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全力助力海南自贸港封关

2025-08-04 21:46

(来源:海南港航)

2025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将正式启动。作为海南自贸港建设的重要国际航运枢纽,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正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新业务拓展、绿色转型及特色货种运营,为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提供坚实支撑。

强化基础能力,构建发展“强”支撑

今年4月,洋浦区域国际集装箱枢纽港扩建(一阶段)一期工程竣工并正式投产,新增700米深水码头岸线及一个15万吨级、一个20万吨级泊位,具备停靠全球最大集装箱船舶能力,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年设计通过能力提升至360万标箱。目前,扩建工程二期项目建设正有序推进,码头胸墙、港池、码头现浇面层已全部完成,轨道梁完成88%,堆场排水板施工完成50% 。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正不断强化基础能力,为业务拓展和封关后货物高效吞吐提供保障。

拓展新业务,激发发展“新”活力

7月14日,从泰国林查班港启航的“正利奥林匹亚”轮靠泊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以罐类集装箱运输的甲基烯丙醇经直提作业快速通关,标志着3类危险品进口业务实现从首单到常态化的突破。同时,港口靠泊船型不断增加,全国首艘甲醇双燃料动力集装箱船“中远海运洋浦”轮首航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并完成首次国产绿色甲醇加注,次日全球首艘智能实训船“新红专”轮也成功靠泊。随着新业务和新船型的不断拓展,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服务能级持续提升,为封关后承接更多元化、高附加值业务奠定了坚实基础。

践行绿色理念,打造港口“绿”名片

“中远海运洋浦”轮完成首次绿色甲醇加注,成功验证国内绿色甲醇“产供储加”一体化模式的可行性以及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绿色发展 生态优先”的理念。在港区内部,绿色举措成效显著,港区集卡实现100%电动化,年均减少柴油消耗1000余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3000余吨;光伏发电系统装机容量达2.35兆瓦,年均设计发电容量276万度,可减碳1200余吨;岸电使用效率持续提升,年均减排约1000吨。

深耕特色货种,拓展发展“特”路径

创新危险品直提业务模式,通过组建工作专班,提前对接企业需求,优化靠泊计划与现场流程,完善应急预案等举措,形成高效、安全的特色货种服务模式。该模式不仅提升了客户满意度,也为吸引高附加值物流业务创造了条件。在封关后,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将依托自贸港政策优势和自身服务能力,拓展特色货种业务,进一步巩固市场地位。

在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扩大开放的关键时期,洋浦国际集装箱码头在“强”“新”“绿”“特”上持续发力,以“硬核基建+服务升级”为自贸港封关运作提供坚实保障,进一步强化洋浦作为RCEP枢纽港与西部陆海新通道节点的辐射能力。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