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05 17:43
(来源:冀中能源集团)
近日,《中国煤炭报》发文报道了峰峰集团山西金地赤峪煤矿首届“五小”优秀创新成果展的有关情况,稿件全文如下:
矿区里的一场智慧“盛宴”
——峰峰集团山西金地赤峪煤矿首届“五小”优秀创新成果展侧记
7月22日,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山西金地赤峪煤矿广场上人头攒动。综采二区职工孙鹏宇手持模型,向围观者演示三联喷雾装置的180度旋转功能。通过扩大喷雾覆盖范围,该装置让降尘效率提高了30%。
这是该矿首届“五小”优秀创新成果展上的一个场景。
在这场以“匠心筑梦、创新赋能”为主题的创新成果展上,115项基层创新成果闪耀发光。
基层的智慧“盛宴”
走进创新成果展现场,各种模型、图纸错落有致地陈列,让人仿佛置身于煤矿生产的“创新实验室”。
在抽采区展台前,职工霍月顺手持由其亲手制作的防回水逆止阀,向身边人展示使用原理。“我们把这个小物件套在水带上,水泵加压打水结束后,逆止阀自动关闭,实现水流单向控制,有效阻止水回流,保障排水作业安全。”霍月顺说,“别看东西小,但效果显著!”
不远处,AI视频智能辅助安控系统模型前围满了人。这个安控系统获评河北省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胜成果,利用智能识别技术,可实时监测井下作业安全隐患。
从架空乘人装置自移乘人平台到趴道式阻车器,从矿用风门机械闭锁器到大坡度皮带运输防矸石滚落装置,从实物展品到精细图纸,115项成果涵盖小发明42项、小创造14项、小革新44项、小设计3项和小建议12项,共同构成了赤峪煤矿创新图谱的生动见证。
创新机制的“破圈”
翻阅此次“五小”优秀创新成果名单,基层底色格外鲜明:85%的申报者是“85后”“90后”青年职工,90%以上成果主创人来自机电、运输、通风、采掘等基层一线。
“以前总觉得,创新是技术人员的事,没想到我们在井下琢磨的小点子也是创新。现在才发现,咱们天天跟设备打交道,最知道哪里能改进。”一位矿工的话道出了大伙儿的心声。
职工曹永飞所在的巷修区,5项申报成果全由一线工人主导,从风水联动喷雾到自制钻杆专用扳手,全是生产中摸爬滚打攒下的“金点子”。
“这次评审不搞‘一言堂’。”该矿工会副主席蓟东红表示,“我们采用‘双轨制’评审办法,专业评审和职工投票各占一定权重,矿领导、科级技术人员从技术创新性、推广价值等维度打分,一线职工则依据实际使用体验投票,既保证专业性,又强调实用性。”
为了办好这次展览,该矿召开了4次专题推进会,从成果征集到展示形式反复打磨。从5月底启动征集时的35项,到最终展出的115项,短短两个月,成果数量就增加了2倍多。其中,4项创新成果获河北省煤炭学会科学技术奖,3项创新成果获评河北省质量管理小组活动优胜成果,2项创新成果获峰峰集团科技进步奖。
“高压永磁变频限矩一体机”“C1207顶抽巷瓦斯治理技术”等项目已在生产中创造出经济效益。
“下一步,我们将推动创新成果实现‘总结—推广—转化’的良性循环,让‘五小’竞赛成为常态,让创新真正成为发展第一动力。”该矿党委书记张毅表示。(王艳丽)
来源:中国煤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