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04 20:04
(来源:大鱼财经工作室)
近日,有博主发文称,接到自称中国电信工作人员的来电,以身份实名认证过期重新认证为由上门,使用博主的身份证进行扫描、拍照等,最终要求博主在一份抬头为“甜橙融租”的页面上签字。
然而,签完后博主却发现,博主本按月缴纳的手机月租费用,变成了在未来三年内每月向甜橙融租偿还的贷款。
该博主了解情况后,致电上门工作人员要求撤销合同,对方向其承诺次日处理。截止目前,该事件暂未公布最新进展。
多名用户遭遇 “被贷款” 套路,运营商推广藏隐患
新黄河·大鱼财经记者查询后发现,用户办理话费、宽带等电信业务时,出现“被贷款”的情况不在少数,在社交平台上有多名网友表示曾遭遇类似的情况。
一名网友在社交平台上表示,在办理联通宽带套餐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开通沃钱包贷款,最终该用户需要在未来36期每期支付92.25元。
还有一名网友表示,移动公司业务员上门虚假宣传,称“免费送xx手机”“无附加条件”,导致其父亲在未了解贷款业务实质的情况下,被办理了贷款购机业务。
运营商推出类似的“宽带优惠”“优惠购机”等活动,用户在支付很少费用甚至免费的情况下,就可以获得手机、宽带等产品,前提要求是用户在网时长24个月或以上,每个月消费套餐满足一定额度。
在此过程中,运营商同时为用户办理贷款业务,当用户未按时缴费,贷款业务便会逾期,从而影响用户个人征信。
对于运营商来说,这类活动可以通过金融业务来绑定用户,一方面既能稳定用户的在网期限,另一方面其分期业务也获得了特定的场景渠道。
但在营业员推广业务的过程中,不尽责告知消费者贷款的金融业务本质,属于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的行为,而这样的行为则易产生较大的客诉压力。
黑猫投诉 【下载黑猫投诉客户端】平台显示,多名消费者对运营商在推广业务时,未明确告知甚至隐瞒贷款性质、诱导办理分期等行为进行投诉。
2023年,新华社《半月谈》就曾点名报道一名消费者在中国电信办理套餐时遭遇的情况。消费者吴先生本想办理低月租手机套餐,却在业务员引导下,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办理”了赠送老年机的“橙分期”金融合约产品,为防止违约,吴先生的余额宝还被一家名为“世纪银通”公司冻结部分资金。合约显示,相关服务由甜橙融租及翼支付平台等提供。
背靠电信,与16家机构合作“合约购机产品”
天眼查显示,甜橙融租全称为“甜橙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唯一股东为天翼支付科技有限公司(本文称“天翼支付科技”),天翼支付科技为中国电信旗下翼支付APP的运营方。
翼支付APP内,与贷款相关的产品包括甜橙借钱、甜橙白条、橙分期等等。
甜橙借钱为翼支付的助贷产品,据甜橙借钱页面介绍,其累计合作的银行和持牌机构100+,5年累计放款量为1000+亿元。此外个人信息授权书显示,目前,甜橙借钱合作机构包括东初智能科技(商丘)有限公司、上海拿粒智能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卫盈联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新疆万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众邦银行、上海哈啰普惠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晓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兴业消费金融等。
甜橙白条为消费分期产品,开通后可在支付宝微信上使用;橙分期为中国电信推出的合约购机产品,由甜橙融租等公司提供服务。个人信息授权书显示,橙分期的合作机构包括天翼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广州贤能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乐超人科技有限公司等16家公司。
公开信息显示,中国电信为三大运营商中布局金融业务较早的一家。
2010年年底,中国电信集团提出设立天翼电子商务,翼支付成立;2011年中国电信集团支付业务整合完成,同年翼支付获得支付牌照,并在之后成为全牌照支付公司。2013年,天翼电子商务布局互金业务,推出理财产品“添益宝”;2014年,中国电信成立了天翼征信有限公司。
2015年,翼支付开始尝试信用购机业务,但当时主要客群为政府企业团购订单,信用购机业务随后衍生出橙分期品牌;2018年,甜橙借钱正式上线。
截至目前,中国电信目前旗下已有支付、征信、保理、保险代理、融担、融租等多个金融牌照。
去年在“退金令”政策指引下,2024年7月,中国电信旗下天翼电子商务接连挂牌出售旗下小额贷款、融资担保、甜橙保险代理公司三家公司股权。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愈发受重视的今天,运营商也应当更加注重业务合规性,尤其在金融业务方面,在金融产品的流程设计、宣传等方面保持审慎,充分考虑到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