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31 20:37
(来源:金融小博士)
近年来,伴随AI技术的快速迭代,AI算力芯片功耗持续攀升,高效率的液冷散热方案已逐渐成为算力产业的重要支撑。据天风证券研报指出,随着从GB200向GB300算力芯片的升级,芯片性能提升进一步推高散热需求,冷板用量将从45片大幅增至108片。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正加速推进绿色数据中心建设,液冷服务器因具备高散热效率、低耗电量等优势,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基于此,本期针对液冷服务器产业链企业展开梳理,结合业务关联度及最新数据,筛选出市盈率TTM(滚动市盈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的10家公司,供投资者研究参考。需说明的是,市盈率TTM作为兼顾可靠性与动态性的估值参照指标,若企业该数值低于行业均值,通常可视为具备相对估值优势。
液冷服务器产业链核心公司梳理(截至2025年7月)
行业背景与投资逻辑
随着AI算力芯片(如英伟达GB300)功率密度提升至单机柜750kW,传统风冷技术已无法满足散热需求,液冷技术成为算力基础设施升级的核心环节。液冷方案可降低30%以上能耗(PUE值低至1.04-1.15),契合“双碳”政策导向。据机构预测,2025年全球液冷市场规模将突破1200亿元,国内冷板、浸没式机组等核心部件需求激增,产业链公司迎来发展机遇。以下筛选出10家市盈率TTM低于行业平均水平(约30倍)的企业,覆盖液冷全产业链环节。
核心公司分析
1. 中天科技(600522)
细分领域:能源网络与通信网络
市盈率TTM:16.71
核心优势:
提供冷板式+浸没式全栈液冷方案,推出“HyperCool”系列液冷机柜,单机柜功率密度达50kW。
子公司中天储能中标某头部云服务商液冷机柜项目,验证商业化能力。
布局储能温控与液冷协同场景,技术复用性强。
2. 大元泵业(603757)
细分领域:液冷泵及配套设备
市盈率TTM:16.97
核心优势:
数据中心专用液冷泵通过主流厂商认证,小批量供货,技术适配高密度算力需求。
参与编制《数据中心液冷系统用泵技术规范》,掌握行业标准话语权。
泵类产品向储能、超算领域延伸,成长空间打开。
3. 中鼎股份(000887)
细分领域:热管理+密封系统
市盈率TTM:17.91
核心优势:
超算中心浸没式液冷机组批量供货,北美超算中心订单1.2亿元,国际化布局加速。
子公司德国KACO技术领先,密封件产品适配极端环境,技术壁垒显著。
智能底盘业务与液冷协同,切入人形机器人热管理赛道。
4. 中兴通讯(000063)
细分领域:通信网络设备
市盈率TTM:20.16
核心优势:
全浸没式液冷方案应用于江苏电信长三角枢纽数据中心,单机柜功率密度超35kW。
掌握冷板式、浸没式技术,适配5G基站与算力中心混合场景。
通信设备客户资源丰富,协同效应显著。
5. 冰轮环境(000811)
细分领域:温控系统集成
市盈率TTM:21.08
核心优势:
子公司顿汉布什为超算中心提供大温差自然冷却方案,PUE优化至1.15以下。
服务国家超算广州中心、三大运营商数据中心,项目经验丰富。
冷源侧技术适配“光伏+液冷”零碳IDC模式,政策契合度高。
6. 金田股份(601609)
细分领域:铜基材料
市盈率TTM:23.9
核心优势:
自主研发液冷铜管、铜热管,导热效率较传统铝材提升20%,导入头部服务器厂商。
铜材料成本优势显著,适配浸没式液冷大规模应用趋势。
布局铜箔、铜缆等算力基建材料,业务协同性强。
7. 中航光电(002179)
细分领域:连接器及散热组件
市盈率TTM:24.94
核心优势:
国内最早布局液冷系统方案,流体连接器、冷板等产品覆盖冷板式全链路。
技术适配GPU集群高功率密度需求,客户包括华为、浪潮等头部厂商。
连接器国产化替代加速,市占率稳步提升。
8. 工业富联(601138)
细分领域:服务器代工
市盈率TTM:28.33
核心优势:
英伟达GB300服务器核心代工厂,液冷方案覆盖边缘计算至数据中心全场景。
打造浸没式液冷整机柜,单机柜功率密度达75kW,适配AI训练集群需求。
全球服务器代工份额超40%,产能与交付能力领先。
9. 巨化股份(600160)
细分领域:氟化工材料
市盈率TTM:29.4
核心优势:
子公司创氟高科量产JX浸没式冷却液,打破3M垄断,通过华为认证。
推出“冷却液-热控设备-服务器”一体化方案,适配超算中心长周期运行需求。
氟化工技术积累深厚,成本控制能力突出。
10. 飞龙股份(002536)
细分领域:热管理部件
市盈率TTM:27.62
核心优势:
服务器液冷电子泵、温控阀批量供货,适配冷板式方案冷媒循环需求。
产品向储能温控、充电桩热管理延伸,业务多元化布局。
汽车热管理技术迁移至算力领域,协同效应显著。
产业链全景与风险提示
产业链分布:
上游
:冷却液(巨化股份)、泵阀(大元泵业)、连接器(中航光电);
中游
:液冷方案(中天科技、中兴通讯)、服务器代工(工业富联);
下游
:数据中心(冰轮环境)、超算中心(中鼎股份)。
核心逻辑:
AI算力需求驱动液冷渗透率从15%提升至2025年的40%,冷板、浸没式机组、冷却液为核心增量环节。具备技术壁垒(如巨化股份的氟化液)、客户资源(如中兴通讯的通信设备客户)及产能优势(如工业富联)的企业更具竞争力。
风险提示:
部分公司液冷业务营收占比不足10%,需关注技术落地进度;
行业竞争加剧可能导致毛利率下行;
海外政策(如关税调整)或影响出口业务。
(注:以上分析基于公开信息整理,不构成投资建议。)
声明:本文引用官方媒体和网络新闻资料,如有错误,请以最新信息为准。本文绝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引导或承诺,仅供交流探讨,请审慎阅读。市场有风险,投资决策需建立在理性独立思考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