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05 16:16
(来源:欧洲并购与投资)
德国最大的体育用品零售商计划将生产迁往中国
面对美国的惩罚性关税,耐克和阿迪达斯等行业巨头纷纷放弃在中国的生产基地,而德国最大的体育用品零售商Intersport却正在考虑改变策略。自7月上任以来,Intersport的首席执行官Tom Foley向媒体表示,他计划未来大幅增加其自有品牌在中国的采购份额。此举旨在扭转美国品牌因关税降低而纷纷转向其他亚洲国家的趋势。
近年来,随着中美贸易冲突不断升级,越来越多的体育用品品牌将生产转移到其他国家。因此,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目前正处于危机之中——7月份,产量已连续第四个月下降。
Foley看到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后果:当竞争对手在其他地区的产能已达到极限时,Intersport可以更灵活地做出反应,精准抓住产能过剩和价格优势突然出现的机会。Foley认为,近年来的生产转移可能会“给原本不会承受生产压力的市场带来生产压力”。
例如,阿迪达斯去年27%的产品来自越南,19%来自印度尼西亚,只有16%来自中国。而耐克目前16%的鞋类产品在中国生产,并于6月份向分析师表示,计划在未来12个月内将这一比例降至不到10%。
Intersport目前的主要采购市场是中国、孟加拉国、越南和柬埔寨。然而,尽管中国产能过剩仍然存在,但这家体育零售商目前在越南和孟加拉国等国家面临着工厂产能竞争加剧的局面。Foley在接受采访时表示,Intersport并没有必要将生产从孟加拉国迁往中国,但是他们可以选择这样做。
据这位首席执行官称,整个行业的权力结构正在从耐克和阿迪达斯等生产商转向零售商。“生产商对我们的依赖肯定增加了,”Foley说道。许多大品牌未能如愿扩大其直销业务规模。因此,权力结构“回到了八九年前的水平”。
尽管如此,Foley现在希望在五年内将Intersport自有品牌销售额占年销售额的比重提升至20%——目前这一比例为10%。
Intersport既不是传统企业,也不是纯粹的行业协会,而是全球最大的体育用品零售业中型集团。众多国家采购协会和零售商已加入IIC(Intersport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的麾下。在德国,Intersport以合作社的形式组织(“Intersport Deutschland eG”):约700家独立零售商以Intersport品牌运营着约1400家专卖店。
该组织以协会的形式对外代表其成员,因此它是一个独立零售商的协会,而非集中式零售公司。然而,在瑞士和其他国家,存在不同的组织形式,例如股份公司。这使得Intersport成为一个合作零售协会。
该集团去年的销售额达140亿欧元,在42个国家/地区拥有 5,500 家门店。它销售自有品牌以及耐克和阿迪达斯等知名品牌的产品。该公司不披露其利润数据。
Foley加入Intersport之前曾供职于法国体育用品零售商Go Sport,担任该公司一家连锁店及一个国际特许经营网络的首席执行官。在此之前,他曾负责Go Sport的中东业务,以及在法国运动鞋连锁店Courir工作。这并非他首次为Intersport工作:Foley曾担任Intersport英国和爱尔兰国家协会主席六年,直至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