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04 08:58
李永吉,男,北京林业大学财务会计专业硕士学位,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学位,高级会计师,高级国际财务管理师。
现任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
2025年3月,据国务院国资委网站消息,李永吉任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提名为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人选,不再担任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职务。
1994年加入中国航油华北公司财务处;
1998年05月—2000年08月,任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股改办公室副主任;
2000年08月—2002年10月,任中国航空油料总公司财务处副处长;
2002年10月—2004年02月,任中国航空油料集团公司财务部负责人(2004年02月任集团公司财务部总经理),后任中国航空油料集团有限公司副总会计师兼财务金融部总经理,中国航油(新加坡)股份有限公司非执行、非独立董事;
2021年07月— 2025年03月,任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总会计师。
2025年03月,任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提名人选。
现任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
为什么以前管钱的“财神爷”(总会计师),现在越来越多能当整个公司的“老大”(董事长或总经理)了?
因为现在“管钱”这事太重要了,难度也升级了,管钱的人本事也变大了,正好赶上国家也支持这样的人当领导。
具体为啥?
管钱≠数钱,变成“帮公司赚钱”了:以前财务可能就是记账、报销、发工资。现在不行了!央企盘子大,动不动就是几十亿、几百亿的大项目投资、海外收购、公司重组。钱怎么花?花在哪?怎么花得最值?风险大不大?这些关键决策,管钱的人必须深度参与,甚至主导分析。他们懂钱,所以能帮公司做出更赚钱、更稳妥的决定,地位自然蹭蹭涨。
“看家本领”不能丢,风险控制是命根子:央企家大业大,但最怕出事(比如乱花钱、贪腐、投资打水漂)。管钱的人最懂怎么建规矩、堵漏洞、防风险。现在国家抓得严,企业稳不稳,财务内控是关键。他们就像公司的“守门员”加“安全员”,这种能力当老大,领导也放心。
光懂钱不够,还得懂业务、懂全局:看看那些升上去的人,他们很少只在一个公司或一个行业待着。比如:从管飞机油的财务,跳到管产品检验的财务;从搞机械的,跳到搞粮食的... 这种跨行业、跨岗位的折腾,逼着他们不仅懂财务,还得懂不同行业咋赚钱、咋管理。练成了“全能型选手”,自然能管更大的摊子。
国家政策支持“专业+年轻”的人上位: 国家(国资委)明确说了,选领导要专业强、脑子活、年纪别太大。很多新上位的财务老大,都是70后,年富力强,既有深厚的财务功底(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是标配),又懂新东西(比如企业数字化),还熟悉国家政策。这正好符合国家要求。
给财务人的职场启示:
硬本事是基础: 高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这些证,想当大领导,基本是敲门砖,得有!
别只盯着账本: 光会做账报税不够了!得学业务、懂战略、会搞钱(资本运作)、明白国家政策导向。要主动跳出财务部的小圈子,参与公司的大事。
多换地方练级: 有机会去不同行业、不同岗位(比如轮岗)锻炼,积累的经验越多越杂,未来当老大的可能性越大。
政治觉悟要跟上: 在央企,不光要会赚钱,还要理解国家想让你干啥,把经济效益和国家要求结合起来。
总结一下:
以前管钱的(总会计师)主要是后勤保障,现在成了帮公司赚钱、省钱、防风险、做重大决策的核心人物。他们的本事变大了(懂财务、懂业务、懂战略),经验丰富了(到处轮岗),人也年轻专业了,正好国家也想要这样的人来当领导。所以,“财神爷”变“掌门人”就成了新趋势。未来央企的老大里,懂财务出身的可能会越来越多。说白了,就是“管好钱”这事,在今天复杂的环境下,直接决定了公司能不能活得好、活得久,管钱的人自然就更有机会当老大了。
根据国务院国资委2024—2025年央企人事变动公开信息,以下七位总会计师在两年内晋升为央企“一把手”(董事长、总经理或党组副书记),其背景和晋升路径梳理如下:
1. 李永吉
晋升职位: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总经理(2025年3月)
原职务: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总会计师(2021—2025年)
职业亮点:深耕财务领域27年,从中国航油集团财务部门起步,跨行业转型至检验认证领域,推动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提升合规效率。
2. 白勇
晋升职位:中粮集团总经理(2024年10月)
原职务:东方电气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总会计师
职业亮点:主导国企重组与国际化资本运作,横跨机械、能源、消费三大领域,凸显复合管理能力。
3. 朱可炳
晋升职位:中国五矿总经理(2025年)
原职务:中国联通总会计师(2021年调任五矿副总经理)
职业亮点:以财务风险管控和数字化转型为核心竞争力,1973年生,体现国资委“年轻化+专业化”用人导向。
4. 罗乾宜
晋升职位:东方电气董事长(2025年6月)
原职务:兵器工业集团、国家电网总会计师
职业亮点:唯一横跨四家央企(军工、电力、装备制造)的“跨界掌舵者”,主导国家电网财务数字化战略17。
5. 王德华
晋升职位:中海油党组副书记(2024年9月)
原职务:国家管网集团总会计师
职业亮点:长期扎根石油系统,专长资源整合与能源行业风险控制,从财务岗晋升至核心管理层1。
6. 冯来法
晋升职位:国家能源集团总经理(2025年7月)
原职务:国家能源集团总会计师(2022—2025年)
职业亮点:3年内从总会计师跃升为二把手,出身国家电网财务体系,主导万亿级能源集团的资金风控与资本运作。
7. 张少峰
晋升职位:东方电气集团党组副书记(2025年1月)
原职务:中国石化集团总会计师
职业亮点:覆盖石油、石化、装备制造领域,历任中亚天然气管道、中石油财务部总经理,1971年生,中生代专业干部代表。
关键总结
共同特质:7人均具备高级会计师/CPA等硬性资质,且拥有跨行业、跨职能历练经验,覆盖能源、装备、消费等多领域。
政策驱动:国资委强调“专业化+年轻化”(如朱可炳、张少峰均为70后),财务背景人才因战略财务能力(如风控、资本运作)成为央企治理核心17。
行业分布:能源(4人)、装备制造(3人)、检验认证(1人),反映重资产行业对财务管控的依赖度更高137。
以上信息均来自国务院国资委公告及央企官方披露,完整案例可进一步查阅相关任免文件157。
央企总会计师为何能晋升至 “一把手”
■ 魏金鹏
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关于中央企业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财务管理体系的指导意见》指出,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是企业实现基业长青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近年来,国资央企总会计师晋升至企业 “一把手”(总经理或董事长)的案例显著增多,反映出这一岗位在国企治理体系中的战略地位提升。结合 2024 年至 2025 年部分央企最新人事变动案例,可以分析其背后的动因,为会计人带来职场启示。
从 “财神爷” 到 “掌门人” 的跨越
李永吉原为中国检验认证集团总会计师,2025年 4 月升任集团总经理。其职业生涯始于中国航油集团财务部门,深耕财务领域 27 年,后通过跨行业历练(从航油到检验认证)展现综合管理能力,最终完成从财务专家到企业掌舵者的转型。
白勇曾先后担任东方电气集团、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总会计师,2024 年 10 月升任中粮集团总经理。其职业路径融合财务战略规划与资本运营经验,尤其在国企重组与国际化布局中发挥关键作用。
朱可炳于 2021 年从中国联通总会计师调任中国五矿副总经理,2025 年升任总经理。其晋升得益于在财务风险管控与数字化转型中的突出表现,展现财务高管向综合管理岗位转型的典型路径。
罗乾宜曾任兵器工业集团、国家电网总会计师,2025年 6 月升任东方电气董事长。其职业轨迹横跨四家央企,兼具财务管理与战略决策能力,成为央企中少有的 “跨界掌舵者”。
王德华长期深耕石油系统财务领域,2024 年 9 月从国家管网总会计师升任中海油党组副书记。其案例凸显能源行业对财务高管在资源整合与风险控制能力上的倚重。
张少峰历任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中亚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总会计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财务部总经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总会计师,2025 年 1 月任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
冯来法历任国家电网公司财务资产部主任、国家电网副总会计师兼国网财务部主任、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会计师,2025 年 4 月任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
晋升动因分析:内部优势和外部机会同频
一是 财务管理的战略化转型主导者。现代央企对资金运作、资源配置的需求日益复杂,总会计师需参与战略决策(如重大项目投资评估、国际并购尽职调查等),角色从传统会计核算转向企业价值创造的核心参与者。
二是 风险管控与合规能力的推动者。央企合规经营压力下,总会计师的财务内控经验是企业稳健发展的 “压舱石”(如李永吉在中检集团推动财务共享中心建设,提升合规效率)。
三是 跨领域历练与综合能力积累者。多数晋升者具备多行业、多岗位经验(如白勇覆盖机械、能源、消费领域;罗乾宜横跨军工、电力、装备制造行业),复合背景契合国企多元化发展需求。
四是 政策导向与干部年轻化实践者。国务院国资委强调 “专业化、年轻化” 用人导向,朱可炳(1973 年生)、张少峰(1971 年生)等中生代干部的晋升,体现对 “专业深度 + 创新思维” 人才的重视。
职场启示:总会计师晋升的主要原因
一是 专业能力为核心竞争力:高级职称(如高级会计师、CPA)是硬性门槛,案例中晋升者均具备高级职称,部分拥有国际资格认证(如 ACCA)。
二是 跨部门协作与战略视野:总会计师需突破财务边界,参与战略规划、资本运作(如罗乾宜在国家电网推动财务数字化转型,为晋升奠基)。
三是 政策敏感性与政治素养:央企高管需兼顾经济效益与政治责任(如李永吉主导航油集团国企改制项目,展现政策执行力与政治敏锐性)。
总会计师战略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央企总会计师晋升至 “一把手” 的趋势,标志着财务职能在国企治理中的角色升级 —— 既源于外部风险管控需求,也源于内部对复合型领导人才的渴求。
近年来,中央企业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部署,重视财务管理,优化手段、创新模式、应用工具,在财务报告、全面预算、资金管理、信息化、内控、队伍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支撑企业健康发展。未来,随着国企改革深化,财务背景高管或将成为央企掌舵者的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