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政务数据共享条例》今正式施行 数据要素概念多股异动拉升|行业动态

2025-08-01 21:51

财联社8月1日讯(记者 付静)今日《政务数据共享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引发数据产业颇多关注。《条例》是我国首部专门规范和推进政务数据共享的行政法规,由国务院于5月28日公布。

《条例》提出,国家统筹数据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政务数据安全防护能力,整合构建标准统一、布局合理、管理协同、安全可靠的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并要求政务数据共享主管部门建立健全政务数据共享争议解决处理机制。

此前,国家数据局数据资源司司长张望对外表示,《条例》对完善共享管理体制机制,优化供需对接机制和工作流程,强化国家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等做出明确规定。

励讯集团(RELX)中国区高级副总裁张玉国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条例》通过组合拳会极大助力解决现实中 “不敢、不愿、不会” 的困境,有效构建政务数据价值释放的长效机制,为数字政府建设奠定底层基础。其施行标志着政务数据治理进入法治化轨道。

他向财联社记者分析,《条例》的主要积极作用包括:明确政务部门“应共享尽共享”的法定职责,通过清单管理制划定共享范围、数据格式及责任边界,从根本上扭转 “不愿共享” 的部门本位观念;要求建立全国统一的政务数据共享平台体系,通过“一数一源”的数据治理标准打破系统壁垒;建立全流程安全防护体系,明确保护与应急机制;创新正向激励与评估机制,条例将数据共享成效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二级市场方面,受《条例》正式施行消息影响,今日午后数据要素概念异动拉升,深桑达A(000032.SZ)封涨停,杰创智能(301248.SZ)、博睿数据(688229.SH)、国投智能(300188.SZ)、中科信息(300678.SZ)等跟涨。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5月29日发布的深桑达A公众号文章显示,其所属公司中国电子云参与编制了《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实践指南 1.0》。中国电子云的数据智能平台DataLIM对全域数据资源进行全面登记、目录管理、归集挂接、数据治理、服务供应以及开放运营,建成了政务数据共享协调机制。

在7月初举行的2025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上,财联社记者通过多位行业专家了解到,当前政务数据共享水平有待提升,主要涉及部分部门观念存在障碍、技术滞后,或存在安全风险、动力机制不足等因素。

例如在观念障碍方面,由于数据的确权、授权机制等缺失,部门间不敢共享,不愿共享的现象比较突出,部分部门存在数据孤岛思维,担心会泄露部门内部信息,害怕承担数据安全方面的责任。技术层面,传统的数据共享以及物理归集导致存储成本高,更新之后协同效率低,不同部门政务信息系统建设时间、技术架构、数据格式各不相同。

正因此,此次《条例》受到业内关注。

不过张玉国告诉财联社记者,《条例》目前仍主要聚焦政府内部的数据流通。“我们期待可以看到涵盖‘授权运营’、‘数据开放’等机制的法律出台,让数据可以流通到市场创新主体手上,为公共数据的多元化利用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条例》固然是公布了,但是要真正起到好的效果,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也有业内人士称。例如:政务数据共享应用涉及到各部门所有使用者、提供者和管理者,涉及到几十家乃至上百家机构、机关,须建立协同机制;推动政务数据治理和高效共享,要通过场景牵引应用,真正看到效能。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