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04 18:29
(来源:ETF指慧家)
1. 医药指数走势回顾
过去两周(7月21日-8月1日),医药板块指数呈现“震荡-上行-震荡”的走势。
▶︎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两周内累计上涨 2.72%,显著跑赢恒生指数。
第一周(7月21日-25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上涨 0.84%(同期恒生指数上涨 2.27%)。
第二周(7月28日-8月1日):恒生医疗保健指数进一步上涨 1.87%(同期恒生指数下跌 3.47%)。
▶︎医药50指数两周内累计上涨 3.93%,大幅跑赢沪深300指数。
第一周(7月21日-25日):医药50指数上涨 2.1%(同期沪深300指数上涨 1.69%)。
第二周(7月28日-8月1日):医药50指数上涨 1.79%(同期沪深300指数下跌 1.75%)。
(数据来源:wind,截至8月3日)
整体来看,过去两周医药板块呈现震荡上行趋势,其中创新药领域表现尤为突出。
2. 行业亮点与趋势
(1)创新药依然是医药板块的逻辑主线。
近期,创新药权重股恒瑞医药与GSK达成重磅合作,授权PDE3/4及其他11个非临床资产,首付款5亿美元,潜在里程碑付款高达 120亿美元。这一合作不仅提振了市场对创新药的信心,也推动了相关股票的上涨。
此外,小核酸药物龙头Alnylam 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超预期,进一步强化了创新药的投资逻辑。(数据来源:wind)
(2)创新药行情扩散至产业链上游(CXO及科学服务)
权重股药明康德25年中报业绩超预期、并上调25年全年业绩指引后,CXO板块相对于创新药指数有明显超额收益。
(3)医药耗材及疫苗板块上涨
医疗耗材:在“反内卷”政策和集采政策优化的预期下,高值耗材(如心脏支架、人工关节)涨幅显著。
疫苗板块:受基孔肯雅疫情主题催化,疫苗相关股票出现补涨。
(4)其他细分领域表现一般
医疗设备、医院、中药、药店等顺周期方向表现相对平淡,跑输医药指数。
3. 医药指数分析
(一)短期维度(未来1-3个月),医药板块有望呈现震荡向好态势:
●创新药短期超涨后或有技术性调整,但震荡向上的判断不变。
创新药指数在过去3个月内经历了龙头公司BD落地催化--板块估值系统性提升--个股高低切换--指数震荡回调后再创新高的过程。
创新药在过去一段时间的超额收益,既源于行业自身基本面的积极变化,也来源于自上而下宏观环境、行业间景气度相对强弱的比较。自上而下来看,经济寻底、无风险收益率下行,这为创新药的估值中枢上移创造了有利条件;行业间景气度比较来看,创新药行业景气度优于多数行业,甚至优于医药板块内部其他子行业。
同时,创新药依靠管线DCF进行定价方式,决定了股价短期波动性较大的特点,超预期/低预期的BD、管线研发进度、产品商业化进展都会带来股价向上/向下波动。从短期择时的角度,创新药指数短期超涨后或有技术性回调,但在产业大趋势不变的背景下,指数若能经历从极度乐观到中性预期的回摆,有望迎来较好的加仓机会。
●关注医药板块内部的轮动及高低切换效应。
医药板块内部其他子行业(如CXO、高值耗材)有望接力创新药出现轮动和高低切换。短期内,医药板块进入到25年中报及三季报指引的密集发布期,这是验证医药板块其他子行业拐点是否出现的良好契机;同时,从Q3开始,医药顺周期相关方向或将迎来表观低基数。若能同时看到拐点出现叠加趋势维持,医药指数内部从创新药到其他子行业的轮动、以及其他子行业对医药指数的进一步拉动值得期待。
(二)从中期维度来看,对医药板块后续走势相对乐观:
●医药板块无论是绝对位置还是相对位置依然处于低位。
从绝对位置来看,申万医药指数的PE-ttm估值分位数处于过去15年以来26%的水平;从相对位置来看,过去4个完整交易年度(2021-2024),医药行业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的相对排名分别为26、20、16、31,4年整体排名28/31。(数据来源:wind)
●医药板块的悲观预期已被市场充分认知。
从2023年至今,医疗反腐重塑医药行业的商业化模式;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医保收支失衡、控费压力加大,财政收支失衡、设备采购及更新受抑制,居民消费意愿下降、消费医疗受抑制。诸多与宏观大环境相关的负面因素充分反映在医药板块的定价中。市场只看到了医药板块在经济下行过程中的顺周期属性,却在悲观中忽视了医药板块的创新和科技属性。
●创新药板块的系统性重估将是个长期的过程。
2025年初以来,随着诸多中国biotech/pharma不断超预期的BD落地,中国的创新药行业亦迎来了自己“deepseek”时刻,多年来依靠工程师红利及工业化能力积累的产品管线,叠加海外mnc面临专利悬崖而对BD极强的需求,使得中国创新药板块迎来系统性重估。这样的产业化趋势一旦成型,有望持续若干年。作为医药板块内核心组成部分,创新药或将带动医药指数系统性修复。
●医药板块内部的轮动及高低切换。
医药板块内部其他子行业能否接力创新药出现轮动,取决于两个前提:第一,基本面是否出现拐点;第二,拐点出现后向好趋势是否能持续。短期内CXO及高值耗材已基本符合这两个前提。对于CXO而言,海外业务受益于重磅大单品放量、国内业务受益于创新药景气度回升;对于高值耗材而言,集采优化、前期出清后的低基数效应或使得向好趋势维持。站在中期视角,我们可以期待医药板块内的顺周期方向(医疗器械、消费医疗、中药、药店等)的随着经济、消费企稳后的渐次修复。
(以上个股信息仅作行业分析,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4. 医药指数分析
(一)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
该指数成份股中创新药(含仿转创,不含CXO)企业占比很高。创新药后续有望震荡向好,基于中期维度看好创新药估值系统性重估,该指数我们可考虑震荡中逢低择时布局的策略。当前位置指数若有5-10%的回调,可关注买入时机。
(二)恒生医疗保健指数:
指数成份股中约有70%创新药企,10%耗材器械企业、10%互联网医疗企业、10%消费医疗企业(数据来源:wind)。后续有望迎来医药板块内部非创新药的其他子行业(如CXO、高值耗材)的轮动,基于中期维度看好创新药估值系统性重估、短期内看好医药板块内部轮动的视角,该指数可考虑采用震荡中逢低择时布局的策略。当前位置指数若有0-5%的回调,可关注买入时机。
(三)医药50指数:
该指数在创新药、仿制药、中药、器械耗材以及消费医疗之间的分布比较均衡。对该指数,在当前位置若有0-5%的回调,可关注买入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