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8-01 08:49
(来源:金融小博士)
液冷服务器行业深度解析与投资价值挖掘
一、行业爆发背景
国家"东数西算"工程明确要求新建数据中心PUE(电能利用效率)需低于1.25,传统风冷技术已无法满足高功率芯片散热需求。2025年政策进一步加码,要求50%以上数据中心项目必须采用液冷技术,地方补贴最高达30%。算力需求激增
AI芯片(如英伟达H100)单芯片功耗突破1000W,风冷散热效率触及物理极限。液冷技术可将芯片温度稳定控制在65℃以下,保障GPU满负荷运行,成为算力升级的刚需解决方案。成本快速下降
规模化生产推动液冷系统成本年均降幅超15%。以浪潮信息为例,其矿物油冷却液方案成本降低30%,冷板式液冷整机柜已实现批量交付。市场空间广阔
当前液冷渗透率仅约5%(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111亿元),预计2027年将达263亿元,中国年复合增长率超52%。单机柜功率密度从10kW向50kW+升级,液冷单机柜价值量达60-70万元。二、投资核心逻辑
冷板式
:当前主流(占比超80%),改造成本低,适配现有服务器架构,英维克、浪潮信息主导。
浸没式
:未来趋势(PUE低至1.04),散热效率提升20倍,但改造成本高,中科曙光、曙光数创技术领先。
上游
:冷却液(氟化液/矿物油)、液冷板/铜管(金田股份)、密封件(中鼎股份)。
中游
:液冷机组(冰轮环境)、整机方案(中兴通讯)、测试设备(强瑞技术)。
下游
:数据中心运营商(万国数据)、云服务商(阿里/腾讯)。
多地政府对液冷项目提供最高30%补贴,电网企业将液冷纳入绿色数据中心认证标准,推动行业渗透率快速提升。业绩弹性分化
关注两类标的:①技术领先(如浸没式方案);②订单可见性强(绑定头部云厂商)。警惕技术迭代滞后或业务占比低的企业。三、潜力标的深度剖析
核心优势
:能源网络与通信设备双主业协同,推出覆盖冷板式/浸没式的全栈液冷方案。
亮点
:中标移动/联通大型数据中心项目,能源管理基因助力降低PUE至1.15以下。
核心优势
:数据中心液冷泵市占率超30%,自主研制产品通过英伟达认证。
亮点
:小批量供货开启放量,受益于液冷泵需求爆发(单机柜需2-4台)。
核心优势
:全球汽车密封龙头,子公司获北美超算中心1.2亿元密封件订单。
亮点
:浸没式液冷机组批量供货浪潮/华为,全球化布局对冲地缘风险。
核心优势
:5G基站龙头延伸至液冷服务器,全浸没方案应用于江苏电信枢纽。
亮点
:光互连液冷GPU超节点实现自主可控,适配国产算力生态。
核心优势
:国家超算中心温控供应商,低碳闭式冷却技术获国家级认证。
亮点
:子公司顿汉布什为移动/联通定制液冷方案,PUE优化能力行业领先。
:铜加工龙头切入液冷铜管领域,导热性能较传统材料提升15%。
亮点
:产品导入头部算力服务器,成本控制能力构筑护城河。
:军用连接器技术迁移至民用,液冷机箱/冷板应用于天河超算中心。
亮点
:高可靠性标准(军品级)适配金融/政务数据中心严苛需求。
四、风险警示
冷板式(英维克主导)与浸没式(曙光数创领先)竞争加剧,技术路线选择失误可能导致产能过剩。业绩兑现滞后
部分公司液冷业务占比不足5%(如飞龙股份),需警惕概念炒作与实际盈利脱节。估值泡沫风险
细分龙头平均PE达40-60倍,部分跨界企业(如银轮股份)估值透支未来增长。供应链风险
海外巨头(如CoolIT Systems)加速布局,国内企业面临技术专利封锁压力。五、配置建议
短期关注
:政策催化下的订单放量标的(如中天科技、冰轮环境)。
长期布局
:技术壁垒高、全球化能力强的龙头(中兴通讯、中航光电)。
风险对冲
:分散配置冷板/泵阀/材料环节,避免单一技术路线依赖。
液冷赛道兼具成长性与确定性,建议以"技术迭代+订单验证+估值安全边际"三维标准精选标的,把握AI算力革命下的产业红利窗口期。
声明:本文引用官方媒体和网络新闻资料,如有错误,请以最新信息为准。本文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交流探讨,请审慎阅读。市场有风险,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理性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