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渤小海伴您读研报之山东钢铁

2025-08-06 09:55

(来源:渤海证券财富管理)

1.公司简介

公司作为区域性特大型钢铁企业,围绕支撑山东省制造强省战略,依托山东钢铁集团和中国宝武集团的产业优势,现逐步发展成为山东省先进钢铁材料产业链的“链主”,发挥创新引领、龙头带动作用,工艺技术和装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公司聚焦钢铁主业,生产工艺先进,产品结构丰富,产品质量优良,板材、型材是核心优势产品。公司始终聚焦钢铁产业,拥有从焦化、原料、烧结、球团、炼铁、炼钢到轧钢完整的生产工艺系统,钢材品种主要有型钢、棒材、钢筋、板材等,产品结构丰富,产品质量优良,适应市场能力强。其中,多项钢产品获得行业品质卓越产品、国家免检产品等称号。

公司1+6+n体系

资料来源:公司财报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5亿元,同比-12%。受到吨钢售价下降等因素的影响,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452亿元,同比-3.7%。2024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步大幅下跌。2023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亿元,同比下降-172%。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9.68亿元,同比下降288%。

公司营业总收入、归母净利润情况及YOY(亿元,%)

资料来源:ifind

2.行业情况

钢铁行业需求处于下行空间,2020年以来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已经连续3年呈下降趋势。2022年全国粗钢表观消费量为9.6亿吨,同比下降2.90%,2023年粗钢表观消费量同比下降2.33%。中国人均成品钢表观消费量自2020年以来也下行明显,由2020年人均707.9千克下降至2023年人均628.3千克,2023年同比降低3.32%。

我国粗钢表观消费量及同比增速情况(亿吨,%)

资料来源:世界钢铁协会

钢铁下游耗用主要在房地产和基建业,两者相加占比超过50%。2023年粗钢耗用量排名第一的是房地产业,其次为基建和机械,分别占比32.20%、18.68%和14.49%。

全国粗钢下游耗用量占比

资料来源:Mysteel

政策为钢铁行业的未来需求带来一定积极信号。2024年钢材消费量预计为8.7亿吨,2025年预计为8.5亿吨,降速收窄。同时世界钢铁协会也认为2025年中国房地产业将获得政府更大支持,提振国内钢铁需求,从而上调对中国钢铁需求的预期值。2024年12月9日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来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重要的收官之年,必须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坚定必胜信心,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会议提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充实完善政策工具箱,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会议积极表态,首提“超常规”逆周期调节、货币政策“适度宽松”、财政政策“更加积极”、首提“稳住楼市股市”,为2025年后扩大内需、加快经济复苏释放了清晰的政策信号。

2018-2023年粗钢需求拆分

资料来源:Mysteel

我国新船订单量大幅增长,未来造船用钢材需求量预计将出现明显提升。2023年我国新接船舶订单量为712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6.41%,截止2024年9月,我国新接船舶订单量已经达到8711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1.92%,因此预计我国未来造船用钢材中厚板的需求量将有明显上升。此外,我国目前手持船舶订单饱满。2023年我国手持船舶订单量为13939万载重吨,同比增长32.04%,截止2024年9月,我国新接船舶订单量累计为19330万载重吨,同比增速达到44.33%。

我国手持船舶订单量(万载重吨)

资料来源:ifind

基础建设领域投资处于增长状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新政策将为基础建设领域用钢需求托底。我国基础建设领域投资在2022年以来一直处于增长的态势,截止2024年12月,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完成额累计同比增速达到9.19%。

超低排放改造进入尾声,行业有望迎来变化。随着供给侧改革周期推进,2018年后钢铁行业重点转移至产能置换。2017年《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发布,并于2020年对《实施办法》进行修订,严禁钢铁行业新增产能,推进布局优化、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有效遏制了钢铁产能无序扩张。2020 年12 月28 日的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时任工信部部长提出“坚决压缩粗钢产量,确保粗钢产量同比下降”,由此钢铁行业已转向产能产量双控的新阶段。

2011-2023 年粗钢产量趋势

资料来源:世界钢铁协会

目前钢铁行业供给侧改革、钢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已经取得系列成果。2020年以来全国粗钢产量明显进入下行通道,打破2016-2020年间的快速增长趋势。截止2024年底,全国已经有171家钢铁企业公示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和评估监测,累计粗钢产能约为7.21亿,其中全部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粗钢产能为5.53亿吨,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粗钢产能为1.68亿吨。截止2024年底,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钢铁企业粗钢产能占比约为63%,其中全部完成改造的粗钢产能占比约为48%,部分完成改造的粗钢产能占比约为15%。

已完成或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粗钢产能占比约为 63%

资料来源: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全联冶金商会

铁矿石价格下行趋势较为确定,钢铁生产企业有望迎来盈利增长。2024-2026 年大量铁矿项目投产,且大部分新增矿山产能于 2025 年开始释放,其中 2025 年投产、由中国宝武作为北部矿区主要股东的西芒杜铁矿项目将在未来贡献比重较大的铁矿石产量。根据 Mysteel 的数据推算,预计 2025 年铁矿石市场将出现 4060 万吨的过剩量,过剩规模较 2024 年进一步扩大。在未来铁矿石供给过剩情况下,铁矿石价格下跌较为确定。铁矿石作为钢材生产的重要原料,在2025 年后钢材需求进入缓慢复苏回暖阶段的背景下,铁矿石的价格下跌有望减轻钢铁企业的制造本压力,从而为企业拓宽盈利空间。

3.公司竞争优势

两大基地节能降本行业领先,前沿产品国际国内填补空白。为适应钢铁行业转型发展新要求,公司聚焦先进、绿色、智能、效率及合规等关键要素,推动钢铁产业和能源结构向绿色低碳转型。按照“钢城基地动能转换+产品转型、日照基地精品板材+规模提升”的发展路径,把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作为谋求新发展路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重大机遇,着力打造沿海精品板材基地和内陆特色发展样板,建立特色差异化产品竞争优势

立足“扭亏增盈、归母为正”,提出全新理念复兴公司。公司在贯彻集团“做优做强山钢”的共同目标和“扭亏增盈、归母为正”2024年根本目标的基础上,提出《“1+6+N”变革求生体系推进方案》,更进一步应对行业内复杂严峻的生产经营形势,提高公司的竞争力。

公司“1+6+N”变革求生体系中“6大竞争能力”

资料来源:公司公众号

通过降低炼钢能耗、与宝钢股份实现采购销售资源平台协同,深化降本增效。山钢日照炼钢厂推行“数据化”、“归一化”、“模型化”、“智能化”的能源管理,以2023年各工序单位产品能源动力消耗为基准值,对标历史最好水平、标杆值水平,分别制定各个工序2024年能源动力介质消耗计划值。公司转炉煤气回收水平已经实现同比增长4.5%,炼钢工序电耗同比降低8.9%,能源动力成本同比降低4900万元,达到能效标杆水平。莱芜分公司在“算账经营”理念基础上系统剖析全体系成本构成要素,通过三级审签、归口审核,确保全体系成本费用得到有效管控。

公司推行“算账经营”降本增效成果

资料来源:公司公众号

全面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目前吨钢在建工程数值较低,公司有望逐步走入效益收获阶段。2017年起,公司为响应钢铁供给侧改革,推动产业绿色低碳的国家发展战略,开始快速在莱芜分公司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打造产业内的中长期经营优势。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期间,公司对老区资产组计提减值并且缩短其折旧年限,同时公司集中资本开发建设日照精品钢基地,2017-2018年公司在建工程资金量较大,达到181.6亿元和130.29亿元。2019 年日照钢铁精品基地项目第一期工程正式完工,自2021年起,公司吨钢在建工程数值显著下降,2022-2023 年数值稳中有降。

2023年,山东钢铁吨钢在建工程数值为211元/吨,与所选取的行业样本公司相比,处于中位水平。公司已经于2023年底全面完成济南港城和日照沿海两大基地的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成为冶金行业全国较早全域环境绩效创A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在未来项目建设资本开支维持较低水平的情况下,公司有望逐步走入投资建设成果收获阶段。

编发| 邢艳

复审| 张宏魁

审核| 李皓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