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8月资金面展望:流动性缺口的绝对规模压力不大

2025-08-01 18:08

  在央行维持保持流动性相对宽松的的态度下,市场机构预计,8月资金面不具备收紧的基础。

中信证券宏观团队指出,经测算,完全排除MLF以及逆回购到期的因素,8月流动性缺口可能在2000亿元左右,从绝对规模来看压力不大。具体来说,政府债供给压力仍存,参考部分省市公布的地方债发行计划以及国债发行规律,预计8月政府债整体净融资约12000亿元;8月财政收支差额预计-11500亿元;M0小幅回流,缴准压力微增。

  “我们预计流动性不会进一步大幅收紧,但在一些跨月或税期走款等特殊时点,仍建议谨慎布局,不要过度博弈。”中信证券指出。

  公开市场方面,8月将有3000亿元MLF到期和9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合计12000亿元,小于7月的15000亿元。在5月降准释放长期流动性10000亿之后,中期流动性持续处于净投放状态。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考虑到8-9月将再度迎来年内政府债供给高峰,月均净融资规模或达1.5万亿元-1.6万亿元,届时银行承接压力加大,负债端对稳定资金的需求升温。此外,若近期股债“跷跷板”效应进一步强化,银行体系流动性收紧,央行均将继续通过OMO、MLF、买断式逆回购等中短期流动性管理工具,来释放稳定信号,亦不排除通过开展国债买入以及降准来投放流动性的可能性。

  “虽然近期债市对资金面、基本面信息有所脱敏,但是我们认为最终还是会回到这两个关注点上面,预计后续外部压力依然较大,最新的经济数据也并不支持货币政策转向。综合认为,8月资金面不具备收紧的基础。”民生证券指出。

  中邮证券判断,7月上旬可能是三季度最宽松的时间窗口,后续资金面仍会存在季节性波动,但资金面将整体保持稳定宽松态势,收紧风险并不大。

  中信证券指出,根据政府债发行节奏预测以及央行近期的操作行为,财政和货币政策对流动性格局的风险可控,相比之下,目前资金面更大的风险来自于机构的市场行为,需要重点关注银行负债的稳定性以及其融出能力的变化。存款降息叠加权益市场的虹吸效应可能加剧存款流失,从同业存单发行的提价情况来看,股份行压力有所增加但国有行表现仍较为稳定,后续可以观察国有行的存单发行情况。此外,近期债市杠杆率有所压降,资金面脆弱性以及机构对于资金利率波动的敏感性也料将得到控制。财政和货币政策对流动性格局的风险可控,更多需要关注机构行为对资金面的扰动。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