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零的突破!盛业保理落地行业首笔获绿色资产认证的涉农保理创新业务

2025-07-31 22:54

为充分挖掘森林资源巨大潜力,努力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建设国家储备林既是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推进森林“四库”联动,实现“水库”增容、“钱库”增收、“粮库”增产、“碳库”增效的重要途径。

2025年7月29日,盛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业”,股份代号:6069.HK)旗下全资子公司盛业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业保理”)成功落地行业首笔获绿色资产认证的涉农保理创新业务,向贵州省剑河县森土林业有限公司发放绿色保理款项约500万元,用于支持四川省华蓥市国家储备林项目营造林工程建设。这是盛业在绿色金融领域的又一重要实践,充分展现了公司在支持“双碳”与“三农”发展中的责任担当。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将“绿色金融”列为建设金融强国的“五篇大文章”之一。随着大量绿色、低碳投资需求涌现,绿色金融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支持绿色低碳已成为商业保理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2025年3月,在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天津市委金融办的指导下,盛业保理联合天津东疆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联合赤道环境评价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共同制定了国内首个《绿色商业保理业务规范》团体标准,并由天津市金融学会正式出台。该团体标准紧密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文件,充分借鉴国内外的绿色金融产品标准,在对商业保理业务全流程梳理的基础上,从术语定义、基本原则、准入要求、业务实施流程等方面提出了绿色商业保理业务应包含的关键要素和核心内容,具有较强的科学性、适用性、可操作性。该团体标准的发布,填补了国内绿色商业保理标准空白,为金融机构开展穿透式项目或资产认定提供支持,也为商业保理行业的绿色发展提供了创新空间。自团体标准发布以来,盛业保理在规范内部绿色业务开展流程的同时,持续加大对绿色低碳项目的支持力度,并有序推进绿色商业保理项目评价认证工作。经第三方绿色评价机构联合赤道环境评价股份有限公司权威认证,四川省华蓥市国家储备林项目营造林工程符合《绿色金融支持项目目录(2025年版)》要求,项目建设将在区域固碳释氧、保育土壤、涵养水林、丰富森林粮库、保障粮食安全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具有显著的环境与社会效益。同时,本次业务亦符合《绿色商业保理业务规范》要求,获评为绿色商业保理项目,为后续融资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基于经认证的绿色资产,盛业保理积极与中国民生银行天津分行开展融资对接,创新构建“绿色资产穿透式融资”模式,成功获得专项再保理支持,并落地了团体标准发布后行业首笔获绿色资产认证的涉农保理创新业务,有效激活绿色资产的金融属性,扩大融资规模,助力降低融资成本。值得一提的是,盛业保理自2013年在天津东疆保税港区注册成立以来,坚持“重交易、轻主体”的差异化风控理念,围绕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五篇大文章”持续发力,助力中小微企业成长。近期,盛业保理再次成功落地“双重ESG架构”银团项目,并拟将募集资金全部用于支持兼具可持续发展与社会效益的项目。截至当前,盛业保理累计帮助超过3,000家中小微企业获得超过850亿元的普惠金融服务。未来,盛业将加大对《绿色商业保理业务规范》团体标准的应用推广力度,以更多富有价值的绿色保理创新实践成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贡献更大力量。

(盛业)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