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山证专精特新】安培龙:温度、压力及氧传感器夯实基础,力传感器开辟机器人应用新场景

2025-07-31 09:06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投资要点

公司专业从事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研发、生产和销售。安培龙拥有领先的智能传感器高端研发平台,自主掌握从材料到芯片到传感器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主要产品包括压力传感器、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PTC热敏电阻器、NTC热敏电阻器、力矩传感器等,广泛应用于汽车、机器人、智能家居、光伏、储能、充电桩、物联网、消费类电子、航空航天、工业控制等领域。从产品收入构成来看,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是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2024年占比均接近50%。得益于客户拓展顺利带来产品销量提升,公司营收稳步增长、毛利率趋于稳定:2020-2024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速基本维持在20%左右,2021-2023年公司毛利率基本维持在30%左右。

家电是公司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的优势领域,汽车等新行业拓展可期。①热敏电阻全球市场规模稳定增长,预计到2030年NTC和PTC的市场规模分别达到51亿元和4.77亿美元。NTC市场相对分散且竞争激烈,兴勤电子是全球NTC市场的领导者,市场份额为16%;TE是全球PTC热敏电阻市场的领导者,占有超过30%的市场份额。②温度传感器市场应用相对成熟、下游应用广泛,预计2030年全球市场规模有望达到86.46亿美元,其中家电、消费电子、工业领域市场规模分别为12.99、27.79、45.68亿美元。温度传感器应用较为成熟,国产厂商华工科技、安培龙等的产品核心技术指标已经接近芝浦电子、TDK、兴勤电子等的同类产品。③公司较早介入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领域,产品应用场景逐步从家电领域向汽车、光伏、储能、医疗等应用场景拓展,未来发展可期。

公司多技术路线压力传感器发展迅速,机器人或成为另一重要应用场景。①密封压力传感器是压力传感器的重要类型之一,预计到2032年全球中高压密封压力传感器和低压密封压力传感器市场规模分别达到5.89、1.52亿美元。在密封压力传感器领域,领先公司包括Sensata、WIKA、Panasonic、TE Connectivity、Honeywell、Keller、SICK、Emerson、Amphenol、HYDAC、ES Systems和Holykell。②公司目前涉及的压力传感器系列产品包括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MEMS 压力传感器以及玻璃微熔压力传感器三大品类,覆盖低、中及高压全量程,三款产品在汽车领域均有获得定点,部分产品已实现批量交付。③在压力传感器的基础上,公司基于MEMS硅基半导体应变计技术及玻璃微熔工艺进一步开发了力传感器产品,可用于机器人以及汽车等领域。预计随着应用场景产业化加速以及入局者的持续增加,力及力矩传感器有望进入高速成长期,以安培龙为代表的国产供应商或将受益。

公司氧传感器最初应用于家电领域,但也顺利向汽车、医疗等行业拓展。①氧传感器主要用于汽车发动机以及各类煤燃烧、油燃烧、气燃烧等炉体的气成分控制,预计到2032年全球氧传感器市场规模将达到74.17亿美元。氧传感器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是DENSO、Niterra、Bosch、Drager和Walker Products等,且全球前五大氧气传感器制造商占据了近70%的份额。②公司氧传感器产品最初应用于家电领域,目前已在汽车等应用场景取得显著成果,2024年公司成为国内首家获得汽车前装市场氧传感器项目定点的传感器公司。

盈利预测、估值分析和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70、14.40、17.60亿元,增速分别为24.5%、23.1%、22.2%;净利润分别为1.12、1.43、1.80亿元,增速分别为36.1%、27.0%、26.1%,对应EPS分别为1.14、1.45、1.83元,以7月29日收盘价86.57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75.7X、59.6X、47.3X。基于1)公司自主掌握从材料到芯片到传感器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传感器产品丰富、型号多样;2)压力传感器及氧传感器主要市场份额仍被进口品牌占据,贸易摩擦加剧态势下传感器产品的国产化进程有望加速;3)人形机器人是当前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公司在力传感器以及力矩传感器的开发方面进展迅速,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重要部件的关键供应商。综上,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但考虑到公司上市时间较短存在一定的估值溢价并且力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实现批量化应用仍需较长时间,因此对公司首次覆盖给予“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失败以及技术升级迭代风险、主要产品销售单价下降的风险、外销收入受国际贸易摩擦冲击的风险、力传感器客户拓展及产业化应用不及预期的风险、海外生产基地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解禁及减持相关风险。

财务数据与估值

资料来源:最闻,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最闻,山西证券研究所

【公司深耕传感器制造多年,拥有丰富的产品品类和优越的市场地位】

公司专业从事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研发制造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安培龙拥有领先的智能传感器高端研发平台,自主掌握从材料到芯片到传感器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精密、高性能的智能传感器产品及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压力传感器、氧传感器、温度传感器、PTC热敏电阻器、NTC热敏电阻器、力矩传感器等,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机器人、智能家居、光伏、储能、充电桩、物联网、消费类电子、航空航天、工业控制等领域,主要客户有比亚迪、STELLANTIS、上汽集团美的集团、伊克莱斯、法雷奥、麦格纳、凌云股份、华为、三星、格力、海尔等诸多国内外知名企业,销售网络遍及全球几十个国家和地区。

图1:安培龙产品概况

资料来源:安培龙官网,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安培龙官网,山西证券研究所

公司控股股东为邬若军,实控人邬若军和黎莉合计控制公司40.30%的股份。截至2024年报,邬若军直接持有公司31.67%的股份,通过瑞航投资控制公司5.64%的股份,其直接持有及间接控制公司合计37.31%的股份,并担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黎莉与邬若军为夫妻关系,直接持有公司2.99%的股份。综上,邬若军和黎莉两人直接持有及间接控制公司合计40.30%的股份,为公司(共同)实际控制人。

图2:安培龙股权结构

资料来源:安培龙招股说明书,安培龙2024年报,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安培龙招股说明书,安培龙2024年报,山西证券研究所

公司共拥有5家全资子公司,其中上海安培龙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培龙科技(欧洲)有限公司为2024年新设子公司。上市之前公司拥有深圳安培龙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郴州安培龙传感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安培龙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共3家全资子公司,分别对应深圳、湖南、东莞三大研发制造基地,配置有国内外领先的研发技术、生产工艺及装备等,实现了智能传感器产品的工业化、体系化和现代化。2024年公司新设上海安培龙科技有限公司和安培龙科技(欧洲)有限公司,对应上海研发中心和欧洲比利时研发中心,以汇聚国际化人才与技术资源,进一步提升核心竞争力。

压力传感器逐步赶超热敏电阻和温度传感器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公司主要产品为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2024年压力传感器首次超越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基于长期的技术积累以及产业化经验,公司已形成了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氧传感器、压力传感器三大类产品线,包含上千种规格型号的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家电、通信及工业控制领域,同时也逐渐在汽车、光伏、储能、医疗等领域扩大应用。从收入构成来看:2021年及之前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收入占比接近90%;由于压力传感器逐步通过下游客户验证,产品销售陆续放量,2021年起公司压力传感器的产能利用率呈现快速提升趋势,并在2022年保持在90%以上,受此影响2022年压力传感器收入占比跃升至39.55%,并且此后呈现稳步上升态势,2024年公司压力传感器首次超越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成为公司第一大收入来源。

图3:安培龙主营产品收入结构(%)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4:安培龙主营产品收入及同比(百万元,%)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在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领域,公司生产销售NTC、PTC两类敏感元件,同时NTC热敏电阻为公司生产的温度传感器的核心部件。公司热敏电阻产品包括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PTC)和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其中PTC主要用于过流、过热保护、恒温发热等用途,而NTC主要用于温度测量、温度控制、温度补偿、抑止浪涌电流等用途。同时公司主要生产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该类产品主要由自主生产的NTC热敏电阻以及线束加上多种材料封装组成,主要用于温度测量和温度控制。

表1:安培龙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产品概述

资料来源:安培龙招股说明书,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安培龙招股说明书,山西证券研究所

在压力传感器领域,公司拥有陶瓷电容、MEMS、玻璃微熔三种技术路线,分别适配中、低、高压需求。公司生产及研发的压力传感器主要包括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MEMS压力传感器、玻璃微熔压力传感器,其中:①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主要用于0.5~15MPa的中低压压力范围,其采用固定式陶瓷基座和可动陶瓷膜片结构,可动膜片通过玻璃浆料等方式与基座密封固定在一起,两者之间内侧印刷电极图形,从而形成一个可变电容,当膜片上所承受的介质压力变化时,两者之间的电容量随之发生变化,通过调理芯片将该信号转换成电信号。②MEMS压力传感器主要用于小于0.5MPa的低压压力范围,其核心是将电阻条集成在单晶硅膜片上形成惠斯通电桥,并制成硅压阻芯片,当单晶硅膜片受压产生应变,压阻效应使惠斯通电桥的电阻值随应变而变化,从而实现力-电转换。③玻璃微熔压力传感器适用于最大量程5~600MPa的中高压压力范围,其技术原理是将压敏电阻(硅应变计)通过高温烧结玻璃键合在不锈钢(17-4PH)膜面上感应压力,当不锈钢膜片的另一侧有气体或液体的压力时,膜片产生微弱的形变进而引起膜片上烧结的4个应变计电阻发生相应变化。

表2:安培龙压力传感器产品概述

资料来源:安培龙2024年报,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安培龙2024年报,山西证券研究所

在氧传感器领域,公司生产及研发的产品包括氧传感器芯体以及氧传感器、氮氧传感器。公司生产的氧传感器为片式氧传感器,是利用氧化锆陶瓷敏感芯体测量尾气和大气的氧浓度差,从而监测和控制空燃比的核心检测器件,主要用于检测发动机尾气排放中的含氧量。公司生产的氮氧传感器(NOx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检测车辆尾气中氮氧化物(NOx,包括NO和NO₂)浓度的装置,主要用于柴油发动机的尾气处理系统(如SCR系统),以确保符合环保排放标准。

表3:安培龙氧传感器产品概述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客户拓展顺利带来产品销量提升,公司营收稳步增长、毛利率趋于稳定

得益于客户拓展顺利带来产品销量提升,公司营业收入稳步增长,但归母净利润受产能利用率及新工厂摊销等影响有所波动。2020-2024年,公司各类型传感器产品总销售量分别为4.33、4.57、3.75、4.37、5.21亿只,且均价更高的氧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销量占比逐步提升,2020-2024年两类传感器销量占比分别为0.31%、0.45%、2.01%、2.47%、2.83%。受此影响,公司营收实现稳步增长,2020-2024年营收同比增速基本维持在20%左右。但公司归母净利润受产能利用率变化及新工厂摊销等影响波动较为明显,尤其是2021-2023年间:①2021年公司NTC热敏电阻和温度传感器、氧传感器产能利用率均有所下降,原因在于:一方面公司于2020年新增了MF58系列NTC热敏电阻的产能,但其所生产的温度传感器因美的集团交易价格下降而导致毛利率下降,公司主动控制了该类产品的生产规模;另一方面公司的氧传感器境外终端客户克鲁兹与公司的经销客户舒诺科技商谈降低氧传感器的采购价格,在达成一致意见前客户对公司氧传感器的需求量下降。②2022年公司压力传感器产能由2021年的202.66万个跃升至917.19万个,但产能利用率仍维持在90%以上,主要受益于压力传感器逐步通过下游客户验证,产品销售陆续放量。③2023年公司建设完成了一条全自动温压一体传感器生产线并获得北美某知名新能源汽车客户的认可,2023年底公司在深圳坪山投资建设的安培龙智能传感器产业园顺利竣工验收,新工厂投产带来的折旧摊销使公司净利润承压。

图5:安培龙营业收入及增速(百万元,%)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6:安培龙归母净利润及增速(百万元,%)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公司销售毛利率趋于稳定,分产品来看毛利率总体也趋于稳定。2020年公司销售毛利率达到35.26%,总体处于相对较高水平;2021-2023年受客户端需求变化以及新工厂、新产线投产等因素影响,公司毛利率波动较大,但仍维持在30%左右;2024年公司虽然进行了会计政策调整(根据《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18号》,公司计提的不属于单项履约义务的保证类质量保证应由计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调整为计入“主营业务成本”),但销售毛利率较2023年仍提升0.41个百分点。分产品来看,2023年以来公司各类传感器产品毛利率均趋于稳定:2024年公司压力传感器、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氧传感器及其他的毛利率分别为31.61%、33.15%、25.74%,较去年同期分别变动0.69、0.00、1.19个百分点。

图7:安培龙销售毛利率(%)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8:安培龙分产品毛利率水平(%)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公司销售净利率震荡下行,2024年已降至8.79%。2020-2022年公司销售净利率分别为14.38%、10.49%、14.28%,总体出现较大波动,考虑到2020-2022年公司销售期间费用率较为稳定(分别为18.94%、18.39%、18.71%),导致销售净利率出现较大波动的原因或主要为销售毛利率受产能利用率影响出现了较大波动(2020-2022年公司销售毛利率分别为35.26%、29.56%、33.34%)。2023年公司销售净利率较上年同期下滑的原因是:①毛利率有所下滑,2023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1.83%,较上年同期下滑1.51个百分点;②销售期间费用率有所上升,2023年公司销售期间费用率为19.00%,较上年同期提升0.29个百分点;③所得税有所增加,2023年公司所得税总额为877.26万元,2022年所得税总额为-466.72万元。2024年公司销售净利率较上年同期继续下滑的原因是:①销售期间费用率有所上升,2024年公司销售期间费用率为19.91%,较上年同期提升0.91个百分点;②税金及附加有所增加,2024年公司税金及附加总额为906.47万元,2023年税金及附加总额为361.02万元;③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变化较大,2024年公司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分别为-1157.64、-1521.50万元,2023年资产减值损失和信用减值损失分别为-757.86、-408.58万元。

图9:安培龙销售净利率(%)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10: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家电是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的优势领域,汽车等新行业拓展可期

热敏电阻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且消费类产品为主要应用场景,温度传感器市场规模预期也将实现稳定增长。就热敏电阻而言,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全球市场规模保持稳定增长:①根据HengCe数据,2023年全球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NTC)市场规模大约为42亿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51亿元,2024-2030期间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8%,并且亚太地区是最大的下游地区,市场份额约为71%。NTC市场相对分散且竞争激烈,兴勤电子是全球NTC市场的领导者,市场份额为16%,紧随其后的是Shibaura、TDK、Semitec、Mitsubishi、Vishay、时恒电子、AVX、Murata和Panasonic。②根据HengCe数据,2023年全球PTC热敏电阻市场销售额达到了3.41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4.77亿美元,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5.0%,并且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生产地区,占有大约40%的市场份额。TE是全球PTC热敏电阻市场的领导者,占有超过30%的市场份额,其他核心厂商有Polytronics、Wayon、Bourns、Keter、TDK(EPCOS)、Amphenol(GE SENSING)、Thinking、Murata和VISHAY等,前十大厂商占有超过80%的市场份额。就温度传感器而言,其市场应用相对成熟、下游应用广泛,家电领域覆盖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电磁炉、烤箱等应用场景,汽车领域覆盖汽车空调以及动力系统的水温、油温、燃料温度、进气温度、排气温度、动力电池单元等的监测和控制,医疗电子领域可用于皮肤、体腔、体温的测量。根据QYR(恒州博智)的统计,2022年全球温度传感器市场销售额达到了61.12亿美元,中国市场规模为24.43亿美元,约占全球的39.97%;根据Semiconductor Insight的数据,2024年家电用、消费电子用、工业用温度传感器合计市场规模预计达到66.35亿美元,2030年有望进一步达到86.46亿美元,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4.51%。由于温度传感器在国内家用电器等市场的应用较为成熟,华工科技、安培龙等相关企业的工艺控制、生产成本、产品性能与质量等方面大幅提升,主要产品的核心技术指标与芝浦电子、TDK、兴勤电子等国际公司同类产品相接近,并逐步进入国际知名品牌商的供应链体系。

图11:2024-2030年全球温度传感器市场规模预测(亿美元)

资料来源:Semiconductor Insight,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Semiconductor Insight,山西证券研究所

家电领域是温度传感器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到9.58亿美元。温度传感器在家电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已覆盖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电磁炉、烤箱、暖风机、冷柜、热水器、咖啡机、饮水机、洗碗机、消毒柜、烘干机以及中低温干燥箱、恒温箱等众多应用场景。一般而言,在家电领域中,一台家用空调至少有室温、管温、排气共3个温度传感器;咖啡机、洗衣机、冰箱等其他应用场景至少有1个温度传感器。并且家用电器在产品创新周期以及消费升级趋势下功能不断增加,同时一些新品类的快速成长也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比如干衣机、洗碗机、蒸烤一体机、洗地机、集成灶等,均对温度传感器产生新的需求。根据Semiconductor Insight的数据,2024年家电用温度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达到9.58亿美元,2030年有望进一步达到12.99亿美元,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5.20%。就家电用温度传感器市场而言,主要的参与者包括Sensata、Amphenol、Texas Instruments、TDK、ST Microelectronics、安培龙、华工科技、Shibaura Electronics、TE Connectivity、Thinking-Electronic、Semitec等。

图12:2024-2030年全球家电用温度传感器市场规模预测(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Semiconductor Insight,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Semiconductor Insight,山西证券研究所

消费电子领域是温度传感器的第二大应用领域,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到22.09亿美元。消费电子产品中的温度传感器是集成到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等设备中的微型传感器。这些传感器监控设备的内部温度,以防止过热并优化性能,它们在维持消费电子产品的安全和高效运行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以可穿戴设备为例,可穿戴设备逐渐渗透到许多医疗领域,能够实时、持续收集消费者的监测信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从而增加了对温度等不同功能传感器的需求量。根据Semiconductor Insight的数据,2024年消费电子用温度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达到22.09亿美元,2030年有望进一步达到27.79亿美元,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3.90%。就消费电子用温度传感器市场而言,主要的参与者包括ABB、Amphenol、安培龙、Bosch Sensortec、Emerson、华工科技、NXP、Omron、Panasonic、Semitec、Sensata、Shibaura Electronics、Siemens、ST Microelectronics、TDK、TE Connectivity、Texas Instruments、Thinking-Electronic等。

图13:2024-2030年全球消费电子用温度传感器市场规模预测(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Semiconductor Insight,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Semiconductor Insight,山西证券研究所

工业领域是温度传感器的第一大应用领域,2024年全球市场规模达到34.68亿美元。工业应用中安装温度传感器主要是为了实现一致的温度监测和控制,工业温度传感器有多种类型,例如表面贴装RTD、热电偶、热电偶探头、探头型RTD等。工业领域温度作为核心的热工参数,对设备及物料的安全与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温度的异常波动可能导致设备故障、产品质量下降,甚至安全事故。在工业生产自动化流程中,温度测量点要占全部测量点的一半左右,温度传感器广泛应用于炉温、反应釜温度、产品冷却温度等的监测和控制。例如,在钢铁冶炼过程中,准确地控制冶炼温度可以明显提高产品质量,还能节能降耗;在石油炼化厂,准确地控制裂解温度可以得到不同品质的柴油系列产品。根据Semiconductor Insight的数据,2024年工业用温度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达到34.68亿美元,2030年有望进一步达到45.68亿美元,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为4.70%。就工业用温度传感器市场而言,主要的参与者包括Kongsberg Gruppen、Heraeus、Amphenol、Honeywell、Advantech、Fluke、Littelfuse、Omron、ABB、Analog Devices、Texas Instruments、Microchip Technology、Maxim Integrated、TE Connectivity、Global Mixed Mode Technology、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等。

图14:2024-2030年全球工业用温度传感器市场规模预测(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Semiconductor Insight,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Semiconductor Insight,山西证券研究所

公司较早介入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领域,产品应用场景逐步由家电向汽车电子、医疗电子等领域拓展。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 PTC热敏电阻元件研发、生产的厂商之一,公司创立之初就成功实现了PTC热敏电阻的量产,主要应用于家电、通讯、照明领域,主要客户包括华为、三星、GE等。2006年公司顺利实现NTC热敏电阻的产业化,并于2007年开始逐步向NTC热敏电阻的后段温度传感器延伸,通过焊接技术、封装技术等核心技术的攻关,成为国内为数不多自主掌握从陶瓷材料到NTC热敏电阻元件再到温度传感器组件全产业链的企业,并在当时开发了雀巢咖啡、比亚迪、美的集团等客户。2011年以后,伴随技术发展,下游市场对产品的温度检测精度和小型化要求越来越高,公司针对性开发出更适合下游客户应用的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产品应用场景也逐步从家电领域向汽车、光伏、储能、医疗等应用场景拓展。以汽车领域为例,公司目前的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产品已涉及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发动机水温或油温用、环境温度用、PTC加热模块水温用、OBC充电口用、变速箱油温用、EGR进气口用、动力电池包用等诸多应用场景。2024年公司的水温传感器获得欧洲著名汽车制造厂商的项目定点,温度传感器获得了国内知名头部飞行汽车的项目定点,汽车座椅温控管理方面已进入捷温、李尔、安闻等国内外知名汽车零部件厂商供应体系。

图15:安培龙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产品型号

资料来源:安培龙官网,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安培龙官网,山西证券研究所

多技术路线压力传感器发展迅速,机器人或成为另一重要应用场景

压力传感器能够将压力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其技术原理多样、类型丰富,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领域及各种工业自控产品中。压力传感器是能感受压力信号,并能按照特定的标定公式,将压力信号转换成可用的电信号的器件或者装置。按照不同的技术原理,压力传感器可以划分为电阻式、电容式、压阻式、振弦式、光学式、电感式、压电式等,基于不同的性能特点,压力传感器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气体压力检测、汽车发动机管理、石油化工、航空航天等领域。按照不同的压强类型,压力传感器可以划分为绝对压力传感器、表压力传感器、真空压力传感器、压差计、密封压力传感器等,伴随工业自动化、智能化加速发展以及电动汽车、自动驾驶技术兴起,市场对于密封压力传感器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特别是在汽车、医疗和工业等领域。

表4:常见的压力传感器原理、特点及应用

资料来源:科普瑞传感器,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科普瑞传感器,山西证券研究所

2023年全球压力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106.26亿美元,其中密封压力传感器市场规模约为4.36亿美元。①根据QYR(恒州博智)的统计及预测,2023年全球压力传感器市场销售额达到106.26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达到141.47亿美元,2024-2030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4.14%。全球压力传感器核心厂商主要包括Bosch、Denso、Sensata、Amphenol和NXP等。2023年全球第一梯队厂商主要有Bosch、Emerson、TE Connectivity (Measurement Specialties)、Yokogawa、Sensata、Honeywell、Infineon、Amphenol和Continental,第一梯队占有大约33%的市场份额;第二梯队厂商有Denso、NXP、Huba Control、Panasonic、Baker Hughes (Druck)、STMicroelectronics、Omron、Keyence和Keller等,共占有12%份额。②根据Semiconductor Insight的数据,2023年全球中高压密封压力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为3.31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5.89亿美元,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60%;2023年全球低压密封压力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为1.05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1.52亿美元,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4.20%。据此计算2023年全球密封压力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为4.36亿美元,2032年有望提升至7.41亿美元,2023-2032年复合增长率为6.06%。在密封压力传感器领域,领先公司包括Sensata、WIKA、Panasonic、TE Connectivity、Honeywell、Keller、SICK、Emerson、Amphenol、HYDAC、ES Systems和Holykell。

图16:2023-2032年全球中高压密封压力传感器市场规模预测(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Semiconductor Insight,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Semiconductor Insight,山西证券研究所

公司是覆盖低、中及高压全量程的少数压力传感器企业之一,在汽车等主要应用领域拓展方面成效显著。公司目前涉及的压力传感器系列产品包括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MEMS 压力传感器以及玻璃微熔压力传感器三大品类。①在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方面,2024年公司的温度压力一体传感器新获一家国内知名汽车Tier1厂商的项目定点,公司用于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变速箱用压力传感器取得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项目中标,同时公司温度压力一体传感器还获得全球头部合资品牌新能源汽车项目定点。②在MEMS压力传感器方面,2024年公司已实现向Stellantis大批量交付真空度压力传感器,同时正向其开发碳罐脱附压力传感器、曲轴箱通风压力传感器、压差传感器等MEMS压力传感器产品;公司咖啡机用MEMS压力传感器开始实现了大批量交付;公司差压传感器获得知名合资汽车品牌厂商项目定点;公司的刹车系统真空度传感器、排气系统压差传感器也获得了欧洲知名汽车主机厂的项目定点。③在玻璃微熔压力传感器方面,2024年公司GDI轨压压力传感(玻璃微熔压力传感器)取得欧洲著名汽车零部件厂商项目定点,同时公司用于EHB制动系统压力传感器取得国内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项目中标,玻璃微熔压力传感器有望在2025年实现交付的较大突破。

图17:安培龙压力传感器产品型号

资料来源:安培龙官网,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安培龙官网,山西证券研究所

在压力传感器的基础上,公司进一步开发了力传感器产品,可用于机器人以及汽车等领域。公司研发及生产的力传感器目前主要基于MEMS硅基半导体应变计技术及玻璃微熔工艺技术。力矩传感器能够在笛卡尔坐标系中同时测量力和力矩的三个分量,为机器的力控制和运动控制提供更全面、精确的力感信息,可满足机器在复杂环境下的作业需求,在汽车、机器人、机械加工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机器人用力传感器领域,公司与天机智能合作研发基于MEMS硅基应变片+玻璃微熔工艺的力传感器,其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机器人的关节模组上,能够实时感知各关节扭矩和控制末端力,提高机器人的安全性能和交互性能,以满足工业机器人、协作机器人等机器人对力测量的精确需求,并可在人形机器人上进行实际应用,2024年公司单向力传感器以及力矩传感器已完成开发。除此以外,2024年公司开始立项基于MEMS压力芯片及玻璃微熔工艺技术适配于最新一代智驾刹车系统EMB(电子机械制动系统)的力传感器产品研发,其可有效提升汽车制动系统的响应能力、缩短制动距离,项目整体进展顺利,并获得国内头部厂商装车试验。

图18:安培龙力传感器产品情况

资料来源:安培龙官网,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安培龙官网,山西证券研究所

当前人形机器人正处于产业化前期,预计产业化落地将会驱动力和力矩传感器进入高速成长期,公司相关产品或将受益。力和力矩传感器是机器人功能实现的关键部件和重要的成本来源,根据高工机器人统计,当前国内六维力传感器的产品平均单价在2~4万元,一方面是当前人形机器人行业尚未形成大规模量产,批量化采购的订单较少,采购价很难降低;另一方面,当前六维力传感器在生产、标定等环节还存在技术难点,导致出厂成本和使用成本双高。GGII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市场六维力/力矩传感器销量为8360套(其中机器人行业销量4840套),预计到2027年中国市场六维力/力矩传感器销量为84000套(其中机器人行业销量42000套);2022年中国市场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市场规模为2.39亿元(其中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1.56亿元),预计到2027年中国市场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市场规模为15亿元,复合增长率超过45%。预计随着应用场景产业化加速以及入局者的持续增加,力及力矩传感器有望进入高速成长期,以安培龙为代表的国产供应商或将受益。

图19:中国六维力/力矩传感器销量预测(%)

资料来源:GGII,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GGII,山西证券研究所

图20:中国六维力/力矩传感器市场规模预测(%)

资料来源:GGII,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GGII,山西证券研究所

氧传感器最初应用于家电领域,但也顺利向汽车、医疗等行业拓展

氧传感器可以测算对应的氧浓度,从而保证产品质量及尾气排放达标,是使用三元催化器减少尾气排放污染的发动机上必不可少的检测元件。氧传感器是利用陶瓷敏感元件测量各类加热炉或排气管道中的氧电势,由化学平衡原理计算出对应的氧浓度,从而达到监测和控制燃烧空燃比,以保证产品质量及尾气排放达标的测量元件。在使用三元催化器以减少尾气排放污染的发动机上,氧传感器是必不可少的检测器件,其可以检测发动机尾气排放中的含氧量,并向ECU输送空燃比信号,ECU据此控制喷油量和进气量,使发动机运行在理论空燃比附近的最佳状态,从而为三元催化器的尾气处理创造理想条件,确保三元催化器对尾气中的碳氢化合物、一氧化碳和氮氧化合物三种污染物都有最大的转化效率,最大程度地进行排放污染物的转化和净化,达到节能减排的功效。除汽车发动机以外,氧传感器也广泛应用于各类煤燃烧、油燃烧、气燃烧等炉体的气成分控制,运用氧传感器进行燃烧气成分测量和控制既能稳定和提高产品质量,又可缩短生产周期,节约能源。

图21:氧传感器的结构

资料来源:传感器技术公众号,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传感器技术公众号,山西证券研究所

2023年全球氧传感器市场规模达到42.44亿美元,其中汽车市场是全球应用氧传感器的最大市场之一。根据Semiconductor Insight的数据,2023年全球氧传感器市场规模预计为42.44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74.17亿美元,预测期内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40%。根据QYR(恒州博智)数据,全球前五大氧气传感器制造商占据了近70%的份额,主要参与者是DENSO、Niterra、Bosch、Drager和Walker Products等。①从区域来看,日本是氧气传感器最大的生产市场,市场份额约为30%,其次是欧洲和中国,份额分别约为29%和19%。②从产品分类来看,电化学氧传感器市场占比超过95%。③从下游应用来看,汽车领域的市场份额超过95%。随着国六排放标准的出台实施,氧传感器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同时摩托车的国四排放标准已出台实施,氧传感在摩托车领域的应用也将得到推广。此外,除汽车、摩托车市场以外,伴随物联网的发展,氧传感器在可穿戴设备、医疗设备等领域得到拓展应用。

图22:2023-2032年全球氧传感器市场规模预测(百万美元)

资料来源:Semiconductor Insight,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Semiconductor Insight,山西证券研究所

公司氧传感器产品最初应用于家电领域,目前已在汽车等应用场景取得显著成果。2011年公司利用较为成熟的陶瓷材料技术平台,开发了低温共烧的陶瓷基板,应用于LED封装。随后基于该技术,公司不断优化陶瓷基板的生产工艺,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向氧传感器的核心工艺技术延伸,包括陶瓷基体制备技术、薄膜流延技术、绝缘浆料制备技术、低功耗微型结构设计与制备技术、耐水热冲。2015年公司成功实现片式氧传感器的批量生产,2016年开始市场验证并于2017年实现市场销售,2018年为伊莱克斯、方太等国内外知名客户的烤箱产品进行配套,2019年成为菱电电控(维权)的供应商并正式进入国内机动车用氧传感器领域。2024年,公司成为国内首家获得汽车前装市场氧传感器项目定点的传感器公司,且2024年11月已实现东风汽车发动机前装后氧传感器产品的小批量供货;在氮氧传感器方面,公司也通过持续投入实现了氮氧传感器芯体的小批量交付。

图23:安培龙氧传感器产品型号

资料来源:安培龙官网,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安培龙官网,山西证券研究所

【盈利预测】

收入拆分及盈利预测

一、 营业收入预测。

公司招股书从产品品类角度对营业收入进行了拆分,我们将按照此口径对2025-2027年公司整体的营业收入及毛利率进行预测:

①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公司所生产的温度传感器主要用于家电领域,并逐步向汽车、光伏、储能、医疗等应用场景拓展。从内销来看,国内家电存量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后续增长驱动因素或主要来自产品损坏后的替换需求和产品创新带来的升级需求,叠加近期国家通过以旧换新、国家补贴等措施提振消费,家电需求有望迎来一定增长。从外销来看,出口已成为家电企业营业收入的重要来源,2024年美的集团、海尔智家的国外收入占比分别为41.32%、49.97%,但随着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家电出口也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综合考虑内销高存量和外销不确定性,以及温度传感器在国内家用电器等市场的应用较为成熟,我们预计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将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且增速趋于放缓,故假定2025-2027年公司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8.00%、15.00%、13.00%,基于此可得到2025-2027年公司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收入分别为536.19、616.62、696.78百万元;综合考虑家电行业的发展状态以及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领域的竞争格局,我们预计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的毛利率总体较为平稳且呈现微弱的下滑态势,故假定2025-2027年公司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的毛利率分别为33.10%、33.05%、33.00%。

②压力传感器:公司的压力传感器主要应用于汽车领域,目前国内汽车压力传感器主要被美国森萨塔、博世等国际企业所占据,而中国压力传感器仍处于技术追赶阶段,只有少数公司具备产品研发和量产供货能力,且压力传感器作为汽车安全件往往需要比较长的验证周期,国产压力传感器想要进入国外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体系难度也比较大。考虑到公司已成为国内极少数在车规级应用领域实现低、中、高压压力传感器全压力量程覆盖的企业之一,并且已获得国内外多家知名客户的项目定点,最新的玻璃微熔压力传感器也有望在2025年实现交付的较大突破,预计公司压力传感器新客户拓展和存量客户份额提升仍将持续,压力传感器营收预期将维持较快增长且随着基数变大增速将会放缓,并且预期销量增长对压力传感器收入增长的贡献更大(截至2024年10月,公司陶瓷电容式压力传感器已具备年产2500万只的产能,年产300万只的玻璃微熔压力传感器自动化生产线也已完成安装调试,同时竣工验收投入使用的近十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安培龙智能传感器产业园可有效地提供后续发展扩产的产业空间)。基于此,假定2025-2027年公司压力传感器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29.00%、28.50%、27.50%,基于此可得到2025-2027年公司压力传感器收入分别为603.72、775.78、989.12百万元;考虑到在压力传感器领域公司要抢占森萨塔等国外品牌份额,同时汽车供应链成本管控和性价比要求偏高,预期公司产品可能会面临一定的降价压力,故假定2025-2027年公司压力传感器的毛利率分别为31.30%、31.00%、30.70%。

③氧传感器:公司生产的氧传感器主要应用于汽车、摩托车市场,并逐步进入到家电、医疗等领域。长期以来,国内汽车用的氧传感器市场被博世、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等国外品牌占据,进口依赖度较大,绝大多数国内企业的氧传感器还限于工业氧检测等方面。2024年公司成为国内首家获得汽车前装市场氧传感器项目定点的传感器公司,标志着公司氧传感器在汽车前装市场取得重大突破,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对后续公司氧传感器在国内外汽车主机厂的前装市场拓展起到关键作用。但考虑到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占比持续提升,燃油车的份额逐步被压缩,主要应用于燃油车的氧传感器需求也会受到一定影响。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叠加目前公司氧传感器收入体量很小,预计公司氧传感器营收将实现快速增长且随着基数变大增速将会放缓,故假定2025-2027年公司氧传感器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70.00%、59.00%、54.00%,基于此可得到2025-2027年公司氧传感器收入分别为30.19、48.01、73.93百万元;考虑到公司氧传感器目前交付体量较小,预期营收快速增长将带来规模效应释放,产品毛利率有望实现提升,故假定2025-2027年公司氧传感器的毛利率分别为26.00%、26.50%、27.00%。

基于上述假设,我们预测公司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1.70、14.40、17.60亿元,增速分别为24.5%、23.1%、22.2%;净利润分别为1.12、1.43、1.80亿元,增速分别为36.1%、27.0%、26.1%,对应EPS分别为1.14、1.45、1.83元,以7月29日收盘价86.57元计算,对应PE分别为75.7X、59.6X、47.3X。

表5:2025-2027年安培龙营业收入及毛利率预测

注:由于公司主营业务结构披露口径发生了变化,为方便统计将2021、2022年的氧传感器及芯体、其他主营业务、其他业务相加计入氧传感器及其他业务。

资料来源:安培龙招股说明书,安培龙2024年年报,Wind,山西证券研究所

可比公司估值对比

在热敏电阻及温度传感器领域,公司同业可比公司主要是兴勤电子(中国台湾上市公司)、芝浦电子(日本上市公司)、TDK(日本上市公司)、丹东国通(非上市公司)、华工科技(A股上市公司)。在氧传感器领域,公司同业可比公司主要是博世(非上市公司)、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日本上市公司)、常州联德(非上市公司)。在压力传感器领域,公司同业可比公司主要是森萨塔(美国上市公司)、沃德尔(非上市公司)。上市同业可比公司中仅有华工科技一家为国内A股上市公司,故选取华工科技(000988.SZ)作为可比公司。

表6:2025-2027年可比公司估值对比

注:安培龙EPS及PE值为自行测算,其余均为Wind一致预期

资料来源:Wind一致预期(截至7月29日),山西证券研究所

我们预测2025-2027年公司的估值分别为75.7X、59.6X、47.3X,显著高于可比公司华工科技的估值30.2X、24.0X、19.7X。基于1)公司自主掌握从材料到芯片到传感器全产业链关键核心技术,传感器产品丰富、型号多样;2)压力传感器及氧传感器主要市场份额仍被进口品牌占据,贸易摩擦加剧态势下传感器产品的国产化进程有望加速;3)人形机器人是当前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公司在力传感器以及力矩传感器的开发方面进展迅速,有望成为人形机器人重要部件的关键供应商。综上,我们看好公司未来的发展,但考虑到公司上市时间较短存在一定的估值溢价并且力传感器在人形机器人实现批量化应用仍需较长时间,因此对公司首次覆盖给予“增持-A”评级。

风险提示:产品研发失败以及技术升级迭代风险、主要产品销售单价下降的风险、外销收入受国际贸易摩擦冲击的风险、力传感器客户拓展及产业化应用不及预期的风险、海外生产基地建设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解禁及减持相关风险。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资料来源:最闻,山西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最闻,山西证券研究所

分析师:叶中正

执业登记编码:S0760522010001

分析师:冯瑞

执业登记编码:S0760524070001

分析师:谷茜

执业登记编码:S0760518060001

分析师:刘斌

执业登记编码:S0760524030001

报告发布日期:2025年7月30日

【分析师承诺】

本人已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登记为证券分析师,本人承诺,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人对证券研究报告的内容和观点负责,保证信息来源合法合规,研究方法专业审慎,分析结论具有合理依据。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直接或间接受到任何形式的补偿。本人承诺不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或执业过程中所掌握的信息为自己或他人谋取私利。

本订阅号不是山西证券研究所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所载内容均来自于山西证券研究所已正式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订阅者若使用本订阅号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报告的了解而对其中关键假设、评级、目标价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提请订阅者参阅山西证券研究所已发布的完整证券研究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

山西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具备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本公司不会因为任何机构或个人关注、收到或订阅本订阅号推送内容而视为本公司的当然客户。本公司证券研究报告是基于本公司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公司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入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在任何情况下,本公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内容所引致的任何损失负任何责任。本订阅号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公司研究所于发布报告当日的判断。在不同时期,本公司可发出与本订阅号所载资料、意见及推测不一致的报告。本公司或其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能持有或交易本订阅号中提到的上市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投资标的,还可能为或争取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或财务顾问服务。订阅者应当考虑到本公司可能存在可能影响本报告客观性的利益冲突。本公司在知晓范围内履行披露义务。本订阅号的版权归本公司所有。本公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权利。未经本公司事先书面授权,本订阅号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否则,本公司将保留随时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依据《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规定特此声明,禁止我司员工将我司证券研究报告私自提供给未经我司授权的任何公众媒体或者其他机构;禁止任何公众媒体或者其他机构未经授权私自刊载或者转发我司的证券研究报告。刊载或者转发我司证券研究报告的授权必须通过签署协议约定,且明确由被授权机构承担相关刊载或者转发责任。

依据《发布证券研究报告执业规范》规定特此提示我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不要将我司证券研究报告转发给他人,提示我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及公众投资者慎重使用公众媒体刊载的证券研究报告。

依据《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规定》和《证券经营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廉洁从业实施细则》规定特此告知我司证券研究业务客户遵守廉洁从业规定。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