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养老金融,大有可为!青岛打造养老金融新高地

2025-08-01 10:56

在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青岛正积极探索养老金融创新发展路径。作为全国首批多项养老金融改革试点城市,青岛通过完善政策体系、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供给,初步构建起多层次养老金融服务体系,为银发经济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政策引领:构建养老金融发展新格局

在稍早前举行的2025陆家嘴论坛开幕式上,金融监管总局局长李云泽的讲话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心剂。“银发经济方兴未艾,养老金融大有可为。”他指出,中国老龄化进程加快,预计到2035年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养老金融发展空间广阔。这一重要判断为青岛养老金融创新发展指明了方向。

2024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青岛监管局联合多部门印发《关于推进青岛市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拉开了青岛系统性发展养老金融的序幕。2025年,该局将进一步深化政策引领,牵头出台《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为青岛养老金融发展绘制清晰路线图。

此外,青岛积极落实金融监管总局《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和央行《关于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有关事宜的通知》要求,推动信贷资金加速向银发经济产业链聚集。在央地协同施策的引导下,金融机构持续加大养老金融供给力度,信贷资金加速向银发经济产业链聚集。

在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下,青岛金融机构积极响应,通过创新产品、优化服务、完善机制等方式,不断提升养老金融供给质效,推动信贷资源加速向银发经济全产业链集聚,为青岛打造养老金融创新高地提供了有力支撑。

试点示范:构建养老金融全生态链

青岛养老金融发展目前呈现“三足鼎立”良好态势,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养老产业金融协同推进、成效显著。作为全国首批多项养老金融改革试点城市,青岛充分发挥先行先试优势,在养老金金融领域实现多点突破,在养老服务金融方面创新产品供给,在养老产业金融上强化支持力度,构建起覆盖养老需求全周期、服务养老产业全链条的金融生态体系。

在养老金金融方面,持续推动国家养老金融改革试点在我市深入开展。我市先后获批全国首批养老理财产品、首批特定养老储蓄业务、首批个人养老金业务、首批商业养老金业务等试点。截至2025年6月末,全市养老理财产品实现销售规模61.1亿元,特定养老储蓄产品余额78.1亿元,全面完成试点进度;累计开立个人养老金账户231.02万户,缴存金额15.16亿元;商业养老金累计开户3454户,累计销售金额6.91亿元;专属商业养老保险累计销售7917件,金额8040.53万元。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产品创新与推广力度,提升居民对养老金金融产品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多家银行保险机构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养老金融知识讲座,详细介绍个人养老金账户的政策优势、缴存方式、投资选择等内容,助力居民更好地规划养老资金。

养老服务金融方面,不断优化服务供给。多家银行机构创新推出“养老保障贷”“院易融”等养老专属信贷产品,重点为养老院、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等提供融资服务。保险机构深入推广“琴岛e保”,填补普通商业保险对老年人的保障缺口,2025年度全市参保151.5万人,参保率16.4%,其中60岁以上人员占比超过40%。1000余家金融机构网点完成适老化改造,开通老年人绿色通道2000余个,上门办理金融服务超十万人次。

养老产业金融领域,加大对养老及健康产业的融资支持。银行机构向智慧养老、适老产品研发等重点领域提供信贷支持,推动康养产业平台、医疗器具等龙头企业落地,2025年6月末,全市养老产业贷款余额61.34亿元,较年初增长9.7%。泰康、太保、中国人寿等3家险资养老社区正式开业,设计床位1800余张,总投资超14亿元,初步形成“保险+医康养”生态链。保险机构开发“养老机构综合责任险”,为270余家养老机构提供风险保障7.56亿元。

体系构建:打造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养老金融向何处发力?青岛正以系统性思维谋划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路径。

根据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的部署与要求,养老金融要健全体系、增进福祉,是金融系统要着力做好的金融“五篇大文章”之一。锚定这一战略方向,青岛金融监管局迅速行动,将发展养老金融列入年度重点工作清单,即将牵头出台《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持续加大养老金融产品创新和服务供给力度,推动养老金融与养老产业深度融合,助力构建多层次、多元化养老服务新格局。

深化养老金金融创新。持续完善养老金金融供给体系,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全面实施,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更多具有长期稳健收益特征的养老金融产品,拓宽养老金投资渠道,提高养老金资产的保值增值能力。

提升养老服务金融质效。进一步加大对养老服务机构的信贷支持力度,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推动金融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开展深度合作,探索创新养老服务金融模式,如鼓励有条件的银行保险机构与社区开展共建等。

强化养老产业金融服务。引导银行保险机构聚焦“中国康湾”、银发经济产业园区建设等全市重点战略布局,构建与青岛市养老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助力打造完整的养老产业链。支持银行机构结合普惠金融和科技金融政策,提高中小微养老服务企业融资可得性,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持续优化适老化养老金融服务。进一步推进金融服务设施的适老化改造,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提高老年人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开发适合老年人使用的线上金融服务平台,提升金融服务的便捷性与可得性。

青岛养老金融的创新实践,正在为应对人口老龄化这一国家战略贡献“青岛方案”。“我们将继续聚焦满足居民多元化养老金融需求、提升金融保障银发经济及养老服务质效等方面持续发力。”青岛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积极争取更多养老金融改革创新先行先试机会,为全市养老金融发展创造良好政策环境;另一方面,持续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不断完善养老金融服务体系,推动全市养老金融实现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市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实施,为老年人幸福生活提供坚实金融支撑。”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  李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