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AI颠覆就业格局:谷歌微软30%代码由AI生成 高盛预警6%-7%岗位或永久消失

2025-08-06 10:02

智通财经APP获悉,高盛经济学家指出,生成式人工智能对美国劳动力市场的冲击已开始在就业数据中显现端倪。该机构高级全球经济学家约瑟夫·布里格斯坦言,尽管多数企业尚未将AI技术实际应用于生产场景,但科技行业已率先出现招聘模式转变,年轻技术从业者成为首批受波及群体。

布里格斯分析称,科技行业就业趋势在过二十年呈现持续线性增长,但近三年招聘规模明显低于预期轨迹。自2022年11月ChatGPT发布以来,生成式AI不仅催生英伟达(NVDA.US)等科技巨头市值飙升,更通过自动化处理常规任务对软件工程等领域形成冲击。

部分专家认为,当前AI模型已具备与人类工程师相当的代码编写能力,这引发市场对就业结构重构的担忧——自动化虽能提升企业效率与股东回报,却可能在未来数年颠覆传统就业格局。

近期科技高管对AI影响员工的表述愈发直接。谷歌(GOOGL.US)、微软(MSFT.US)等企业披露,AI已承担约30%的代码编写工作;赛富时(CRM.US)首席执行官马克·贝尼奥夫更透露,其公司半数工作量由AI完成。

布里格斯强调,年轻技术岗位最易被自动化取代,这已在就业数据中形成具体信号:今年以来,20至30岁科技从业者失业率较整体行业高出3个百分点,且增幅显著超过其他年龄段群体。

高盛全球投资研究部与IPUMS的联合报告《量化人工智能相关工作岗位流失风险》揭示了这一趋势的量化依据。

该机构全球研究所联席主管、前科技银行家乔治·李指出,科技公司在部署AI初期普遍采取"暂停初级岗位招聘"策略,通过精简人员架构提升企业灵活性。这种调整虽未直接裁员,却使年轻员工成为技术升级的"过渡期牺牲品"。

根据高盛基准情景测算,长期来看约6%-7%的岗位可能因AI自动化消失。但布里格斯提醒,若技术普及速度超出预期的十年周期,或遭遇经济下行迫使企业加速削减成本,就业市场将面临更剧烈的转型阵痛。

更值得关注的是通用人工智能(AGI)的潜在突破——当AI具备跨领域学习与自适应能力时,其对劳动力的替代空间将远超当前狭义应用场景,届时就业市场面临的颠覆性影响难以预估。目前所有分析均未纳入AGI变量,这一技术跃迁可能彻底改写劳动力需求的基本逻辑。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