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AI驱动电子树脂升级:高频高速材料国产替代加速,圣泉集团、东材科技领跑新赛道

2025-08-01 13:03

(来源:金融小博士)

电子树脂行业投资逻辑及核心公司分析

核心逻辑

电子树脂作为PCB制造的关键材料,占覆铜板成本20%-30%、PCB整体成本8%-12%,其技术迭代直接驱动PCB性能升级。AI服务器、5G通信、新能源汽车等需求爆发,推动高频高速PCB渗透率提升,传统环氧树脂逐步向PPO、碳氢树脂(PCH)、PTFE等新型树脂替代。新型树脂凭借低介电损耗(Df≤0.005)、高热稳定性等特性,成为AI算力硬件升级的核心材料,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达30亿元,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核心公司及竞争优势

1. 圣泉集团(605589.SH)

  • :国内唯一量产电子级PPO树脂的企业,占据70%市场份额,产品通过英伟达、华为认证,供应台光电子、生益科技等头部覆铜板厂商。碳氢树脂产能100吨,在建1000吨产线,技术指标对标日本旭化成。

  • 技术壁垒

    :攻克PPO树脂低介电损耗(Df≤0.008)和高热稳定性(Tg≥200℃)难题,成本较进口低15%-20%。布局半导体封装用光刻胶树脂,打破日本JSR垄断。

  • 增长驱动

    :AI服务器需求爆发,单台AI服务器PPO树脂用量是普通服务器的3倍,2026年对应市场规模超20亿元。

2. 东材科技(601208.SH)

  • 核心优势

    :国内电子级PPO树脂产能领先(3750吨/年),绑定台资覆铜板大厂,产品通过M8/M9方案测试。碳氢树脂年产能500吨,在建3500吨产线(2026年投产)。

  • 成本控制

    :垂直整合产业链,从双酚A到树脂一体化生产,成本较同行低10%。布局多孔碳负极材料,切入新能源赛道。

  • 产能规划

    :2025年电子树脂总产能达12万吨,覆盖高频高速覆铜板、封装基板等高端场景。

3. 宏昌电子(603002.SH)

  • 垂直一体化

    :从液态环氧树脂到覆铜板全产业链布局,珠海二期15万吨环氧树脂产能投产,总产能37.5万吨/年,成本优势显著。

  • 客户粘性

    :深度绑定生益科技、金安国纪等覆铜板龙头,高频高速树脂产品通过华为认证,2024年AI服务器相关订单占比提升至15%。

  • 产能弹性

    :2025年规划新增8万吨电子级环氧树脂产能,匹配AI服务器需求爆发。

4. 同宇新材(301630.SZ)

  • 技术突破

    :专注高频高速树脂研发,苯并噁嗪树脂、官能化PPO树脂实现国产替代,产品进入建滔集团、南亚新材供应链。

  • 客户聚焦

    :前五大客户贡献68.75%营收,深度绑定覆铜板头部企业,2024年产能利用率达116%,扩产需求迫切。

  • 募投规划

    :江西20万吨电子树脂项目(总投资13亿元)投产后,产能规模跃居行业前三。

5. 昊华科技(600378.SH)

  • 高端布局

    :国内唯一布局PTFE高频覆铜板树脂的企业,技术对标日本大金,产品应用于5G基站、卫星通信。

  • 研发实力

    :承担国家“卡脖子”专项,突破PTFE树脂低损耗(Df≤0.003)和耐高温(Tg≥280℃)技术,2025年进入中试验证阶段。

  • 政策红利

    :受益于半导体材料国产化政策,2024年获政府补贴超1.2亿元。

行业趋势与投资策略

  • 技术迭代

    :AI服务器推动树脂向超低损耗(Df<0.005)升级,PPO、碳氢树脂、PTFE为核心增量,2026年市场规模分别达18亿、6亿、6亿元。

  • 国产替代

    :海外巨头(杜邦、旭化成)垄断高端市场,国内企业通过技术突破抢占份额,圣泉、东材、昊华为关键突破者。

  • 风险提示

    :原材料价格波动(双酚A、环氧氯丙烷)、技术迭代不及预期、客户集中度较高。

重点关注:圣泉集团(PPO龙头)、东材科技(全产业链)、昊华科技(PTFE国产化),短期看产能释放,长期看技术壁垒与客户绑定深度。

声明:本文引用官方媒体和网络新闻资料,如有错误,请以最新信息为准。本文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交流探讨,请审慎阅读。市场有风险,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理性独立思考之上。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