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01 08:03
(来源:浙文互联)
近日,浙文互联媒介专岗「数字员工」们已正式上岗,标志着AI从实验室走向实际生产线的又一重大突破,该「数字员工」是浙文互联基于自主研发的AI知识通用宝典“好奇小蓝书”知识库产品,能够高效完成媒体分析,媒介策略,发布规划,资源排查组合,媒体发布效果分析及报告等任务,实现企业级流程规范管理,并可依据不同客户的标准和需求提供精准、高效的媒介服务,较传统人工效率提升100-500倍,规划内容有效性达85%。
「数字员工」的“就职”表明,AI正从“被动应答的聊天机器人”进化为“自主规划与执行复杂任务的智能体”。数字员工的规模化应用,意味着AI不再停留在概念阶段,而是真正融入企业流程,成为可量化、可优化、可规模化的生产力工具。
国产大模型加速行业变革 垂直领域B端重在应用
7月28日,作为中国 “AI 六小虎” 之一的智谱AI发布新一代旗舰大模型GLM-4.5,在复杂推理、代码生成、智能体交互等能力上实现突破,综合评测成绩超越Kimi、DeepSeek等模型,登顶HuggingFace Trending全球第一。
GLM-4.5的思考模式(复杂推理)和非思考模式(即时响应)使其能胜任全栈开发、PPT自动生成、社交媒体内容制作等任务,比如在制作PPT过程中会自主搜索资料、寻找配图,根据材料以HTML形式编写图文,使信息更准确、排版更灵活,除了16:9的PPT,也可以制作长图、小红书、社交媒体封面或简历等多比例图片。
根据甲子光年智库7月发布报告,企业B端对AI应用市场需求三个核心质变:
部署模式: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任务复杂度:从“单点技能”走向“综合流程”
生产力回报:从“增量优化”走向“指数飞跃”
企业要求AI从试点走向生产,从“助手”升级为“员工”或“自动化引擎”,处理如自动生成报告、解决复杂客服问题等复杂任务,以实现显著生产力飞跃。
正如GLM-4.5模型的多模态理解与生成能力的不断突破,可以无缝衔接办公、设计等垂直场景需求,让AI像数字员工一样完成复杂工作流,这种技术迭代正在重塑人机协作范式,加速AI技术规模化应用。
算力支撑:AI落地的“隐形基石”
在2025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展上清晰传递出一个信号:AI已渗透家居、医疗、金融、电力、智能座舱、营销广告等千行百业——阿里电信首发AI眼镜,教育智能硬件走向精准辅学,AI应用垂直场景正加速拓展。大模型、算力供给、生态系统和产业应用的同步发展,共同“托举”AI成为当前最值得关注的技术趋势之一。
场景越垂直,对算力的依赖越刚性(任务粒度变细、精度要求变高、实时性变强)。浙文互联已前瞻性构建“场景牵引算力,算力赋能产业”的闭环模式,成立浙文智算、浙文蓝耘智算等主体,面向模型训练、智能驾驶等领域提供算力服务,累计交付算力近4800P。随着算力成本下降、效率提升、国产化加速,AI在B端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高,推动各行业智能化升级。
从数字员工的落地,到垂直行业AI解决方案的普及,再到算力基础设施的完善,AI正从技术探索走向规模化商用。企业不再满足于“AI能做啥”,而是聚焦“AI如何带来实际增长”,并真正重塑工作方式,带来颠覆性的降低成本。未来,AI将不再只是“工具”,而是企业运营的“数字生产力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