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05 19:45
作者 | 颜色
天坛生物放弃收购派林生物商业机会,控股股东中国生物快速介入。
01
想买却难成
中国生物迅速接盘
8月4日,天坛生物宣布放弃收购派林生物商业机会,该收购事项将由其控股股东中国生物直接推进。
这一变动距派林生物6月披露控股股东胜帮英豪与中国生物签署《收购框架协议》仅两月,这起备受行业关注的血制品龙头收购案迎来关键转折。
自收购案传出消息之际,天坛生物与派林生物的同业竞争问题便始终是业内关注的焦点。此次天坛生物退出,核心原因也是如此——双方均以血液制品为主业,直接并购将与中国生物此前作出的“避免同业竞争”承诺相冲突。
尽管2018年以来七年间两度易主(浙民投、陕西国资委),派林生物仍是血制品行业的“香饽饽”。其核心价值在于年采浆量达1400吨,这一规模不仅远超博雅生物2024年的630.6吨,也大幅高于国药系卫光生物同期562吨的采浆量,在行业资源争夺中占据显著优势。
派林生物历次控股股东的变更情况——
更为重要的是,派林生物旗下全资子公司派斯菲科已经完成二期产品扩增,年产能提升至1600吨并已顺利投产,另一子公司广东双林二期产能扩增预计于年中进行投产,年产能将提升至1500吨。一旦全部达产,派林生物总年产能将突破3000吨。
在血制品市场的竞争优势中,采浆量直接决定企业可用于生产的原料规模,是产能的 “第一道闸门”。随着国内血制品行业集中度持续攀升,当前已形成以天坛生物、上海莱士、泰邦生物、华兰生物及派林生物为代表的千吨级头部企业多足鼎立的竞争格局。
时间窗口与资金压力进一步限制了天坛生物的选择。根据框架协议,交易需在生效后三个月内签署正式文件,否则自动终止。派林生物作为千吨级采浆标的,潜在竞购者众多,而天坛生物若启动收购,需履行国资及证券监管多重审批,流程冗长极易错失机会。
资金层面更显拮据,截至2024年末,天坛生物合并货币资金余额为26.86亿元,远远低于此次交易价格(注:仅按目前日期计算为近46亿元,即胜帮英豪2023年3月20日收购派林生物控制权交易本金38.44亿元,加上该等本金于利息期间(指2023年3月20日起算至本次交易正式交易文件签署日)按照年化单利9%计算的利息),且其需预留生产经营资金,难以支撑现金收购。
叠加派林生物控制权频繁变更带来的历史遗留问题与企业文化差异,也让双方整合难度进一步增加。
在此背景下,中国生物直接接手成为现实选择。作为国药集团核心生物制药平台,其业务覆盖人用疫苗、血液制品等六大领域,年采浆量超2000吨,在产血液制品达11种。中国生物的快速介入凸显了国药集团整合血制品市场的战略意图——通过控股股东层面先行收购,可在战略规划、资源调配与文化融合上逐步磨合。
02
国资主导格局强化
血制品行业整合提速
血液制品具有稀缺和不可替代的特性,2010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每一个主权国家的血液和血液制品应自给自足。
这一定位推动全球行业向寡头格局演进,国外企业数量已从20世纪末超100家到目前仅剩不到20家血液制品企业,其中美国5家,欧洲8家,杰特贝林、基立福、武田、奥克特珐玛等几家大型企业的产品占血液制品市场份额的80%左右。
中国血制品行业的监管更为严格,自2001年起不再批准新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实施总量控制,叠加全流程严格监管,构筑起高准入壁垒。原料血浆的稀缺性与不可替代性,叠加市场供应缺口持续存在,推动行业集中度加速提升,而国资正成为这一进程的核心推手。
近年来,国资通过收并购快速扩张。例如,华润医药通过博雅生物收购绿十字中国,新增4个浆站和重组凝血因子技术,浆站总数增至21家。
赛柏蓝统计发现A股7家血制品上市公司中,天坛生物、派林生物、卫光生物、博雅生物已被或正被国企纳入麾下,占比超五成。
长远来看,参照欧美成熟市场发展趋势,中国血液制品行业马太效应将加剧,具备资源、资金与规模优势的头部企业进一步拉开与中小玩家的差距。
其中,国资企业在浆站审批与区域布局上的制度性优势持续凸显。2024年天坛生物单采血浆站总数达到107家,其中在营单采血浆站数量达到85家;卫光生物拥有9个全资或控股单采血浆站。此外,天坛生物下属单采血浆站分布于全国16个省/自治区,派林生物被成功收购,将进一步丰富国药集团的浆站网络。
资本实力是并购整合的基础,如华润医药拿下博雅生物控股权耗资48亿元。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统计数据,2024年我国血液制品市场规模达到600亿元,预计到2030年将达到950亿元,血液制品行业未来成长空间巨大。庞大的市场潜力吸引更多玩家布局,如华润医药明确提出,将着力血制品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与延伸,行业竞争与整合将持续深化。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派林生物营收3.75亿元,同比-14%;净利润为0.89亿元,同比-26.95%,营收和利润双双下降,如果此次收购顺利完成,后续整合过程中仍需应对经营压力。
附:华润医药旗下的博雅生物和国药集团旗下的天坛生物以及卫光生物血制品板块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