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西部基金】公募FOF基金2025年2季报分析:结构重于指数,科技成长或为主线

2025-07-31 13:23

(来源: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25Q2,公募FOF规模上升,新发亮眼,百亿基金公司4南方、东方红、博时规模增长显著兴证全球总规模仍居第一。超九成FOF基金录得正收益,申万菱信智华稳进配置3个月持有录得冠军配置上,增配短债基金、被动债基,减配商品基金。被增持较多的主动权益基金为诺安多策略、中信保诚多策略、博道久航等。整体来看,多数基金经理对权益市场乐观,结构重于指数,科技成长或为市场主线

【报告亮点】

基于公募FOF25Q2季报分析,厘清和跟踪公募FOF发展态势、竞争格局、业绩表现及资产配置特点多角度筛选出30位值得关注的基金经理,深度分析其2季度投资操作和未来展望,总结FOF不断迭代的投资策略、方法体系以及最新配置观点。

【主要逻辑】

主要逻辑一:跟踪FOF规模、新发、基金公司、基金经理、托管行等现状,分析趋势

25Q2,FOF数量518只、规模1657.06亿元, 较25Q1规模增146.27亿元。博时臻选楚汇三个月持有、东方红盈丰稳健配置6个月等6只基金,合计增长233.25亿元。

主要逻辑二:对比各类FOF基金业绩,跟踪不同策略特征、挖掘优质基金

25Q2全部FOF基金正收益比例为97.43%。申万菱信智华稳进配置3个月持有,以7.63%取得2季度业绩之冠。

主要逻辑三:分析FOF基金25Q2对各类型基金配置情况和边际变化

25Q2,短债基金、被动指数型债基被显著增持。主动权益基金、固收+基金、商品型基金均被减持。

主要逻辑四:基于25Q2公募FOF重仓持有基金,关注各类被增配较多基金

25Q2,被增持较多的主动权益基金为诺安多策略、中信保诚多策略、博道久航等;被动型基金中持仓规模前三为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国泰中证全指数证券公司ETF、鹏华中证酒ETF指增基金被持有数量前三为招商中证1000指增、国泰君安中证1000指增、汇添富沪深300指增;固收+基金被增持较多的为景顺长城四季金利、南方昌元可转债A、永赢稳健增强等;纯债基金被增持数前三为景顺长城景泰纯利、国泰上证10年期国债ETF、平安中债-中高等级公司债利差因子ETF;商品型基金增持数量居前为华夏黄金ETF、华夏饲料豆粕期货ETF、富国上海金ETF、国投瑞银白银期货。

主要逻辑五:分析30位基金经理25Q2操作和展望,总结FOF投资策略和观点

整体来看,多数经理对权益市场乐观,成长风格占优,结构性机会或延续,比如港股科技、创新药、新消费、“反内卷”机会、红利等,科技或为市场主线。

风险提示:数据或有遗漏、滞后;投资策略变更风险;季报仅前十大持仓,无法反映全部持仓;市场风险;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不构成基金推荐或投资收益保证。

一、公募FOF基金发展

1.1 公募FOF规模上升,新发势头回暖

1.1.1 公募FOF数量增加,规模上升

25Q2,公募FOF规模扭转下降趋势,增加146.27亿元。根据20252季报,剔除已清盘基金,公募FOF基金数量合计518只,总规模为1657.06亿元,较25Q1数量增加6只,规模增加146.27亿元。252季度,有9FOF基金清盘,其中3只为养老基金。

公募FOF基金规模占非货基金规模比例为0.83%,较上季度上升0.02pct,延续25Q1以来的上涨趋势。

1.1.2 季度新发亮眼,持营规模为负

2季度,公募FOF基金新发数量14只,新发规模合计186.04亿元,延续25Q1的回暖趋势,平均单只基金发行规模13.29亿元东方红盈丰稳健配置6个月持有,以募集规模65.73亿元居首,该基金为混合型FOF,基金经理陈文扬,托管行为招商银行。另外,南方稳见3个月持有、招商稳健策略优选3个月持有、前海开源康悦稳健养老一年持有、中加智选回报三个月持有,这4只基金新发规模均超10亿元。

2季度,公募FOF基金持营规模为负25Q2公募FOF基金持营规模减少39.78亿元。自22Q1至今,仅24Q325Q1持营规模为正,其余季度均为负。

 1.1.3 偏债类FOF规模和数量双升,占比仍最高

25Q2偏债混合型FOF基金数量增加3只,规模增长70.81亿元,规模占比达46.48%,较25Q1提高0.19pct,占比最仍高。偏债混合型FOF基金,总数量达191只,数量占比为36.87%规模为734.74亿元规模占比达到46.48%

偏债类产品数量和规模双升2季度,债券型FOF数量增加2只,规模增加81.42亿元;股票型FOF数量保持不变,规模减少0.27亿元;混合型FOF数量增加4只,规模增加65.12亿元,其中偏债混合型、平衡混合型规模、目标日期型规模分别增加70.81亿元、1.07亿元、2.99亿元,偏股混合型规模减少9.76亿元。

1.2 超四成基金规模上升,最高增长超73亿元

1.2.1 前十规模占比近3成,华安盈瑞稳健优选6个月持有居首

规模FOF基金,规模合计为468.77亿元,占比28.29%。截至2季度末,华安盈瑞稳健优选6个月持有,以78.06亿元居规模之首。其次,博时臻选楚汇三个月持有,规模达77.41亿元。东方红盈丰稳健配置6个月持有为新发基金,规模排名第3。规模前十中,博时臻选楚汇三个月持有、东方红盈丰稳健配置6个月、南方稳见3个月持有、易方达如意安诚六个月持有、招商稳健策略优选3个月持有、前海开源康悦稳健养老一年持有,6只基金规模上升,合计增长233.25亿元FOF规模25Q2增长146.27亿元,如剔除这6只基金,其余基金规模总量下降

1.2.2 超四成基金规模增长,6只规模增长超10亿元

25Q2规模增长基金共239只,占比46.59%。如剔除新发基金,2季度规模实现增长的FOF基金共计225只,占比45.36%规模增长较显著的是,博时臻选楚汇三个月持有、东方红盈丰稳健配置6个月持有,分别增长73.66亿元、65.73亿元。25Q26只基金规模增长超10亿元,有9只基金规模增长超5亿元。

1.3 百亿FOF管理人4家,南方、东方红、博时增长显著

1.3.1 兴证全球仍居首位,南方首次突破百亿

公募FOF规模前十名基金公司,合计为1010.36亿元。截至25Q2,共有85家管理人布局公募FOF产品,较25Q1减少三家(光证资管、广发资管、西部利得基金)。其中,64家管理人布局养老FOF产品线,与25Q1持平。

百亿FOF基金公司4家:兴证全球、易方达、中欧、南方。自22Q4兴证全球开始位居公募FOF规模第一名,延续至今。相较上季度末,前三名维持不变南方从第7名上升至第4(规模增长28.43亿元),且规模首次突破百亿元东方红进入前十,从第13名跃升至第5(规模增长64.73亿元)。富国、汇添富跌出前十,华安从第4名降至第6名(规模下滑10.72亿元),华夏从第5名降至第7名(规模下滑6.90亿元),交银施罗德从8名降至第10名(规模下滑7.01亿元)。前十名中,南方、东方红、中欧、博时规模上升,增长均在10亿元以上。25Q2,前十名基金公司规模集中度在60.97%,较25Q1降低4.69pct

1.3.2 博时、东方红规模增长超60亿元

从规模变化看,25Q234家基金公司FOF规模上升。博时、东方红规模增长超60亿元,招商、南方、前海开源规模增长超20亿元,中加规模增长超10亿元。

前海开源首次进入养老FOF规模前十。养老FOF规模前十基金公司与总规模前十,有7家相同,不同的3家为汇添富、前海开源、工银瑞信。2季度,汇添富、前海开源、工银瑞信,分别凭借养老FOF规模30.26亿元、28.87亿元、26.43亿元,位居第五名、第六名、第九名。FOF总规模前十中,东方红、博时、华安未在养老FOF前十。

1.3.3 头部效应显著,CR10降低至61%

25Q2公募FOF基金公司规模CR10降低至60.97%从不同时点规模前十名FOF管理人来看,25Q2公募FOF管理人CR10(前十大集中度)为60.97%,较25Q165.66%降低4.69pct。养老FOF规模前十大管理人集中度在47.75%,较25Q1下降7.40pct

1.4 百亿基金经理1人,前十规模占比超四成

公募FOF基金经理头部效应显著,前十大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合计703.88亿元,占比42.48%25Q2,公募FOF基金经理159人,以第一基金经理管理规模来看,管理规模超百亿的仅兴证全球林国怀,其在管规模123.18亿元,较25Q1下降9.37亿元。前十名中,林国怀、杨志远邓达、桑磊、张浩然、许利明,6位基金经理管理规模下降。陈文扬、张鼎轩、汪轻舟的在管规模分别增长50.24亿元、73.66亿元、45.77亿元。排名上,张鼎轩、陈文扬提升较多,分别提高7011个位次;汪轻舟首次排名即进入前十。

1.5 托管行31家,招行规模、数量、增量均第一

公募FOF托管行共31家,招商银行规模和数量均第一。25Q2,公募FOF基金托管行共31家,其中银行25家、券商6家。托管规模在百亿以上的6家,分别为招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以84只产品、460.04亿元托管规模位居数量和规模双首位

2季度,招商银行托管规模增长最多,民生银行下滑最多。2季度,有19家托管行公募FOF托管规模下降,民生银行下降最多,规模下降8.50亿元;有12家托管规模上升,招商银行以117.20亿元位居规模增长第一位。

2季度新发基金托管中,招商银行规模第一2季度新发14只公募FOF基金的托管行中,招商银行以101.98亿元托管规模位居首位,新发2只基金。交通银行新发2只基金,其余托管行均新发1只基金。

二、公募FOF基金业绩

2.1 2季度FOF正收益超九成

2.1.1 权益回暖,偏股型FOF业绩居前

2季度,四类FOF基金收益率均为正。偏股混合型FOF、平衡混合型FOF、偏债混合型FOF、目标日期型FOF25Q2收益率均值分别为2.52%2.15%1.30%2.38%25年以来(截至2025.07.16,下同)收益率分别为7.43%5.30%2.47%5.76%

与万得基金指数对比来看,(125Q2偏股混合、平衡混合、偏债混合型FOF基金指数相对其同等风险的基金指数,超额收益率分别为-0.57%1.28%0.08%偏股混合、平衡混合型FOF基金指数最大回撤和波动率占优。(225年以来,偏股混合、平衡混合、偏债混合FOF基金指数相对其同等风险基金指数,超额收益率分别为-3.42%2.47%-0.03%,在最大回撤和波动率上均占优。

2.1.2 Q2正收益基金比例超九成

偏股类FOF离散度更高,偏债型FOF首尾差最小。将4FOF产品收益率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中位数制作为箱体图。25Q24FOF平均值均超过中位数,偏债型FOF首尾差最小。25年以来,4FOF平均值均超过中位数,偏债型FOF首尾差最小。从业绩和回撤的风险收益率分布散点图来看,偏股类FOF离散度较高。

2季度超九成基金收益为正,目标日期型FOF正收益比例最高偏股FOF、偏债FOF、平衡FOF、目标日期FOF25Q2正收益比例分别为95.41%97.34%96.36%100.00%全部FOF正收益比例97.43%25年以来,全部FOF正收益比例99.36%

2.2 平衡FOF超额为正,偏股FOF超额为负

从各类FOF指数和对应风险的基金指数走势图中可见,偏股类FOF相对偏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超额,在25Q225年以来均为负,4月初市场波动较大时,有所恢复。FOF指数走势更稳健,抗风险能力较强。平衡FOF相对平衡混合型基金指数的超额,在25Q225年以来均为正。偏债FOF与偏债混合型基金指数,走势较接近。

2.3 基于持仓穿透角度分析FOF基金业绩

由于Wind分类为事前分类,与实际投资结果会有一定差异。我们根据FOF基金持仓,计算穿透后权益仓位,进行事后分类,便于将实际投资风险接近的产品进行对比。计算2023-20244个半年/年报报告期,穿透后权益仓位均值划分不同类型。1)稳健型:权益仓位不超30%2)积极型:权益仓位大于60%3)平衡型:权益仓位介于30-60%之间。

基于持仓穿透后,(1积极FOF与主动权益基金(选择20251月之前成立的偏股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最近4个报告期股票仓位均值大于60%的灵活配置型基金和平衡混合型基金)散点图来看,FOF分布集中,处于主动权益基金的业绩中低且回撤较低的区域。(2稳健FOF与固收+基金选择20251月之前成立的偏债混合型基金、二级债基、可转债基金、最近4个报告期均值及最新报告期权益仓位均不超30%且大于0的灵活配置型基金、最新报告期转债仓位不低于20%的一级债基)散点图来看,稳健FOF基本分散在固收+基金业绩相对居中且回撤相对较小区域。(3平衡FOF与平衡型基金(选择20251月之前成立的平衡型基金、介于固收+和主动权益之间的灵活配置型基金)散点图来看,平衡型FOF集中分布于收益相对较高且回撤较小的区域

2.4 申万菱信智华稳进配置3个月为Q2业绩冠军

万菱信智华稳进配置3个月持有A7.63%取得2季度业绩之冠,基金经理杨绍华。紧随其后的为华夏聚盈优选3个月持有AQ2收益率7.30%)、前海开源裕源(Q2收益率7.17%。偏股类FOF、目标日期型FOF、平衡类FOF、偏债类FOF,前十名收益率分别在5.6%4.6%3.6%2.6%以上。此外,华夏卢少强、前海开源李赫/刘田、鹏华郑科、南方夏莹莹表现亮眼,管理的FOF基金Q2业绩有在6%以上。

三、公募FOF基金配置

3.1 公募FOF资产配置:约三成直投股票,仓位连续下滑

FOF基金要求不低于80%基金资产投资于公募基金,其余部分可少量投资股票、债券等资产。从持仓结果来看,FOF基金仍主要投资基金,基金占比维持在88%-91%之间,处于超配状态;在债券资产上比例维持在4.5%左右,满足流动性需求;股票投资比例维持在5%以内。25Q2基金资产比例为90.26%,较25Q1提高1.67pct25Q2股票资产比例连续9个季度下滑,降至1.52%,较25Q1降低0.10pct

总体来看,25Q2公募FOF基金直投股票数量比例上升,但仓位均值有所下降。(125Q2共有149只基金直接投资股票,数量占比28.76%,较25Q1上升0.69pct24年以来,直投股票的FOF数量维持在三成左右,连续4个季度均直接投资股票的FOF基金数量为112只,占比21.62%。(2)从直投股票仓位来看,25Q2均值为5.06%,较25Q1下降0.17pct。(3)从类型上看,目标日期型、偏股型、偏债型、平衡型FOF基金,25Q2直投股票的数量比例分别为36.67%28.57%28.46%24.66%。目标日期型FOF仍然最大,延续24年以来趋势。相对25Q1,目标日期型、偏债型FOF上升,其他类型均下降。(4)直投股票仓位处于低位。25Q2目标日期型、偏债型、平衡型、偏股型FOF基金直投股票比例均值(较25Q1)分别为6.40%-0.88pct)、5.97%(-0.25pct)4.60%-0.06pct)、3.98%+0.16pct)。

3.2 公募FOF基金配置:短债基金、被动债基被显著增持,商品被减持

债券型基金持仓数量和规模仍位列第一,短债基金、被动指数型债基增长最显著,二级债基、可转债基金被减持25Q2FOF基金持有债券型基金数量和规模占比(较25Q1)分别为47.34%+1.53pct)、61.96%+6.02pct)。细分类型来看,中长期纯债型基金数量、规模占比(较25Q1)分别为15.15%-0.16pct)、20.17%+0.27pct),二级债基数量和规模占比(较25Q1)分别为6.89%-0.56pct)、4.52%-1.02pct),可转债基金数量和规模占比(较25Q1)为0.69%-0.04pct)、0.38%-0.12pct);短期纯债基金数量和规模占比继续提高,数量和规模占比(较25Q1)分别为7.72%-0.02pct)、17.58%+5.53pct),被动指数型债基数量和规模占比(较25Q1)分别为9.66%+2.01pct)、12.63%+1.36pct),一级债基数量和规模占比(较25Q1)为7.23%+0.37pct)、6.68%+0.01pct)。整体来看,被动指数型债基、短期纯债基金、一级债基、中长期纯债基金均增持,二级债基、可转债基金均被减持。

权益类基金规模占比均下降。25Q2,股票型基金数量和规模占比(较25Q1)分别为17.52%-0.20pct)、11.13%-1.98pct),其中被动指数型基金数量和规模占比(较25Q1)分别为10.43%+0.05pct)、6.13%-0.68pct,指数增强型基金数量和规模占比(较25Q1)分别为1.29%-0.13pct)、0.88%-0.10pct);普通股票型基金数量和规模占比(较25Q1)分别为5.80%-0.12pct)、4.12%-1.19pct)。混合型基金中,偏股混合型基金数量、规模占比(较25Q1)分别为11.25%+0.04pct)、8.57%-0.36pct

固收+基金明显被减持。偏债混合型基金、二级债基、可转债基金规模占比均下降。

各类型QDII基金数量和规模占比有所下降。25Q2QDII基金数量和规模占比(较25Q1)分别为9.23%-0.65pct)、6.75%-1.42pct),其中QDII债基数量、规模占比较25Q1别增加0.01pct、降低0.46pct认债基小幅回落,25Q2互认债基规模占比达1.94%,仍超QDII债基规模占比香港互认债基数量、规模占比相较25Q1分别降低0.83pct0.99pct

另类投资基金数量占比提高,规模占比下降主要是商品型基金被减持。相较25Q1,商品型基金规模占比降低0.11pct

3.3 基金配置数量和规模

基于4季报持仓统计FOF在基金配置上的偏好。为更好体现FOF配置基金的实际投资情况,我们在Wind二级分类基础上,选择20251月之前成立的基金,按照事后分类方法将基金进一步划分为1、主动权益基金:偏股型基金、股票型基金、最近4个报告期股票仓位均值大于60%的灵活配置型基金和平衡混合型基金。2指数权益基金被动指数型基金、增强指数型基金。3、固收+基金:偏债混合型基金、二级债基、可转债基金、最近4个报告期均值及最新报告期权益仓位均不超30%且大于0的灵活配置型基金、最新报告期转债仓位均不低于20%的一级债基。4纯债基金中长期纯债型基金、短期纯债型基金、债券型指数基金、最新报告期权益仓位和转债仓位均小于20%的一级债基。在计算过程中,将FOF持有的不同份额基金合并计算,仅展示单份额代码和名称,持仓数据则包括了全部份额合计。5、商品型基金:包含主投黄金等商品股票的基金。如遇到并列排名,优先选择数量增持、份额增加、持仓规模较大的基金。

3.3.1 主动权益基金:诺安多策略、中信保诚多策略、博道久航等被增持

125Q2FOF基金持仓数量最多的前三名基金大成高鑫53只基金持有)、富国稳健增长(36只基金持有)、中信保诚多策略(20只基金持有)225Q2FOF基金增持数量前三名基金为诺安多策略(17只基金增持)、中信保诚多策略(14只基金增持)、博道久航(13只基金增持);(325Q2FOF基金增持份额数最多的前三名基金为易方达智造优势/富国沪港深业绩驱动(+1.05亿份)、易方达国防军工(+1.01亿份)、博道成长智航(+0.84亿份);(425Q2FOF基金持仓市值前三名基金为大成高鑫(持仓规模3.88亿元)、易方达科融(持仓规模3.84亿元)、易方达信息行业精选(持仓规模3.71亿元)。

3.3.2 指数类基金:延续“红利+科技”哑铃型结构

被动指数基金中,(125Q2FOF基金持仓数量最多的前三名为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25只基金持有)、华泰柏瑞红利低波ETF/嘉实上证科创板芯片ETF15只基金持有)、华泰柏瑞沪深300ETF/鹏华港股通中证香港银行(12只基金持有);(225Q2FOF基金增持数量前三的基金为鹏华港股通中证香港银行/嘉实中证500ETF4只基金增持)、华夏中证港股通内地金融ETF/银华上证科创板100ETF/华宝中证科技龙头ETF3只基金增持);(325Q2FOF基金增持份额数前三的基金为广发国证新能源车电池ETF(被增持0.59亿份)、易方达创业板ETF(被增持0.55亿份)、汇添富中证沪港深云计算产业指数(被增持0.49亿份);(425Q2FOF基金持仓市值最多的前三名为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持仓市值3.81亿元)、国泰中证全指数证券公司ETF(持仓市值2.66亿元)、鹏华中证酒ETF(持仓市值2.49亿元)。

指数增强基金中,持仓以小盘为主。(125Q2FOF基金持仓数量最多的前三名为招商中证1000指数增强、国泰君安中证1000指数增强、汇添富沪深300指数增强;(225Q2FOF增持数量增加的基金有:兴全中证800、华夏沪深300、景顺长城创业板指、银河沪深300、招商中证500、汇添富中证芯片产业、前海开源中证大农业、招商中证800、汇添富中证800、鹏华上证科创板50,均增持1只;(325Q2FOF基金增持份额数前三的基金为汇添富中证芯片产业指数增强、汇添富中证1000指数增强、招商中证2000指数增强;(425Q2FOF基金持仓市值最多的前三名为汇添富中证芯片、前海开源中证大农业、兴全中证800

3.3.3 固收+基金:景顺长城四季金利等被增持数量居前

固收+基金中,(125Q2FOF基金持有数量前三为易方达裕祥回报(22只基金持有)、永赢稳健增强(19只基金持有)、易方达稳健收益(17只基金持有);(225Q2FOF基金增持数量前三的基金景顺长城四季金利(6只基金增持)、南方昌元可转债A/永赢稳健增强(5只基金增持)、银华远景(4只基金增持);(325Q2FOF基金增持份额数前三的基金为华安乾煜(被增持1.61亿份)、前海开源瑞和(被增持0.92亿份)、易方达稳健收益(被增持0.16亿份);(4)从被持有市值前十来看,25Q2FOF基金持仓市值最多的前三名为易方达裕祥回报(6.36亿元)、易方达稳健收益(3.06亿元)、华安乾煜(2.50亿元)。

3.3.4 纯债基金:景顺长城景泰纯利、国泰上证10年期国债等被增持居前

纯债基金中,(125Q2FOF基金持有数量前三为海富通中证短融ETF57只基金持有)、易方达岁丰添利(40只基金持有)、鹏扬中债-30年期国债ETF38只基金持有);(225Q2FOF基金增持数量前三的基金为景顺长城景泰纯利(11只基金增持)、国泰上证10年期国债ETF/平安中债-中高等级公司债利差因子ETF9只基金增持)、华泰保兴尊合/南方7-10年国开债/天弘信利(8只基金增持);(325Q2FOF基金增持份额数前三的基金为博时信用优选(被增持6.95亿份)、博时安悦短债(被增持6.35亿份)、博时信用债纯债(被增持6.30亿份);(425Q2被FOF基金持仓市值前三的基金为富国中债(159.16亿元)、海富通中证短融ETF(16.43亿元)、博时中债0-3年国开行ETF(15.39亿元)。

3.3.5 商品型基金:饲料豆粕、白银等被增持

商品型基金中,(125Q2FOF基金持仓数量最多的前三名为华安黄金ETF79只基金持有)、易方达黄金ETF14只基金持有)、华夏黄金ETF10只基金持有);(225Q2FOF基金增持数量前三的基金为华夏黄金ETF/华夏饲料豆粕期货ETF6只基金增持)、富国上海金ETF5只基金增持)、国投瑞银白银期货(3只基金增持);(325Q2FOF基金增持份额数最多的前三名为国投瑞银白银期货(被增持0.62亿份)、富国上海金ETF(被增持0.41亿份)、建信易盛郑商所能源化工期货ETF(被增持0.11亿份);(4)25Q2被FOF基金持仓市值前三的基金为华安黄金ETF(持仓246.55亿元)、博时黄金ETF(持仓239.35亿元)、易方达黄金ETF(持仓179.91亿元)。

3.3.6 海外权益基金:持仓以港股低波高股息、恒生科技为主

海外权益基金中,(125Q2FOF基金持仓数量最多的前三名为华夏恒生科技ETF27只基金持有)、华夏恒生ETF17只基金持有)、博时标普500ETF13只基金持有);(225Q2FOF基金增持数量居前的基金为华夏恒生科技ETF11只基金增持)、博时标普500ETF/富国全球消费精选6只基金增持)325Q2FOF基金增持份额数前三的基金为广发恒生科技ETF(被增持1.24亿份)、华夏标普500ETF(被增持0.86亿份)、华夏恒生科技ETF(被增持0.62亿份);(425Q2FOF基金持仓市值前三的基金为华泰柏瑞中证港股通高股息投资ETF(持仓13.56亿元)、富国恒生港股通高股息低波动ETF(持仓11.97亿元)、华夏恒生科技ETF(持仓8.35亿元)

3.3.7 海外债券基金:银华美元债精选被增持数量最多

公募FOF基金可投资的海外债券基金包括QDII债基、香港互认债券型基金。(125Q2FOF基金持仓数量最多的前三名富国全球债券(40只基金持有)、摩根国际债券(37只基金持有)、华夏精选固定收益配置(27只基金持有);(2)富国全球债券、摩根国际债券、南方亚洲美元债是持仓市值前三。(3银华美元债精选被增持数量最多,其次为易方达中短期美元债、华夏精选固定收益配置等,整体增持较少。(4)长信全球债券25Q2业绩表现较好,在3%以上;25年以来(截至2025.07.22),鹏华全球高收益债业绩表现较好。

四、关注基金经理2季度配置及未来展望

我们从三个角度筛选关注基金经理,第一个角度是25Q2业绩优异,选择各类型排名前10FOF基金现任基金经理,第二个角度是在管规模前10名基金经理,第三个角度是基金管理人FOF规模前10名的代表性基金经理。综合考虑这些筛选角度并去除重复项之后,我们筛选出30名基金经理,来看其2季度的配置情况、核心操作及未来展望。留存率为25Q1前十大持仓基金在25Q2中仍留存的比例。集中度为前十大持仓基金规模占基金净资产比例。新增基金为25Q1中未持有,25Q2新增持。

基金经理在2季报中核心观点1投资策略上,多位基金经理仍强调“多区域、多资产、多策略”的全球资产配置,但整体较上季度减少。2)权益仓位上,多数基金经理超配A股,把握结构性机会。一方面,大多维持相对中枢超配;一方面,少量基金经理把握254月初关税扰动带来的机会,灵活调整仓位。比如,有基金经理提到,提前定价对等关税相关风险,对于风险资产进行前瞻性减仓,并在2547日市场风险充分释放后提升风险资产仓位,有效控制了组合波动,同时抓住“调整后”的机会。3)港股仓位上,多数增配,少数基于AH性价比减持。有基金经理提到,基金在港股暴露上保持超配,但随着 AH 溢价率的下行,适度降低了港股的超配比例。4)风格上,成长、小盘为主,兼顾红利。5)结构上,港股科技、创新药、新消费、高端制造成为主线。6)国内债券资产上,多数基金经理维持中短久期,基于股债性价比,低配固收资产。少数基金经理,在2季度把握债券调整后的机会,择机拉长久期,以被动型基金为主。面对国内低利率时代,一方面转向固收+、可转债,向风险资产要收益,一方面转向高票息的海外债券。7)美股等海外权益上,关注度降低,有所分化。有基金经理加仓美股,有基金经理基于美股性价比转向欧洲股市、A股,少量基金经理波段操作美股。8)美债资产上,多数基金经理基于资产配置视角、高票息逻辑增配美债基金,少数基金经理明确清仓美债基金。9)黄金资产上,一方面,基于地缘政治、与国内资产低相关性,继续维持配置;一方面,扩展商品子类资产,比如豆粕、白银等。

2季报中,基金经理对于未来A股市场看法1)多数保持乐观。当前国内基本面和外围风险的不确定性仍存,但考虑到宏观流动性较为充裕,政策对资本市场较为支持,A股下行风险或相对可控,同时伴随内外部压力逐步显现下催化政策预期,可能会带来一轮风险偏好回升带来的机会,对股市形成正反馈。2结构上,“科技+红利”哑铃型。红利方面,基于盈利稳定性的公用事业、银行、白电龙头和未来存在去库存和需求改善的工业金属。科技成长方向则关注TMT和军工等行业,寻找其中有业绩兑现的行业进行配置。此外,泛周期品领域可能存在投资机会,相关行业板块处于基本面和估值的底部,如果国内“反内卷”引起供给方面的缩减,或者海外宏观预期波动导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相关板块可能存在估值修复的机会。

2季报中,基金经理对于国内债券市场的看法观点分化。一方面认为,债券收益率接近历史相对低位,且经济基本面稳中向好,继续下行概率不大,当前纯债资产的配置价值不高,对久期策略相对谨慎。但中长期看,在“资产荒”大环境下,债券市场如出现大幅调整,依然是较好配置机会一方面认为,三季度债券市场在稳增长压力上升、通胀水平处于相对低位、流动性均衡偏松下,或呈现震荡偏强的格局,基本面和政策的边际变化对市场预期影响较大,关注交易性机会

五、总结:结构重于指数,科技成长或为主线

FOF模增长,新发亮眼,博时、东方红、南方规模增长显著125Q2FOF数量合计518只,总规模为1657.06亿元,较25Q1数量增加6只,规模增加146.27亿元。博时臻选楚汇三个月持有、东方红盈丰稳健配置6个月、南方稳见3个月持有、易方达如意安诚六个月持有、招商稳健策略优选3个月持有、前海开源康悦稳健养老一年持有,6只基金规模上升,合计增长187.00亿元。2公募FOF新发14只,规模合计186.04亿元,东方红盈丰稳健配置6个月持有,以募集规模65.73亿元居首。3百亿FOF基金公司4家:兴证全球、易方达、中欧、南方,东方红进入前十。CR1061%,较25Q1下降。

2季度,超九成FOF基金取得正收益,偏股FOF业绩靠前:1)偏股混合型FOF、平衡混合型FOF、偏债混合型FOF、目标日期型FOF25Q2收益率均值分别为2.52%2.15%1.30%2.38%,正收益比例分别为95.41%96.36%97.34%96.36%100.00%全部FOF基金正收益比例为97.43%。(2申万菱信智华稳进配置3个月持有,以7.63%取得2季度业绩之冠。

Q2重仓基金中,短债、被动债基被增持,商品型基金被减持:(1)权益类基金被减持。(2)固收+类基金被明显减持,偏债混、二级债基、可转债基金规模占比均下降。(3)债券型基金中,短债基金、被动指数型债基被增持最显著。(425Q2互认债基规模占比达1.94%,仍超QDII债基规模占比。香港互认债基数量、规模占比相较25Q1分别降低0.83pct0.99pct。(5)商品型基金被减持。

FOF重仓持有基金:(1)主动权益基金:被增持较多为诺安多策略、中信保诚多策略、博道久航等。(2)被动指数基金:被持仓市值前三为易方达沪深300ETF、易方达上证科创50ETF、华夏沪深300ETF。(3)指增基金:被持有数量前三为招商中证1000指数增强、国泰君安中证1000指数增强、汇添富沪深300指数增强。(4)固收+基金:增持数量居前的有景顺长城四季金利、南方昌元可转债A、永赢稳健增强、银华远景等。(5)纯债基金:增持数量前三为景顺长城景泰纯利、国泰上证10年期国债ETF、平安中债-中高等级公司债利差因子ETF。(6)商品型基金:增持数量居前为华夏黄金ETF、华夏饲料豆粕期货ETF、富国上海金ETF、国投瑞银白银期货。(7)海外权益基金:增持数量前三名为华夏恒生科技ETF、博时标普500ETF、富国全球消费精选。(8)海外债券基金:银华美元债精选被增持数量最多

结构重于指数,科技成长或为主线30FOF基金经理的2季报来看,多数基金经理对于权益市场乐观,结构性行情或延续,比如港股科技、创新药、新消费、“反内卷”机会、红利等。整体来看,成长风格占优,结构性机会不断,科技或为市场主线。

六、风险提示

1、 本报告所用数据均来自第三方,数据或有遗漏、误差、滞后;

2、 本报告分析基于基金定期报告,基金投资策略或有变更;

3、 基金季度报仅公布前十大重仓基金,无法完全反映全部持仓情况;

4、 基金投资受股债商等市场风险影响;

5、 基金历史业绩不代表未来,报告不构成基金推荐或投资收益保证,投资需谨慎。

证券研究报告:结构重于指数,科技成长或为主线——公募FOF基金2025年2季报分析:》

对外发布日期:2025年7月30日报告发布机构:西部证券研究发展中心

李洋(S0800524030001)liyang@research.xbmail.com.cn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