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03 18:06
绿叶制药集团宣布,其自主研发的1类创新药LY03021在中国开展的I期临床研究已完成首例受试者入组。LY03021为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多巴胺转运体(DAT)抑制剂、γ-氨基丁酸A受体正向变构调节剂(GABAAR PAM),拟用于治疗抑郁症。
抑郁症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在我国,该疾病的终生患病率为3.4%、12个月患病率为2.1%1。现有抗抑郁药的总体有效率和治愈率不足,且普遍起效时间在2~4周2,并存在残留症状多、不良反应多等局限。因此,如何快速有效的控制抑郁症的临床症状,进一步改善治疗效果和预后,成为当下抗抑郁药物研发中亟需攻克的难题。
抑郁症的发生被认为与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多巴胺(DA)、γ-氨基丁酸(GABA)等脑内神经递质水平紊乱密切相关。其中GABA是治疗精神疾病的重要靶点,系列研究表明,GABA能系统作为中枢神经系统(CNS)主要的抑制性信号系统,其功能异常或是导致抑郁症的关键原因3;且有证据表明GABA能中间神经元在抑郁相关行为和快速抗抑郁反应中发挥作用4,然而,这类药物往往因过度激活突触内GABAA受体亚型α1β2γ2,引起过度镇静、嗜睡、甚至意识丧失等不良反应,存在治疗安全窗窄、剂量限制等问题。
LY03021基于绿叶制药的新分子实体/新治疗实体技术平台(NCE/NTE)开发,为同类首创(First-in-Class)全新三靶点作用机制的抗抑郁创新药。LY03021同时作用于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多巴胺转运体(DAT)和γ-氨基丁酸A受体(GABAAR)。一方面,LY03021精准靶向突触内GABAA受体亚型α1β2γ2和突触外GABAA受体亚型α4β3δ,具有更合理α1β2γ2受体亚型和α4β3δ受体亚型的作用强度比例,通过增强GABA对GABAA受体激活,调节脑内谷氨酸-GABA能平衡,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过度激活,快速发挥抗抑郁作用;另一方面,LY03021通过抑制NET和DAT,提高脑内NE和DA水平,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核心症状、快感缺失和性功能障碍,还可通过NE和DA的“唤醒机制”,降低因GABA受体激活引起的镇静、嗜睡和意识丧失等不良反应。
非临床研究显示,LY03021给药后24小时即显著改善模型动物的抑郁症状,且连续用药至为期21天的研究结束时疗效稳定,表明LY03021兼具快速起效和疗效持久的优势。同时,该产品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NOAEL(未观察到毒副作用剂量)为有效剂量的50倍以上。
此次在中国开展的I期临床试验为一项单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剂量递增的临床研究,旨在评估LY03021在健康受试者中的安全性和耐受性及药代动力学特征。
包括抑郁症在内的CNS治疗领域患者需求庞大,但新药研发进展相对较缓。围绕该领域,绿叶制药已在中国、美国、欧洲、日本等市场获批一系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药和创新制剂,包括:Erzofri(棕榈酸帕利哌酮缓释混悬注射液)、Rykindo(利培酮缓释微球注射剂)已在美国获批上市,利斯的明透皮贴剂(2次/W)已在欧洲多国、日本、中国获批上市,若欣林(盐酸托鲁地文拉法辛缓释片)、金悠平(注射用罗替高汀微球)已在中国获批上市等。同时,公司积极布局下一代创新药的研发,另有TAAR1/5-HT2CR双靶点新药LY03020、VMAT2/Sigma-1双靶点新药LY03015、5-HT2AR/5-HT2CR双靶点新药LY03017等多个1类创新药处于临床阶段。
关于绿叶制药集团
绿叶制药集团是致力于创新药物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际化制药公司。绿叶制药在中国、美国和欧洲设有研发中心,在微球、脂质体、透皮释药等先进药物递送技术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在新分子实体、生物抗体领域收获多项创新成果。2021年至2025年,公司共有13款新产品在美国、中国、日本和欧洲多国获批上市。
绿叶制药在全球建有8大生产基地并建立了与国际接轨的GMP质量管理和控制体系。公司现有30余个上市产品,覆盖肿瘤、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等治疗领域;业务遍及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包括中国、美国、欧洲、日本等全球主要医药市场,以及高速增长的各地新兴市场。
参考文献:
1.
Yueqin Huang, Yu Wang, Hong Wang, et al. Prevalence of mental disorders in China: a cross-sectional epidemiological study. Lancet Psychiatry.2019 Mar;6(3):211-224.
2.
中国抑郁障碍防治指南(第二版).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编著. 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
3.
Jiao Zou et al. The efficacy and safety of some new GABAkines for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from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Psychiatry Research. Volume 328, October 2023, V Fogaça et al. Inhibition of GABA interneurons in the mPFC is 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for rapid antidepressant responses. Mol Psychiatry. 2020 Oct 17;26(7):3277–3291. doi: 10.1038/s416-y
(绿叶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