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国信证券:石化化工业“内卷式”竞争问题突出 供给端重构下产能优化与价格生态重塑

2025-08-01 15:16

国信证券发布研报称,现阶段石化化工行业“内卷式”竞争问题突出,低质量、同质化的无序竞争导致企业普遍面临增产不增利困境,全行业营业收入利润率从2021年的8.03%持续降至2024年的4.85%,2025年上半年仍处低位。对此,中央层面已明确提出综合整治要求,行业推进反内卷或将通过加强自律,发挥协会作用,龙头企业带头规范经营;强化创新,突破核心技术实现产品高端化差异化;依据能效、环保等标准淘汰不达标产能等路径等,助力行业摆脱低效竞争,迈向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国信证券主要观点如下:

今年以来,化工行业反内卷政策从制度构建向专项整治逐步深化

1月,《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指引(试行)》出台,通过破除地方保护、统一监管标准等措施,从基础制度层面遏制重复建设和市场分割,为反内卷筑牢框架;6月,五部委联合发布老旧装置摸底评估通知,针对投产超20年的炼油、化肥等领域装置,从安全、环保、能效维度开展评估,推动低效产能退出,直击供给端过剩痛点;7月政策密集发力,中央财经委员会明确提出依法治理低价无序竞争,引导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同期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价格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细化低价倾销等不正当价格行为认定标准,为整治恶性竞争提供法律支撑;工信部则在稳增长工作方案中,将淘汰落后产能与产业升级结合,推动石化行业结构调整与供给优化。

在化工反内卷进程中,该行更看好部分同质化竞争突出领域的供给侧变革机遇,如行业产值及表观消费量较大的炼油、烯烃及未来产能潜在过剩的部分农药品种等。成品油、烯烃、草铵膦等产品前期产能大幅扩张,随着国有企业产能控制,新增项目审批控制等,低效产能有望加速出清,供需结构逐步优化,行业或将实现盈利修复。

宏观及化工产品价格

2025年7月,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综合PMI产出指数为50.2%,环比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生产指数为50.5%,较上月下降0.5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有所下滑。2025年7月30日,中国化工产品价格指数CCPI报4089点,较年初1月2日的4333点下降5.6%,主要化工品出厂价格略有下滑。截至7月31日,在百川盈孚统计的279种石化化工品中,实现价格同比上涨的品种有48种,较2025年初实现上涨的有59种。

原油价格

7月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呈震荡上行态势,布伦特原油结算价从月初67.11美元/桶攀升至月末73.24美元/桶,WTI原油从65.45美元/桶升至70.00美元/桶。供应端OPEC+增产节奏与美国页岩油钻机数下降形成博弈,需求端全球经济复苏疲软压制长期预期,但夏季燃油消费旺季及美国原油库存阶段性下降提供短期支撑。月末地缘局势升温,美国对俄新制裁叠加墨西哥下调产量预估,推动油价加速冲高。在供需宽松与地缘风险溢价背景下短期油价仍存震荡弹性,考虑到OPEC+较高的财政平衡油价成本,以及美国页岩油较高的新井成本,该行预计2025年布伦特油价中枢在65-70美元/桶,WTI油价中枢在60-65美元/桶,需关注地缘局势与OPEC+政策动向。

展望2025年8月,部分化工产品海外需求复苏,内需也有望进一步发力

该行重点推荐中长期供需格局改善以及具有稀缺资源属性的化工品投资方向,重点推荐电子树脂、磷肥、农药、炼油及炼化等领域投资方向

电子树脂板块,PCB核心原料为覆铜板,覆铜板核心原料之一为电子树脂。AI服务器中需要实现信号高速传递和低损耗,提升了对覆铜板的要求。以高频高速覆铜板为代表的全球高端覆铜板市场规模快速增加,2024-2026年市场规模复合增长率达26%。电子树脂是覆铜板制作材料中唯一具有可设计性的有机物,是提高覆铜板性能的关键。目前AI服务器及部分普通服务器中需要用到M6级别以上覆铜板,极大带动以PPO及ODV为代表的高端电子树脂的消费量。

磷肥板块,海外农业复苏与区域性补库推动需求韧性,叠加地缘冲突、硫磺成本大涨,及我国出口限制引发供应扰动,全球磷肥价格上涨。我国磷肥产能经政策出清转向紧平衡,头部企业依托一体化布局保有成本优势。

农药板块,“正风治卷”三年行动开启,下行周期已见底。原药价格指数下跌超3年,较峰值跌幅近2/3,当前处低位。需求端,南美粮食种植面积增加推升需求,叠加下游低库存下旺季补库强劲;供给端,印度、美国出口增量有限而中国出口大增,行业资本开支连续四季度负增长,扩张期渐入尾声。预计行业在需求拉动与反内卷推动下价格回升。

炼油炼化板块,我国炼油行业老旧装置产能庞大,老旧装置以主营炼厂居多。石化行业启动产能摸底评估工作,独立炼厂装置或受影响较重。产能整体过剩的行业背景,叠加“反内卷”政策信号明确有力的推动,预计炼油炼化行业供给侧将得到有力优化。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