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美股市能否逐渐脱钩?

2025-08-04 21:30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樊继拓,作者:樊继拓、李畅

 

 

 

上周五美股有所调整,部分投资者担心美股对A股的影响。从2000年以来的数据来看,美股有过4次20%级别以上的调整(2000-2002年、2008年、2020年Q1、2022年),从2000年以来的数据来看,如果A股处在牛市高点(2000年、2007年、2021年),美股调整往往会伴随A股牛市转为熊市。如果A股处在牛市初期(2020年Q1),受影响较小。如果参考可追溯时间更长的日本股市,观察日美股市的相关性,能够看到,大部分时候日美股市波动正相关,但1965-1980年、1990-2000年,日美股市出现过两次长达10年的长期背离。在日美股市背离期间,出现过多次美股跌幅较大,但日本股市上涨的案例。1956-1957年、1962年、1968-1970年,期间日本经济快速增长,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大幅上升。我们认为鉴于A股和美股估值差异较大,中美股市有较大的概率逐渐脱钩。美股波动期间,更直接的影响是,部分外资为了控制回撤,可能会减少全球权益资产的比例。不过2021年以来外资持有A股的比例持续下降,且2024年9月以来的牛市,外资也没有大幅回流A股,所以这一影响估计也不会很大。

(1)从2000年以来的数据来看,如果A股处在牛市高点,美股调整往往会伴随A股牛市转为熊市。如果A股处在牛市初期,受影响较小。上周五美股有所调整,部分投资者担心美股对A股的影响。从2000年以来的数据来看,美股有过4次20%级别以上的调整(2000-2002年、2008年、2020年Q1、2022年),除了2020年Q1,其他三次调整期间A股均是熊市,从统计意义上来说,美股对A股可能存在一定影响。但如果从牛熊周期的位置来说,2000年、2007年、2021年,A股均是2-3年牛市高点,估值位置较高,海外风险和国内风险产生共振可能导致股市走熊。但我们认为当下A股处在牛市的初期到中期,处于合理区间。可以类比股市估值不高的2020年Q1,美股短期内大幅度回撤并未对A股产生较大影响。

 

 

 

 

从涨跌幅统计来看,2000年以来,历次美国较大调整(20%级别),A股均会受影响,但幅度差异很大,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但由于A股估值较高,反而股市跌幅超过了美股,而2020年Q1疫情期间,由于A股估值较低,所以跌幅远小于美股。同样今年2-4月期间,由于美国关税政策的影响,全球股市均有调整,但由于A股处在牛市初期,估值处于合理区间,上证综指调整幅度远小于美股。

 

 

 

 

 

(2)日美股市大部分时候相关性较高,但也有两段长时间背离。A股的历史还尚短,如果参考更长的日本股市,观察日美股市的相关性,能够看到,大部分时候日美股市波动正相关,但1965-1980年、1990-2000年,日美股市出现过两次长达10年的长期背离。

 

 

 

 

在日美股市背离期间,出现过多次美股跌幅较大,但日本股市上涨的案例。1956-1957年、1962年、1968-1970年,期间日本经济快速增长,制造业在全球的竞争力大幅上升。

 

 

(3)中美股市有较大的概率逐渐脱钩。从中、日与美国股市相关性比较能够得到的经验是,如果经济增速或估值和美国相差很大,美股调整期间,部分资本市场可能不跟随或小幅跟随。我们认为鉴于A股和美股估值差异较大,中美股市有较大的概率逐渐脱钩。从下图中能够看到2000年、2007年,由于A股估值比美股高很多,所以一旦进入熊市,A股跌幅往往大于美股。但2012年之后,美股估值逐渐高于A股估值,差异越来越大,这可能是2020年Q1美股大幅回撤但A股调整幅度较小的原因之一。

 

 

美股波动期间,更直接的影响是,部分外资为了控制回撤,可能会减少全球权益资产的比例。不过2021年以来外资持有A股的比例持续下降,且2024年9月以来的牛市,外资也没有大幅回流A股,所以这一影响估计也不会很大。

 

 

(4)当下的判断:政策和资金推动,牛市主升浪有望来临。24年10月-25年6月,市场宽幅震荡期间,上市公司盈利偏弱、政策基调积极、各类主题机会活跃,这些特征较为像2013年-2014年中和2019年,最终的结局大概率是全面的牛市。随着下半年政策预期增多,股市逐渐对当期盈利脱敏,股市结构性赚钱效应已经接近1年,后续居民资金大概率会逐渐增加,股市有望进入主升浪。主升浪期间,出现利空(比如之前的地产数据走弱)股市往往反应得会比较快,而大部分利多情况(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反内卷政策等),股市都会积极反应。8月市场可能会在政策预期空窗期、中美关税谈判进展、8月下旬中报披露密集期存在小幅波动,但我们预计较难改变牛市主升浪的趋势。

 

 

(5)近期配置观点:增加弹性配置,金融内部增配非银,AI内部增加应用端配置,周期股半年内也有望存在弹性表现。

配置风格展望:哑铃策略转变为弹性策略。2024年10月-2025年5月,股市持续区间震荡,期间表现较强的板块更多是自下而上的哑铃策略,一端是保险资金主导的高股息,一端是量化游资等资金主导的小微盘。板块上整体表现较强的是新消费、AI等和经济相关性弱的板块。随着赚钱效应的累积,股市资金状态可能会由之前局部资金流入转为全面资金流入,风格和风格或将会扩散,建议增配各风格内部具有弹性逻辑的方向。

配置行业展望:(1)金融:由银行转配非银。金融整体估值较好,之前涨幅较高的是有高股息特征的银行,后续可能非银的弹性会逐渐增加,牛市概率上升,非银的业绩弹性大概率存在;(2)有色金属:产能格局强,若经济偏弱,则受影响较小,若经济偏强或政策支持,则受益较多;内部黄金稀土等受益于地缘格局的细分行业可能有所表现。(3)传媒:AI季度休整尾声,传媒估值性价比较高,AI下一波关注应用变化;(4)军工:独立的需求周期,内外部特殊环境下,军工可能会有持续的主题事件催化。(5)周期(钢铁、建材、化工):当前环境下,稳供给政策或将出台,年底可能还会有需求稳定政策。

 

 

风险因素:房地产市场超预期下行,美股剧烈波动,历史规律可能会失效。

注:本文来自信达证券2025年8月3日发布的《中美股市能否逐渐脱钩?》,报告分析师:樊继拓 S1500521060001、李畅 S1500523070001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