧美客户的青睐。

△环球新材国际关键数据四连击

在欧美日韩等国研究机构发布的珠光颜料产业报告里,环球新材已与德国巴斯夫、默克、阿尔塔纳并列,成为行业头部企业。

与此同时,中国化妆品、汽车及电池对珠光颜料的需求增速喜人,同时行业收并购整合频繁,供应侧向TOP3集中。

中国珠光颜料行业龙头成为全球珠光颜料领导者的条件正在具备,而环球新材国际也当仁不让,成了众多投资者和行业研究员眼里的“头号选手”。

为什么环球新材国际选择默克SUSONITY

在核心技术的加持下,环球新材国际逐步建立了国内市场竞争优势,内生性增长也筑牢了资本实力,为外延式出海奠定了良好基础。

2022年,环球新材国际将目光瞄准韩国,启动了首次跨境并购的出海行动。

2023年初,环球新材国际最终以4.7亿元收购价,取得韩国最大的珠光材料企业CQV公司42.45%的股份(于2025年进一步增持至45.11%),成为CQV的单一最大股东。

CQV拥有强大的研发设计团队,并构建了覆盖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优质销售网络,展现出强大的国际化运营能力,而环球新材国际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和产能扩张,已在云母、珠光颜料领域建立起涵盖核心技术、规模化生产及多元化产品矩阵的竞争优势。

二者透过持股绑定实现战略协同,形成“技术互补+供需合作+资本绑定”的合作模式,很快获得了市场检验。

2024年CQV总收益为601.47亿韩元,同比增长17.8%,净利润92.65亿韩元,同比大幅上升171.3%。

CQV的经营成本下降,产品丰富度上升,市场竞争力上扬,而环球新材国际的产品也随着CQV的销售网络推广到了全球,降低了出海的风险成本,进一步巩固了效益。

CQV作为环球新材国际“技术出海+股权协同”战略的首个试验田,验证了全球化整合的可能性。而对德国默克SUSONITY的战略性收购,则是其从“国际化尝试”到“全球制高点”战略的关键一跃。

在环球新材国际看来,与SUSONITY的整合协同,彼此都能够激发十倍甚至百倍的潜力。

直观上,产品、技术、市场和供应链就有显著的互补性。

SUSONITY背靠默克集团全球性影响力,在全球汽车和化妆品珠光颜料市场经营超过30年,化妆品及工业应用领域专利多,建立了深厚的品牌公信力和品牌溢价能力,产销网络遍及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

而环球新材国际的珠光颜料主要面向工业级产品,比如涂料、塑料和油墨等,面向汽车和化妆品消费场景起步较晚,专利布局正在奋起直追,品牌影响力相对有限,主要销售客户是亚洲企业。

最重要的是,原材料及研发上,环球新材国际的合成云母技术全球领先,默克受限于天然云母原材料,缺乏合成云母生产的专利和生产技术。

二者1+1释放的潜力,绝对充满想象空间。

于环球新材国际而言,公司自产合成云母原料接入SUSONITY供应链,形成覆盖欧美日的生产网络和面向全球的销售网络,有助于合成云母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张,边际生产成本持续下降,多层次提升盈利能力、可持续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持续巩固合成云母和珠光颜料全球龙头的地位,环球新材国际在资本市场也将获得重新定价。

并且,环球新材国际的颜料类产品整合进入SUSONITY销售网络,以SUSONITY旗下品牌运作,避免了七色品牌延伸高端化的市场认知冲突问题,可平滑地借助SUSONITY原品牌资产获得品牌溢价,面向欧美日主流化妆品企业,也能便捷地导入高价值的化妆品颜料业务。

于SUSONITY而言,由中国企业提供质与量可控的合成云母供货,解决了天然云母供应不足、环保和监管等一系列难题,能够有力降低采购成本和运营成本,中高端珠光颜料产品的产销能力也可以进一步释放。

SUSONITY在获得成本和产能保证后,还能够借助品牌影响力,反过来加强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尤其是在汽车涂料和化妆品等高价值领域,搭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和化妆品消费升级的快车。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默克集团同样看到了SUSONITY与环球新材的协同潜力。

作为一家300多年的全球知名集团,出售SUSONITY涉及1200余个员工,出于对员工工作福祉的责任感,默克集团遴选购买方同样也较为慎重,并非以“价高者得”为导向,而是更为看重整合后可持续经营能力,以此确保1200名员工长期工作权益和职业发展机会。

因此,默克集团较为认可环球新材国际进行战略性并购,环球新材公司主要人员均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在珠光颜料及合成云母产品制造的管理和运营方面有超过十年经验,战略协同性强,能够用现有专业知识来管理默克的收购业务。

在精挑细选后,默克集团与环球新材先是组建的整合团队,以寻求最佳方式整合双方优势,经过一年多的磨合,彼此较为满意。

环球新材成功并购的底气是什么

虽然,最终环球新材国际收购SUSONITY的协议成交价是6.65 亿欧元现金,折合人民币约51.87亿元,估值确定为2023财年11.08倍EBIT,远低于默克集团出售之初的预估价,但是协议要求全额现金支付。

而其日常账面现金及等价物不过30亿元左右,公司的市值不到70亿元,需要以自有资金支付约20亿元,另外30亿元则是银行贷款。

环球新材国际如此魄力,敢于以巨额贷款开展跨境并购,这份底气又是从何而来?

第一个不得不提的就是环球新材国际掌握了“独家核心技术”。

早在成立之初,环球新材国际董事长苏尔田就树立了要做亚洲最大合成云母企业的梦想,手握3项合成云母的核心技术和专利,直接开建年产能3万吨的珠光效应材料基地,要用规模优势、成本优势、技术优势、质量优势和供应链优势超越所有同行企业。

2015年,环球新材国际申请新三板上市时,年收入仅1242万元,就在公开转让说明书写到,要以技术优势在未来的 2~3年收复中国中、高端颜料产品市场,再依次进入亚太、俄罗斯、欧美市场,最终逐步成为比肩默克公司的全球珠光效应材料行业的领先者。

或许连苏尔田自己都未能预料,当年那句被视为豪言的愿景,在十年后会以“吞并”印证。这远比“比肩”更令人振奋。

如今,环球新材国际已掌握全球领先的合成云母和珠光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拥有156项核心专利技术,形成了齐全的珠光材料及合成云母系列产品体系,一举成为中国最大的合成云母和珠光颜料公司。

这一系列合成云母专利技术壁垒,恰恰成为堵在欧美日韩颜料企业面前的高墙,难以摆脱对天然云母的依赖。

其次,环球新材国际自身经营状况和SUSONITY的资源禀赋双双优异,也让环球新材国际董事会和管理层对收购充满信心。

最近5年,环球新材国际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约为27%,在2023年持股CQV经过整合之后,2024年营业收入增长加速至55.04%,其中韩国CQV贡献3.17亿元收入,中国业务增长38.6%,战略持股CQV带来的成长性既鼓舞了董监高,也让全体股东对并购SUSONITY预期乐观。

另外,环球新材国际2024年毛利8.74亿元,同比增长65.4%;毛利率达到53.0%;全年实现归母净利2.42亿元,同比增长33.4%;EBITDA为6.13亿元,同比增长65.9%,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72亿元,呈现持续攀升的良好态势。2024年底资产负债率仅为38.29%,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均大于3。

优异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资产负债结构,叠加下游迅猛的增量需求,环球新材国际当下适合放大一定的杠杆比例,利用行业贷款优惠的政策,对业务加大扩张力度,抢占市场份额的窗口期,早早锁定全球合成云母和珠光颜料市场的主导权。

与此同时,SUSONITY作为全球领先的表面解决方案供应商,亦具备卓越的产业禀赋:其核心竞争优势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拥有行业顶尖的客户矩阵,前十大客户合作年限均超15年(其中多家达30年以上),服务对象涵盖全球顶级豪华汽车品牌及美妆个护巨头;其次,构建了全球领先的研发体系,专利储备量位居行业首位,产品定位高端市场并形成“技术研发+定制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最后,凭借难以复制的客户黏性,使其在高端细分市场形成护城河。

预计在环球新材合成云母导入SUSONITY供应链,以及颜料产品整合进入SUSONITY渠道后,将大幅降低SUSONITY的整体采购成本,提升销售网络的效率和可及性,SUSONITY的盈利能力也将实现跨越式增长。

第三,环球新材国际对跨国整合已具备一定经验,加上近两年的磨合,对与SUSONITY的整合充满信心。

此前环球新材国际并购韩国CQV后,原管理层全部保留,同时也设立较有吸引力的激励制度调动原有团队积极性,公司以原经营班子独立经营,在人事、财务、后勤和原材料供应链方面进行整合。

从2024年业绩来看,这套整合方法已得到验证。德国默克公司前期已与SUSONITY原管理层充分交流,此次并购SUSONITY也会沿用韩国CQV整合的成功经验。

而且 ,为筹备此次出售的顺利完成,在环球新材国际与默克集团达成初步意向后,双方就共同组成了一个整合团队,以期更好地评估和整合双方业务优势。经过一年多的接触和磨合,彼此对整合业务都抱有憧憬。

环球新材国际董事长苏尔田去年曾对媒体表示:“SUSONITY员工的敬业精神、经验和专业技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已迫不及待地欢迎未来的同事加入公司。此次合并将为职业发展提供极具吸引力的长期前景,包括为德国员工提供就业保障,并为格恩斯海姆提供至2032年的工厂保障。这充分表明了我们对该业务及其员工的重视。”

尾声

可以展望的未来景象是,随着整合进程的加速推进,一个更具协同效应的全球化新材料产业集团正呼之欲出。环球新材国际、CQV和SUSONITY将逐步推进集团化管理,从生产、供应链、研发、销售、人力资源等多个维度同步深化整合。

届时,七色珠光一期、二期以及桐庐合成云母工厂将实现全球体系内合成云母材料供应,环球新材的合成云母型珠光颜料与SUSONITY、CQV整合打造全面覆盖高、中、低端的产品矩阵,摆脱低价同质化竞争,并受益SUSONITY销售体系提高售价。

SUSONITY拥有多元化的化妆品活性物质产品线和一线客户资源,环球新材将把其化妆品颜料业务与SUSONITY的化妆品活性业务相结合,将有效补充环球新材在化妆品领域的产品矩阵,促进了对化妆品客户的交叉销售,加深对国际知名日化集团的一站式服务能力。

环球新材国际开发的汽车涂料系列合成云母类珠光颜料,采用特殊的水解包覆工艺和最高等级质量标准,具有色彩炫丽、耐腐蚀、不褪色,以及卓越金属感、强烈色度效果等特点。

由于SUSONITY与全球主流车企合作多年,客户黏性较强,替代者的验证周期长,认可度相对较低,而环球新材的汽车用珠光颜料经过与SUSONITY整合后,可快速打入车企供应链,在汽车涂料市场实现高中低档的全覆盖。

此外,合成云母因其高绝缘性、高耐压性和耐高温性正在向电子电气、航空航天、新能源、建筑装饰等10多个领域渗透,赋能多个领域产品品质创新升级。

环球新材、SUSONITY和CQV整合构建的珠光颜料产业集团势必会成为走在最前方的推动者。

并且,合成云母基产品具备100%可回收和环保特性,中国近年来制定了多项政策鼓励引导水性涂料在汽车市场应用,欧盟REACH法规和美国加州的《先进清洁汽车法规》也均在推动珠光颜料在汽车涂料中的应用,特斯拉更是率先在部分车型使用珠光漆。

从政策到领军企业,客观上都在引导合成云母制珠光颜料的广泛应用。环球新材、SUSONITY和CQV拥有广阔的发展天地。

至此,一个成立在2011年的县份企业,却在15年里用技术创新不断超越国内外同行,逐渐与仰慕的行业巨头并肩,直至斥资巨额收购。

这15年间,环球新材国际的全球化路径经历了质的飞跃:从最初单一产品出口,逐步升级为供应链出海,进而演进为品牌价值与管理文化的双重输出。这场由“跟跑”到“并跑”最终实现“领跑”的跨越,是环球新材国际从区域小微到跨国巨头的蝶变,更是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升级的生动诠释。

以技术研发为根基,以内生增长为源力,通过战略性并购实现关键跨越,环球新材国际努力让自己成为行业龙头眼里可尊可敬的对手以及合作者,其国际化破局之路,为新时代中国企业的全球化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资本”双轮驱动范式,或将激励更多创新型企业勇闯国际高端市场,重塑全球市场对中国制造的认知维度。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