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01 11:55
(来源:中国妇女网)
转自:中国妇女网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景韵润 发自北京 今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是我国启动国家公园体制改革10周年。7月31日,国家林草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林草局保护地司副司长孙鸿雁介绍,十年来,我国布局规划了全世界最大的国家公园体系,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旗舰物种野生种群数量持续恢复,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稳步提升。
“我国以国家公园为主体、自然保护区为基础、自然公园为补充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已进入系统集成、全面推进的新阶段。”孙鸿雁指出,三江源国家公园整体保护了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生态系统,藏羚羊、藏原羚、藏野驴等野生动物数量大幅增长,建园后草地植被盖度提高8.6%。推行生态管护员一户一岗,聘用原有居民2.3万人参与管护巡护,原有居民年均增收1.5万至2.1万元,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大熊猫国家公园整合四川、陕西、甘肃三省73个自然保护地,实现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栖息地连通,建设6条生态廊道,解决了局部“保护真空”和栖息交流问题,我国野生大熊猫总数量从20世纪80年代的1100只,恢复到约1900只;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畅通野生动物迁徙通道,建成现代化智能化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东北虎、东北豹数量分别从试点之初的27只、42只增长到70只、80只左右,吉林长白山区域30年来首次发现东北虎踪迹。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人工促进修复受损天然林,雨林生态系统逐步恢复,全球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海南长臂猿,野外种群数量由设立之初的5群35只增长到7群42只,是全球20种长臂猿中唯一持续增长的种群,当地探索园区内外土地等值置换,生态搬迁群众年收入是搬迁前的近4倍;在武夷山国家公园,福建、江西两省一体化开展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新发现雨神角蟾等多个新物种,黄腹角雉数量保持在1000只左右,当地还建设生态茶园,提高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园区内每亩林地补偿金额比园区外高9至13.5元。
孙鸿雁表示,接下来,相关部门将加强系统治理,落实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方案、国家公园空间布局方案,按照成熟一个设立一个的原则,稳慎设立新的国家公园,组织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工程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同时,进一步促进民生改善,引导、扶持当地居民参与提供生态产品和服务,推广生态管护员“一户一岗”等模式,拓展群众就业增收渠道。
责任编辑:蒋露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