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01 21:43
(来源:银柿财经)
前7个月,创新药赛道已跑出9只“翻倍基”
随着市场逐渐回暖,基金的赚钱效应也愈发明显。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7月全市场超八成的基金录得正收益(不同份额分开统计,下同)。仅就主动权益基金的表现而言,8000余只产品中超九成7月业绩“飘红”。其中,收益率在30%以上的基金中,重仓创新药的基金占据近一半的席位。
拉长时间线来看,创新药赛道的基金业绩更加“炸裂”。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年内已经跑出9只“翻倍基”(不同份额取A),其中包括6只主动权益基金、2只ETF和1只QDII。无一例外,这9只基金均重仓了创新药。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热门赛道分化:创新药领跑,新消费“跌倒”
上半年大热门的创新药和新消费两个赛道,在7月出现了明显分化。
创新药依旧表现强劲。7月收益率超30%的基金中,重仓创新药的基金占比近半,永赢医药健康A以38.16%的成绩夺得月度“冠军”。
管理该产品的基金经理单林,在二季度把前十大重仓股全部换成新“面孔”,依次为舒泰神(300204.SZ)、热景生物(688068.SH)、益方生物-U(688382.SH)、泰恩康(301263.SZ)、奥赛康(002755.SZ)、康辰药业(603590.SH)、荣昌生物(688331.SH)、神州细胞(688520.SH)、迪哲医药-U(688192.SH)、汇宇制药-W(688553.SH)。同花顺数据显示,7月这10只个股全部上涨,其中康辰药业涨幅达106.74%。
单林在二季报中表示,今年创新药的活跃,核心驱动力在于产业周期进入“收获季”,即国产创新药经历了数年研发,现已实现上市、进入医保并在国内快速放量、走向国际市场等一系列目标。下半年,单林仍认为创新药是确定性比较强、置信度比较高、空间比较大的资产,同时特别强调A股创新药值得关注。
7月业绩跌幅居前的基金中,重仓新消费赛道的基金出现频率最高。比如申万菱信乐融一年持有期混合A,这只基金今年上半年曾以57.77%的收益率居于主动权益基金业绩TOP20的第15位,但是7月收益率仅-6.86%,在主动权益基金中排名倒数第六。
二季报显示,该基金加仓了泡泡玛特(09992.HK)、老铺黄金(06181.HK)、潮宏基(002345.SZ)3只新消费的热门股,同时新进了中国东方教育(00667.HK)、毛戈平(01318.HK)、上美股份(02145.HK)、若羽臣(003010.SZ)4只个股,此前重仓的上海电影(601595.SH)、万辰集团(300972.SZ)、果麦文化(301052.SZ)和南方传媒(601900.SH)不见踪影。
恒越内需驱动混合一季度时曾大量“抛弃”家电、白酒等传统消费股,将持仓切换到电力设备、通信等行业。二季度,恒越内需驱动混合则重仓押注新消费赛道,重仓了泡泡玛特、若羽臣(003010.SZ)等热门个股。可惜7月新消费赛道不够“给力”,该基金A份额收益率为-9.24%。
此外,东方红睿轩三年持有混合、东吴裕盈平衡混合A是7月唯二收益率低于-10%的基金。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这两只均为7月中旬刚成立的新品,可能是建仓时正好遇上市场震荡,导致收益率不理想。
AI算力带动基金业绩“反攻”
多只重仓AI算力的基金,7月突破了创新药的“围攻”,成功跻身7月涨幅榜TOP20。
财通基金金梓才管理的6只产品,上半年曾长时间业绩垫底,但7月则因为押对赛道业绩大幅反弹,其中5只基金跻身7月业绩涨幅前十名。
在二季报中,金梓才表示一季度时他曾基于DeepSeek出现所带来的模型平权和应用上量的预期,以及外部环境的诸多不确定性,选择大幅超配国内算力。
但是二季度全球科技产业趋势的几个变化,让金梓才对自己的策略做出了调整。“尽管国产算力叙事持续演进,海外巨头AI模型研发及其资本开支非但未见收缩,反而在持续加码。这一现象对之前‘算力过剩将导致通缩’的担忧形成对立面,尤其是服务于海外科技巨头的优质‘出海算力’(光模块、PCB等)迎来了业绩与估值双重提振。”
基于这些观察,金梓才二季度对持仓进行大幅调整。以财通集成电路产业股票为例,该基金二季度前十大重仓股均为新进个股,依次是仕佳光子(688313.SH)、生益电子(688183.SH)、新易盛(300502.SZ)、中际旭创(300308.SZ)、天孚通信(300394.SZ)、太辰光(300570.SZ)、工业富联(601138.SH)、长芯博创(300548.SZ)、德科立(688205.SH)和汇绿生态(001267.SZ)。
任桀在管的永赢科技智选混合,7月斩获31.82%的收益率。任桀二季度的操作和金梓才“神同步”,将前十大重仓股全部“换血”至AI算力板块。
“中国厂商擅长的光通信、PCB领域在过去两年的AI发展中实现了高增长,今年以来客户逐渐提出更高、更长期的需求后,一些过去保守的厂商也进入历史性的扩产阶段。随着全球大客户需求持续扩张,以及AI产业的长期发展,中国厂商有望持续分享全球AI发展的红利。”任桀在二季报中写道,同时表示三季度将重点关注GPT5、Grok4等前沿模型的发布,新兴应用的发展,并积极挖掘全球云计算产业的投资机会。
创新药年内跑出9只“翻倍基”
如果说4月创新药主题基金初露锋芒时,市场上还不乏质疑声,现在这些产品已经用实打实的业绩令人“服气”。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1日,年内已经跑出9只“翻倍基”(不同份额取A),且均为重仓创新药赛道的基金,其中包括6只主动权益基金、2只ETF和1只QDII。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QDII)A以138.23%的收益率高居榜首,长城医药产业精选、中银港股通医药混合分居第二、三名,收益率分别为127.05%、113.51%。
创新药板块的猛涨,也让不少基民有了“恐高症”,在加仓和止盈中摇摆不定,但在基金经理和卖方看来,这轮行情只是未来几年创新药“腾飞”的起点。
汇添富香港优势精选混合(QDII)A的基金经理张韡在二季报中提出,中国新药研发的高效率、高产出、高性价比已经开始吸引世界的关注。自2024年以来,中国创新药license out deal(授权许可交易)占比持续提升,且这一交易占比有望在3~5年内转化成全球销售额,全球超5000亿美元的新药市场有望为中国新药公司打开新的成长空间。同时,随着医药行业监管进入常态化,张韡认为国内医疗需求和医疗行为正在逐渐修复,2025年产品型企业将迎来恢复性增长。同时,各项支持创新药行业发展的政策也会持续推出落地,支付端、准入端、投融资端均有望看到显著改善。
广发证券(000776.SZ)指出,我国创新药发展进入政策红利密集释放期,在“研发-准入-临床-支付-保障”全链条的政策支持下,我国创新药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全链条支持创新药发展实施方案》《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的推出,更加明确了产业的发展方向为“创新、不断提质的创新”。
广发证券同样对中国创新药出海的前景表示期待:“这轮创新药的价值重估BD只是一个促发点,未来的重心仍是要找到各个治疗领域全球最好的药,去兑现出海品种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