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方正金融】债券增值税调整点评:业绩影响可控,关注后续配债策略演绎

2025-08-05 15:04

(来源:金融贰叁事)

杨皓然(联系人)

核心观点

事件:8/1,财政部、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国债等债券利息收入增值税政策的公告》,明确对2025年8月8日以后新发行的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的利息收入,恢复征收增值税,对调整之前已发行的继续适用免征增值税政策至债券到期。

“新老划断”相对利好存量利率债,利率债定价重构相对利好信用债。由于2025年8月8日前发行的存量债券仍适用免征增值税政策,相对新发债券具有免税优势,老券需求或有所增加形成利好。而信用债此前就需缴增值税,本次政策调整后利率债与信用债税收差距缩小,也相对利好信用债需求。增量利率债方面,不同投资者适用税率不同,其中银行、保险、券商自营投资根据财税[2016]36号,按6%缴纳增值税,叠加12%的增值税附加税,实际税率为6%*(1+12%)/(1+6%)=6.34%;公募基金、资管根据财税[2017]56号,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3%缴纳增值税。

对险企影响:预计对业绩影响有限,配置思路不会显著变化。

预计对险企业绩影响有限,测算未来1年对利润影响在0.22%~0.55%之间。以上市公司为例,2024年末国债+政府债+金融债规模在0.6~4.7万亿之间,①假设久期15年/规模增长5%/增值税6.34%(含附加税),以24年净利润为基准,预计未来1年增值税对净利润的影响约为0.22%~0.55%;②假设存量全部债券到期再配置(假设配置2%利率的债券),预计增值税对净利润的影响约在1.9%~4.7%,影响有限(见图表1)。

预计短期配置思路不会显著变化,高股息和长债需求延续。主要原因在于:①资负久期缺口天然存在,债券配置需求仍在;②新发债券票息或有边际提升,实际收益率变化较小;③近年高股息等权益增配明显,短期偿付能力约束股债配比,因此预计大类资产配置思路短期不会发生明显调整。但在利率下行周期,长债(拉长久期、提振收益)、高股息配置需求延续

对银行影响:银行业或增配信用债、公募基金应对业绩影响。

基本面看,预计总体拖累银行利润2.6%,具体表现为两方面:

1)资产端,将影响债券公允价值及利息收入

TPL债券有望升值支撑利润,预计贡献幅度0.2%本次增值税调整后利好存量利率债,TPL账户债券公允价值提高,我们直接增厚当期利润,我们假设老券收益率下行3bp(参考政策公告日10年期国债收益率变动),测算上市银行TPL账户老券将实现利润49亿元,对应贡献利润0.2%(见图表2)。

OCIAC债券利息收入将下降拖累利润,拖累幅度为2.2%存量OCI债券具备免税优势,预计银行兑现其浮盈意愿较低,或倾向于同AC债券共同持有至到期,因而均面临老券到期后新券收益率下降的压力。

进一步测算新老券替换影响,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约1.7%,则完全补偿投资者的国债发行利率为1.7%/1-6.34%=1.82%,即需较当前收益率提高12bp我们假设其中5bp由财政承担,7bp由投资者承担,测算对应ACOCI账户合计在未来1年内拖累上市银行利润累计68亿元,影响幅度为-0.3%;未来总体拖累利润475亿元,影响幅度为-2.2%(见图表2)。

综合看资产端,受增值税政策影响,上市银行投资收益总体承压,静态测算影响利润幅度在-2.0%,其中国有行配置国债、地方债、金融债的比例更高,受影响相对更明显。

2)负债端,或将增加银行发债成本,但总体影响-0.5%较有限。征收增值税后,新发金融债利率或有所上行,银行发债融资成本也将有所增加,我们假设商业银行金融债利率上行7bp,随存量金融债到期新券置换,预计未来1年影响银行业利润-0.1%,未来总体影响-0.5%。(见图表3

3)综合资负两端,预计增值税调整对银行总体影响可控。静态测算本次增值税调整实施后,未来1年影响上市银行整体利润-0.2%,短期影响有限;未来总体影响-2.6%,中长期影响可控。

后续投资策略上看,银行或增加信用债、公募基金配置一方面,信用债相对利率债的税差有所收窄,配置吸引力相对提升,银行业可能增加信用债配置;另一方面,新债券利息增值税规定下,公募基金适用3%的简易计税,较银行端的6%存在比较优势,且公募基金交易债券的资本利得仍免税,也有望吸引银行资金配置。

投资建议:

保险:利率企稳、权益改善、预定利率下调等,将有效提振投资收益、压降负债成本,叠加权益弹性显著,业绩和估值有望双击。强烈推荐业绩弹性显著、投资改善资负匹配改善明显的新华保险,高股息、大权重、业绩持续改善的中国平安25年业绩持续改善且高股息的阳光保险,资负匹配和经营稳健的友邦保险,业绩改善、稳定币概念众安在线,以及业绩改善的中国太保中国人寿、中国财险、中国人保

银行:随国债、地方债、金融债恢复征收增值税,银行板块基本面影响可控,股息率维持优势;资金面看存量老券需求提升,收益率有望下行,增量新券税后收益率也有下行空间,比价来看银行高股息性价比凸显。建议关注:1)流通市值高的A股核心资产:招商银行兴业银行2)资产质量稳健,业务均衡发展的:中信银行3)优质城农商行:成都银行上海银行4)低利率环境下,中长期配置价值持续的:农业银行等国有大行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息差收窄超预期;资产质量波动。

关联关系披露:2022年12月21日,方正证券发布《关于获准变更主要股东及实际控制人的公告》,根据上述公告,中国平安成为方正证券的实际控制人。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规则》《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关联交易实施指引》规定,中国平安和平安银行是方正证券的关联方。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