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极星汽车上半年在华销量69辆,净资产负33.29亿美元,紧急“输血”2亿美元能“救活”吗?

2025-08-01 18:07

每经记者|孙桐桐    每经实习编辑|余婷婷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目前极星汽车中国区业务正处于战略调整中。其中,极星汽车与星际魅族成立的合资公司极星时代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简称“极星科技”)已经于今年4月宣布终止运营。当前极星中国的组织架构也面临一系列调整,包括极星中国区总经理吴慧静在内的多位管理层人员均已离职。

天眼查信息显示,极星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于7月29日发生变更,吴慧静卸任,由胡世闻担任公司法人。公开资料显示,吴慧静于2023年12月起担任极星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总经理。

或将退出中国市场?

根据易车零售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极星在华累计销售69辆:1月售出56辆,2月和6月分别售出6辆,3月售出1辆,4月和5月均未有新车售出。相比之下,极星汽车在全球市场表现可圈可点,上半年累计售出3.03万辆新车,较去年同期增长了51%。特别是在第二季度,销量达到了1.8万辆,同比增长38%。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 孙桐桐  摄

极星汽车,这一曾被寄予厚望的高端电动车品牌,如今在中国直营店仅剩上海前滩一家,在线购车系统关闭,试驾需电话预约,业务几近停滞。

种种迹象表明,极星汽车正在逐步淡出中国车市。据知情人士透露,极星汽车或将于今年底完全退出中国市场。针对极星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现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试图联系相关负责人核实,但截至发稿,对方未予回应。

实际上,极星汽车今日的困局早有迹象。今年以来,极星汽车就逐步收缩中国业务,包括开启针对销售和运营部门的减员计划,收缩渠道网络等。今年4月,极星汽车发布公告称,与星纪魅族签署了终止协议,决定结束双方在中国的合资企业极星科技的业务运营。根据协议,极星汽车将收回中国市场分销权。

公开资料显示,极星科技成立于2023年6月,由极星汽车和吉利旗下的星纪魅族联合成立,主要任务是强化极星汽车在中国的本土化运营能力。极星汽车成立于2017年,最初由欧洲团队负责研发和设计、中国负责生产,沃尔沃汽车是大股东,并在2020年设立在华独资子公司极星中国。

去年2月,股东方沃尔沃汽车宣布将极星汽车的持股比例减持至18%,并表明后续将不再提供资金支持。沃尔沃减持后,吉利控股集团旗下吉利瑞典控股成为极星汽车的第二大股东。

吉利重要投资人紧急“输血”2亿美元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吉利控股集团的重要投资人PSD Investment Limited向极星注资2亿美元,而该公司由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实际控制。

根据最新达成的证券购买协议,极星将通过私募股权投资已上市公司股份(PIPE)方式,向PSD Investment出售新发行的1.9亿份A类美国存托股票(ADS),总交易金额为2亿美元,每股定价1.05美元。

此次交易将使PSD Investment在极星的持股比例提升至44%,李书福通过PSD Investment及吉利瑞典子公司,合计持有极星66%的股份,而沃尔沃汽车在极星的持股比例则从18%降至16%。

此次2亿美元注资虽为极星带来了“救命”现金流,但对于极星汽车来说已是杯水车薪。

截至2024年底,极星汽车资产合计40.54亿美元,负债合计73.83亿美元,净资产为负33.29亿美元,处于资不抵债状态。2020年至2024年,极星汽车累计亏损超51亿美元,其中2024年单年净亏损达20亿美元。

与此同时,极星汽车在中国市场的管理团队也一直未能稳定,8年以来已历经7位中国区掌舵人。近半年来,极星汽车全球管理团队更是几乎全员“大换血”,CEO、CFO再到COO,全球高管团队全面换防。

极星汽车最新发展战略显示,其计划在2025年至2027年间实现年均零售销量增长30%至35%,并力争在2025年实现盈利。

值得注意的是,自2022年上市以来,极星汽车的股价已下跌90%,2024年还因股价跌破1美元大关而收到了纳斯达克的“缺乏合规通知”。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日益加剧,极星汽车若想在2025年实现盈利,将是一场巨大的考验。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