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01 12:13
(来源:抗体圈)
这 17 家制药商分别是艾伯维、安进、阿斯利康、勃林格殷格翰、百时美施贵宝、礼来、默克公司的 EMD Serono、罗氏公司的 Genentech、吉利德、葛兰素史克、强生、默沙东、诺华、诺和诺德、辉瑞、再生元和赛诺菲。
这些措施包括:
呼吁制造商向每一位医疗补助患者提供最惠国价格。
要求制造商规定,他们不会向其他发达国家提供比美国更优惠的新药价格。
为制造商提供一种途径,绕过中间商,直接向患者销售药品,前提是其销售价格不高于发达国家提供的最佳价格。
利用贸易政策支持制造商在国际上提高价格,前提是将增加的海外收入直接投资于降低美国患者和纳税人的价格。
信函中提及,如果制药公司拒绝采取行动,美国联邦政府「将动用一切手段保护美国家庭免受持续的药品定价滥用」。
在第一任期内未能实施最惠国定价政策后,特朗普于 5 月 12 日再次尝试,并签署了一项行政命令,旨在通过最惠国政策将美国药品价格下降最多 90%。该命令规定了 180 天的期限,在此期间,制药商可以与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HHS)就该政策进行谈判。
业内人士认为,尽管信函中的措辞具有攻击性,但它对大型制药公司构成的实际威胁可能有限。
花旗的分析师在周四给客户的报告中写道,这封信「可能更多的是公开展示政治压力,而不是对采取明确立法行动的警告」。「鉴于总统权力有限,尤其是在没有国会批准的情况下,不要做出下意识的反应。」
花旗团队指出,虽然这些信件规定收信公司必须在 60 天内做出回应,但特朗普政府在遵守自身时间限制方面表现并不出色,例如,它频繁推迟药品进口关税的实施时间。
针对特朗普发出的信函,部分制药巨头也做出了回应。诺和诺德表示「仍将专注于改善患者的用药渠道和负担能力」。诺华表示正在「审查这封信」,将继续致力于寻找提高患者就医机会和负担能力的方法。
辉瑞表示,与政府的讨论「富有成效」,正与特朗普政府和国会密切合作,寻找解决方案,以提高美国患者的药物可及性和可负担性,并增强美国生物制药创新生态系统的力量。
德国默克子公司 EMD Serono 表示,愿意与美国政府合作,确保提供的药物的可及性和定价能够为患者带来临床益处,并为美国医疗保健系统带来整体价值。艾伯维强调了其对患者可负担性和可及性的承诺,并表示期待与总统就此事进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