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创新输出”,中国创新药企业迎来快速发展阶段|新经济观察

2025-08-04 19:50

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

创新药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权益更好保障,关系到医药行业高质量发展,关系到科学技术自强自立。

8月4日,港股创新药企云顶新耀宣布,IgA肾病对因治疗药物耐赋康(布地奈德肠溶胶囊)扩产补充申请正式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

“本次耐赋康生产产能的提高,将更好满足亚洲地区IgA肾病患者日益增长的临床治疗需求。”云顶新耀首席执行官罗永庆表示,“我们也将持续推动耐赋康的可及性与可负担性,加速其从‘改变治疗格局’迈向‘重塑治疗标准’。”

近年来,我国创新药热潮涌现。药智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创新药市场规模突破4000亿元,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2024年一类创新药获批数量达48种,是2018年的5倍以上。今年仅上半年,一类创新药获批数量就已接近40种。

7月1日,我国再次为创新药发展带来政策“及时雨”——国家医保局、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十六条举措将为创新药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中国创新药市场已形成以长三角为核心、头部企业引领的竞争格局,并通过差异化技术、政策红利和资本协作实现国际化突破。例如,上海聚集了复宏汉霖、君实生物等企业,江苏省则有恒瑞医药、信达生物等领军企业。从企业竞争力看,恒瑞医药、百济神州、正大天晴位列研发实力前三名。截至2024年底,恒瑞医药以18个已上市创新药数量领先,成为行业龙头。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中国创新药企业不断提升研发创新能力,产业已由“引进模仿”转向“创新输出”,不断赢得国际赞誉,为世界提供了守护生命健康的“中国方案”。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