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白酒三巨头,江苏一哥消失了

2025-08-01 18:09

(来源:盐财经)

作者 | 张婉莹、孙月(实习生)

视觉 | 顾芗

号称“江苏白酒一哥”的千亿洋河,在这个夏天上演“闪电换帅”。

7月初,洋河股份原董事长张联东突然请辞,而就在张联东离任前一周,他还在沙漠里和刘强东一起为59元光瓶酒站台——这款京东定制酒48小时卖爆万瓶,却被业内人士吐槽“越卖越掉价”。

7月22日,47岁的宿迁“体制内老将”顾宇火速当选新掌门。这位曾在洋河新区主导“酒旅融合”的宿迁官员,一跃成为了A股百亿白酒军团中最年轻的董事长。

2025年7月22日,47岁的顾宇任职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图源:洋河股份官网

2025年7月22日,47岁的顾宇任职江苏洋河酒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图源:洋河股份官网

然而,顾宇接过的,却是一个烫手山芋:

洋河2024年营收暴跌12.83%,净利润缩水33.37%,行业排名从第三跌至第五;

2025年一季度业绩继续“跳水”,净利润再降40%。

曾经的“蓝色经典”正在遭遇中年危机——高端产品梦之蓝卖不动了,原本的大本营江苏,其省内市场遭今世缘“偷家”,而省外市场又遇到山西汾酒泸州老窖的围剿,8000多家经销商单商营收不足茅台三十分之一。

新帅顾宇的履历堪称“硬核”:当过镇长、管过景区、搞过应急。

但他唯独没有卖过白酒。

不过,眼下,没有卖过白酒的顾宇正面临三大难关:库存高压未解、品牌定位模糊、渠道信任崩坏。

要知道,2024年,洋河的存货周转天数飙升至898天;最新推出的光瓶酒,也与之前的高端手工班品牌割裂;更别提经销商利润微薄,产品出现价格倒挂问题。

但洋河不是没有翻盘的筹码。比如,70万吨陈年基酒、火出圈的光瓶酒以及宿迁国资的全力支持,或许能让失速的洋河,有逆风翻盘的机会。

白酒江湖已变天,茅台靠直销躺赢,汾酒用青花瓷破圈,今世缘绑定婚宴狂薅江苏市场。洋河这场自救战,到底是否为“向下突围”的豪赌,还需时间检验。

千年老三变老五

洋河股份自2010年首次进入中国白酒三强后,一直担任“白酒老三”有十余年,以至于白酒行业一直是“茅五洋(茅台、五粮液、洋河)”三足鼎立的格局。

直到2024年,洋河股份营收净利双下滑。其营收跌幅12.83%至288.76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33.37%至66.73亿元。

2024年,洋河股份归母净利润下滑至66.73亿元/图源:百度股市通

2024年,洋河股份归母净利润下滑至66.73亿元/图源:百度股市通

这给了山西汾酒和泸州老窖反超的机会。去年,洋河股份从“白酒老三”跌至了第五,甚至第六的古井贡酒的规模也与洋河缩短至了40亿元左右。后来,行业里就一直流传着“铁打的茅五,流水的老三”这一说法。

洋河曾有自己的高光时刻。

2011年,洋河登上《新闻联播》的报时广告,不少人第一次认识洋河就是通过这则广告。伴随着倒数计时的声音,洋河股份的经典广告语“洋河梦之蓝”与全国人民一起做倒数。除此之外,巅峰时期,春晚里也能看到洋河的身影。

2012年,洋河的市值一度超过了五粮液,甚至接近茅台。然而在2021年张联东上任之前,洋河就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

在经历2010年至2016年的快速增长期后,洋河增速渐渐落后于同行。财报数据显示,2016年至2020年,洋河营收增幅为31.22%,而五粮液、山西汾酒则分别为108.49%、143.13%。五粮液与山西汾酒的增幅,远高于洋河。

张联东在上任后,曾提出了“二次创业”的口号,首年扭转了洋河股份营收下滑的局面,并将洋河股份年营收从2020年的200亿元出头,提升至2023年突破300亿元大关,达到331.26亿元。

在任期间,张联东还推动了“双名酒、多品牌、多品类”战略,明确洋河、双沟、贵酒为“三大增长极”。不仅如此,张联东在任期间,洋河也推出了上市以来的首个股权激励计划,参与人数超过4700人,以此激发员工活力。

只可惜,曾被视为“救火队长”的张联东,仍然拉不住洋河这艘正在下沉的大船。2023年第四季度,洋河出现亏损;2024年,洋河业绩大幅下滑,成为头部酒企唯一营收净利双降的企业。

2024年,洋河股份营收跌至288.76亿元/图源:百度股市通

2024年,洋河股份营收跌至288.76亿元/图源:百度股市通

2025年一季度,洋河业绩继续跳水:营收再降31.92%,净利润暴跌39.9%。14年的“白酒探花”宝座,彻底易主。

光瓶酒救场,“向下突围”的豪赌

“最大的问题在我们管理层。”今年6月12日,在洋河股份2024年度股东大会上,前董事长张联东向投资者反省,洋河在品牌建设上,观念还较为落后;在品牌竞争中,部分定位还不够清晰;品牌建设路径还较传统,基本上靠打广告。其次,洋河在营销模式的创新方面也相对滞后。

其中,洋河品牌定位模糊是其被业内人士诟病的原因之一。

洋河给自己定位为中国高端年份白酒

从海之蓝到天之蓝、梦之蓝、梦之蓝手工班,其母品牌价值不断被稀释、摊薄。邹文武对盐财经表示,相较于茅台、五粮液、汾酒等品牌,洋河底蕴不足,其品牌管理模式,让最有价值的母品牌被稀释。

尽管洋河在2022年推出对标茅台生肖酒的梦之蓝·手工班(大师班),价位上4699元/瓶也较茅台只高不低,从业绩上来看,洋河虽未单独披露此款酒的具体营收,但终端价格倒挂确是不争的事实。这意味着,其品牌溢价能力较弱,市场认知度不足。

纵观白酒产业,在8个百亿级大单品中,飞天茅台、普五、国窖1573、茅台1935位列高端阵营,水晶剑、青花20、习酒窖藏1988位列次高端阵营,只有洋河海之蓝是以百元出头中端价格挤进百亿单品阵营。

“洋河的出身决定其走不了高端行列”,邹文武向盐财经记者表示,洋河始终难以打破在消费者心中是中端白酒的固化认知,而市场认知度不足,在行业下行时期产品价格倒挂会更加明显。

以高端产品梦之蓝M9为例,官方指导价1999元,实际售价一度腰斩至741元,品牌溢价荡然无存。中端市场主力产品海之蓝、天之蓝(300—800元价格带)受消费降级冲击,2024年中高端酒收入骤降14.79%。

淘宝洋河官方旗舰店显示,目前梦之蓝M9券后价1499元

“品牌开始衰退的话,经销商拿了货不赚钱,自然积极性不高,不会持续进货。”邹文武说。

高端梦碎,洋河转身扑向大众市场。

2025年6月22日,洋河与京东联手推出59元高线光瓶酒,打出“请兄弟,喝好酒”的口号。这款“蓝洋河”一炮而红:预售首日秒罄,48小时销量破万瓶,火速登顶京东白酒热卖榜。

洋河与京东联手推出的59元高线光瓶酒

“光瓶酒是落后的产物”,邹文武直言,做光瓶酒是洋河迫于无奈之举。“一般来说向下沉市场走的企业,多数处于困难期,通过最容易做的客单价低的产品,吸引流量进行赋能。”

但对洋河来说,押注光瓶酒,一方面可以切入50—100元的市场,在百元以下市场,很多产品可以实现每瓶5—10元的利差收益;另一方面,基酒“100%三年陈”的宣传,也可以让洋河消化库存,降低库存周转天数。

中国酒业协会理事长宋书玉认为,2025年白酒行业正面临深度调整。

一方面,高端酒需求减弱,酒类市场进入存量竞争期;

另一方面,消费者进入“三理性”时代——饮酒量理性、价格选择理性、风格偏好理性。

在此背景下,极致性价比产品成为市场新趋势。在宋书玉看来,兼具品质与价格优势的洋河大曲光瓶酒的推出,正是顺应这一趋势的战略实践。

今年4月,前董事长张联东在封藏大典上发问:“何以梦想?”

对洋河而言,答案或许是先活下来,再谈高端化。

这场“向下突围”的豪赌,赌注是洋河的“向上梦想”。

压力给到经销商

线上光瓶酒越火,线下经销商压力越大。

在白酒行业,谁占领了渠道,谁就占领了市场。反之,洋河在逐渐丢掉市场的过程中,其渠道经销商体系也出现问题。

张联东在洋河股东大会上坦言,公司经销商体系存在小而多、老而弱的结构性问题,渠道深耕不足,终端分类分级管理亟待加强,渠道改革势在必行。

“洋河经销商的更换率很高,达到15%以上,渠道管理也有问题。”邹文武向盐财经记者解释道,白酒经销商更换率一般在5%左右,洋河的指数偏高。这意味着,洋河经销商数量看似很多,但更迭很快,抗风险能力弱。

洋河酒专卖店

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上半年末,洋河股份经销商数量为8833家,总营收228.8亿元,平均每家经销商贡献收入259万元。

同期,贵州茅台、五粮液、山西汾酒、泸州老窖的经销商为2203家、3480家、4196家和1861家,对应的营收为834.5亿元、506.5亿元、227.5亿元和169亿元,平均每家经销商贡献收入显而易见地要远超洋河。

赚不到钱的经销商,自然开始“抛弃”洋河。邹文武观察发现,从2022年至2024年,在洋河原本应该高覆盖的区域市场,变成了中覆盖与低覆盖,“可以明显看出,终端产品到达消费者率越来越少”。

琳琅满目的货架,不见洋河踪影

在洋河大本营江苏,其市占率也逐渐走低。2024年,洋河在江苏省内实现营收127.48亿元,同比下降11.43%,这是自2020年以来其在江苏市场营收首次下滑。

究其根本,或许是被省内“劲敌”今世缘“偷了家”。今世缘从江苏淮安起家,其推出的国缘酒,价格在500元左右,与洋河的目标消费者高度统一。由于今世缘近两年在江苏销量急剧上升,因此挤压了洋河的省内市场空间,对洋河的打击很大。

在江苏省内市场,2020年,今世缘省内营收约47亿元,2024年,省内营收达106亿元,四年时间实现省内营收翻番。

洋河省内市场节节失守,省外市场也一样严峻。财报显示,2024年洋河在江苏省外市场营收为158.44亿元,同比下降14%。

洋河与其他酒企的差距,到底在什么地方?

洋河梦之蓝

想必洋河自己也认识到问题所在。在2024年业绩会上,有投资者问洋河一季度营收下滑的原因,及为何与其他酒企差距如此之大。

洋河称,公司当前主要遇到以下四类问题:一是因品牌保鲜焕新不足,品牌势能有所下降;二是当前产品利润相对透明,渠道利润空间有所收窄;三是2021年以来持续中高速增速,当前渠道库存存在压力;四是营销转型待加速,从终端渠道到消费者运营转型的工作还需加快。

在邹文武看来,洋河业绩的持续下滑是由多重因素导致。一方面是周期升级失败。洋河的产品力没有跟上消费升级的需要。

他举例称,洋河最成功的产品是海之蓝,价位为120—150元,它是奠定洋河成功的基础。但2012年以后,随着江苏消费市场的升级,白酒消费价位已经上升至三四百元,洋河的次高端产品天之蓝没有跟上行业发展节奏,成为接力海之蓝百元价位的百亿规模产品。

另一方面,是战略选择失误。2011年,洋河收购双沟之后,将双沟“雪藏”,以至于错失“双名酒”“省内双打、省外双攻”的格局,造成洋河在江苏省内被竞品追赶挤压、省外被头部企业瓦解。

除此之外,在第一代企业家的强力领导和开疆拓土后,洋河后续领导团队频繁更迭,出现管理能力失控的问题。邹文武说:“管理上没有更强力的领导层,后来的管理者很难再驾驭一家曾经这么成功的公司,也无法处理各方利益,只能守”。

新官上任三把火,洋河新帅顾宇接过洋河权杖的同时,已置身于一场关乎存亡的白酒突围战。他面临的,是洋河迫在眉睫的生存命题。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