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06 02:51
(来源:经济参考报)
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创新方面也取得了丰硕成果。记者了解到,过去一年,汽车电动化基础进一步夯实,整车平均续驶里程接近500公里,15分钟充电80%的快充技术实现量产应用;智能化技术持续突破,多元感知融合、端到端大模型技术加速应用,具备L2级组合辅助驾驶功能的乘用车新车占比超过一半。
“技术的持续突破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了蓬勃的发展动能。”朱一方指出,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创新还在不断加速,正在实现从追赶至同步,再到局部领跑的跨越。
智能化成产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智能化也在持续加深与产业的融合,智能化技术正成为车企发力的重点。
朱一方认为,未来,汽车产业电动化与智能化、网联化融合发展趋势将更加明显,与交通、通信、能源等多个万亿级产业之间的深度交叉融合,将全面重塑汽车技术、产品形态、产业生态以及全球产业格局。
“中国不只在电动化领域引领了全球发展,在智能化方面也在持续探索并引领。”比亚迪相关负责人表示,“比亚迪将进一步积极拥抱智能化,加快技术研发脚步。未来,比亚迪将投入1000亿元,用于发展人工智能和汽车相结合的智能化技术,实现整车全面智能化进阶,并通过‘整车智能’战略引领行业变革。”
零跑汽车副总裁周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下半场的竞争是智能化的竞争,“车路云一体化”则被视为智能化破局的关键。“浙江省是‘车路云一体化’首批试点省份,我们也在深入参与。”
除了专注自身技术研发,车企也在联合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
广汽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进入围绕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涉及多学科融合,需要进一步强化产业链的协同创新。“我们正在持续向行业赋能研发能力,与多家机构和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这不仅加快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产业化步伐,也在推动打造全新应用能源生态。未来,我们将持续发挥生态引领作用,助力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在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并扩大优势。”该负责人说。
多方发力规范市场竞争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歌猛进的同时,市场竞争形势也在发生深刻变革。
王耀指出,未来,新能源汽车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从单一产品竞争转向生态竞争。“在市场逐渐进入全面竞争力较量的当下,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自身的全方位竞争力。政府则需要加强对于产业的指引,持续巩固‘内卷式’竞争整治效果,通过多方面的举措引导企业转向技术、品质、服务竞争,鼓励差异化发展,避免同质化竞争。”
为了更好地规范引导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良性竞争,促进产业长期发展,各部门正在积极采取行动。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市场竞争秩序持续优化。依法依规治理企业无序竞争。推进重点行业产能治理。”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也召开新能源汽车行业座谈会,要求认真落实好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切实推动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深入推进产品价格监测、产品一致性监督检查、缩短供应商货款账期等工作;进一步完善政策举措,加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推动汽车产业提质升级。
“基于上半年的良好表现和下半年的发展势头,我们对2025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持乐观预期,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到1600万辆,新车销售占比有望超过50%,将为‘十四五’规划画上圆满句号。”王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