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谷歌限电、微软“埋粪” 这就是“绿色AI”么?

2025-08-05 18:25

近日,小编关注到科技界的两则“绿色”新闻。一边是AI领域的巨头谷歌,为缓解电网压力,开始以“需求响应”为名,主动在用电高峰期“拉闸限电”。另一边,软件帝国微软则另辟蹊径,试图通过将生物质大规模“埋粪”于地下的方式,来实现所谓的“负碳排”,以抵消其庞大的碳足迹。

这两大巨头,一个选择“节流”,一个选择“抵消”,都不约而同地将自己的行为包装成“绿色AI”的创新实践。然而,这些看似为地球“减负”的举动,真的就是“绿色AI”该有的样子么?还是说,这只是在资源紧张的现实面前,一种无奈的妥协与“歪门邪路”?

 谷歌的“限电”:是技术创新还是无奈妥协?

新闻报道,谷歌与美国两家电力公司签署协议:在电网用电需求飙升时,将减少其人工智能(AI)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谷歌将其主动减少数据中心用电量的行为,定义为一种创新的“需求响应”机制,意在展示其作为负责任企业的形象,并倡导一种更智能的能源消费方式。

表面上看,这确实是一种顾全大局的策略,毕竟在AI算力需求爆炸性增长的今天,全球电力系统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到2026年,全球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将达到2022年的两倍以上。从这个角度看,谷歌的“限电”似乎是缓解能源焦虑的“及时雨”。

然而,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种“需求响应”的本质,更像是一种面对资源紧张的无奈妥协,而非真正的技术创新。它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AI的高能耗问题,只是在矛盾最尖锐的时刻,通过“暂停”或“降速”来回避问题。这对于追求极致效率和稳定性的智算产业而言,无异于一种业务上的让步。当AI训练或推理任务因电力限制而被迫中断或延迟,损失的不仅是计算资源,更是宝贵的时间窗口和潜在的商业机会。

那么,更理想的“需求响应”应该是什么样?上海最近进行的一次“算力调度”测试或许给出了答案。与谷歌简单粗暴的“限电”不同,上海的方案是通过高峰期将算力异地进行调度,将不同数据中心闲置的算力资源,实时、高效地调度给有需求的任务。

这才是真正的创新探索——不是被动地适应限制,而是主动地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全局最优。这种模式,才应该是“绿色智算”追求的方向:通过技术手段提升每一度电的计算效率,而不是在电不够用的时候,简单地拔掉插头。

 微软的“埋粪”:是企业责任还是“歪路”?

如果说谷歌的“限电”是“节流”上的妥协,那么微软的“埋粪”则是在“开源”上走了一条颇具争议的“歪路”。微软通过与“埋碳”公司Charm Industrial合作,将生活、农业废弃物等生物质转化为生物油后深埋地下,以此来“固定”其中的碳。微软声称,这是一种有效的“碳清除”手段,并计划借此在2030年实现碳负排放。这种为自身碳排放“买单”的行为,展现了一定的企业责任感。

但是,这种“一边排放,一边抵消”的模式,真的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吗?恐怕很难。AI产业的碳排放,源头在于其硬件生产、模型训练和推理过程中消耗的巨量能源。根据相关研究,AI生命周期的碳排放构成中,硬件设备的制造和运输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而日常的电力消耗更是持续不断地产生碳足迹。

微软的“埋粪”行为,无论其规模有多大,都只是在为已经产生的碳排放寻找“安葬之地”,而不是从一开始就减少排放。这是一种典型的“末端治理”思维,治标不治本。与其耗费巨资去“埋碳”,为何不将更多资源投入到真正减少碳排放的技术创新中?比如,研发能效比更高的芯片、优化算法以降低训练和推理的能耗、为数据中心全面配备可再生能源等。

 “绿色AI”的应有之义

谷歌的“限电”与微软的“埋粪”,揭示了当前智算产业在绿色发展道路上的两种倾向:一种是面对资源瓶颈的被动妥协,另一种是试图用“巧妙”的碳核算来绕过减排的根本性挑战。但这两种都不是“绿色AI”的理想形态。

真正的“绿色AI”,其核心应在于追求“内生性”的绿色,而非“外挂式”的环保。它应当包含以下几个层面的意义:

技术的绿色:致力于算法、模型、硬件的全面创新,从源头上降低AI运行的能耗。例如,发展更高效的稀疏化算法、量化技术,以及采用新材料、新架构的计算芯片,让AI的每一次计算都更加“节俭”。

模式的绿色:建立智能化的能源与算力调度系统,或者基于绿色产业链的绿色生态,在企业内、在产业内实现资源的动态、精准匹配,最大化能源和算力的利用效率。

能源的绿色:将AI产业的发展建立在清洁、可持续的能源基础之上。推动数据中心更多地使用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实现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面清洁化。

智算产业的未来,不应该在“发展”和“绿色”之间做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谷歌和微软的探索,无论其初衷如何,都为我们提供了反思的契机。我们需要的不是“限电”的无奈,也不是“埋粪”的机巧,而是一条真正从技术、模式到能源结构上全面革新的“绿色AI”之路。这条路或许更艰难,但唯有如此,AI才能真正成为引领人类走向可持续未来的“智慧”力量,而不是一个加剧资源枯竭的“电老虎”。

2025年8月28日,一场聚焦算力产业绿色化转型的重磅大会:2025中国智算产业绿色科技大会即将在上海举办。大会以“AI+绿能,算力预见新范式”为主题,汇聚政产学研用多方力量,围绕绿色智算、算电协同、绿电智联、源网荷储等绿色能源应用话题展开深度分享与讨论。大会详情及报名入口参见下图:

| 文章来源:IDC圈综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