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06 09:54
兴业证券发布研报称,聚焦“反内卷”政策下的供给收缩红利与估值修复机会。随着政策推动落后产能退出、供应侧收紧预期增强,焦煤价格有望持续回升,三季度起盈利进入修复通道。重点推荐资源禀赋优异、抗风险能力强的行业及区域龙头,把握底部区域配置窗口。
兴业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焦煤作为钢铁冶炼的核心原料,其资源稀缺性突出,价格运行呈现显著的政策驱动特征
焦煤资源禀赋呈现“两低一高”显著特征。“两低”为资源储量低、焦肥比低:全国经济可采炼焦煤储量仅395亿吨,其中粘结性强的焦煤、肥煤占比分别仅24%、13%,资源稀缺性突出;“一高”为山西焦煤资源占比高:山西焦煤资源占比达43%,且非主产区资源逐步衰减,山西产量占比已提升至45.5%。价格方面,纵观2012年至2025年中的焦煤市场波动历程,该行发现:在市场自发调节机制失灵的底部区域,有强有力的政策出台,成为扭转颓势、重塑格局的决定性力量。
焦煤行业正经历三大核心变化,重塑供需格局与价格逻辑
①焦煤产量占比趋势性收缩,增速落后原煤。近11年间,焦煤产量年复合增速为-0.6%,较原煤增速低2.7个百分点;其占原煤产量的比重从13.0%降至9.9%,下滑3个百分点,供应弹性持续偏低。②并购与重置推升资本开支,但远期供给增长有限。煤企资本开支增加主要用于高成本竞拍新资源和行业并购,而非新增有效产能。未来四年(2025-2028年),预计焦煤年均净新增产能仅725万吨,占现有产能的0.52%,供应增长乏力。③焦煤成本刚性抬升,夯实价格底部。2018-2024年,样本焦煤企业吨煤成本年均增速5%-9%,智能化改造、安全投入等为主要推手。若煤价较2024年下滑250元/吨,50%产量将面临现金流亏损,预计价格下行空间收窄。
进口焦煤受需求与政策双重驱动:总量或已触顶,蒙俄集中度提升
2008-2013年关税减免与需求扩张推动进口量从676万吨增至7542万吨,累计增长10.2倍;2014-2015年需求走弱叠加关税恢复,进口量锐减23.1%;2020年后全球供应链重塑,国际冲突及蒙煤通关恢复推动蒙俄焦煤进口增长。2025年初以来,蒙古、俄罗斯焦煤进口占比近3/4,但蒙煤进口同比减量479万吨,俄煤受成本与运输制约出口下滑,影响我国进口焦煤总量同比减少8.0%,进口总量或已触顶。
当前行业盈利处于近15年低位但修复动能渐显,估值低估特征显著
截至2025Q1,板块净利润处于近15年28.5%分位数,毛利率、ROE分别处于35.7%、21.4%分位数,盈利指标已反映行业深度调整。同时,板块资产负债率较上一轮高点降幅显著,抗风险能力提升。估值层面,截至7月31日,焦煤板块市净率不足0.8倍,处于近5年11.6%分位数,显著低于下游钢铁与焦化板块,具备估值修复空间。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大幅下滑、进口格局变化超预期、行业监管政策变化、国际突发事件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