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读懂IPO|卧安机器人估值达40亿元,李泽湘出任非执行董事,近三年亏损收窄

2025-07-30 23:23

本文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雷小艳

来源|时代商业研究院

作者|雷小艳

作为全球最大的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提供商之一,卧安机器人(深圳)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卧安机器人”)向港股IPO发起冲击,拟募资用于技术研发和新产品开发、扩大销售渠道和提高名牌知名度、偿还银行贷款和用作一般营运资金。

自成立至今,卧安机器人历经8轮融资,投后总估值从天使轮的2000万元上涨至C轮的40.47亿元,估值涨幅超200倍。

卧安机器人多轮融资背后,既有科技领域“创业教父”李泽湘的背书,亦有头部投资机构上海高瓴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高瓴创投”)入股。

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卧安机器人虽然年营收翻倍增长至6.10亿元、销售毛利率提升至超50%,却尚未摆脱亏损经营,年净利润分别为-8698.3万元、-1637.6万元、-307.4万元,三年累计亏损1.06亿元。

招股书还显示,按零售额计,2024年全球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行业的市场规模仅为59亿元,属于机器人行业“小而美”的细分市场,卧安机器人以11.9%的市场份额位列全球龙头地位。

6月12日、7月30日,就总估值达40亿元、盈利趋势、销售渠道建设等相关问题,时代商业研究院向卧安机器人发邮件并尝试致电询问。截至发稿,该公司尚未回复相关问题。

全球头部AI具身家庭机器人厂商,李泽湘通过旗下企业持股12.98%

AI具身家庭机器人是指在日常家庭生活场景中,集成人工智能、机器人学、智能物联设备技术的智能机器人系统,能够连接智能决策中枢,并通过模仿人类行为特征,包括手、脚、脑及感知能力,实现功能增强效果,并与真实世界产生深度交互。

招股书显示,卧安机器人是最早全面布局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产品的公司之一,推出了手指机器人、窗帘机器人、指纹门锁机器人等多个行业首创产品,并于2023年推出全球最小的激光扫地机器人和全球首款商业化增强型移动机器人。

2025年,卧安机器人推出全球首款将大语言模型与边缘计算相结合的智慧家庭中枢,应用于日常家庭环境的智能自动化的全面AI具身生态系统。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4年零售额计算,卧安机器人是全球最大的AI具身家庭机器人系统企业,市场份额为11.90%。

作为AI具身家庭机器人领域的头部企业,卧安机器人颇受资本青睐。招股书显示,截至2025年6月3日,该公司先后完成8轮融资,累计获得3.91亿元,对应的投后总估值从天使轮的2000万元逐步上涨至最新C轮的40.48亿元,估值涨幅超200倍。

值得注意的是,在Pre-A轮、A轮、B轮融资,李泽湘均通过旗下实控企业对卧安机器人进行了投资,并于2025年加入该公司并任职非执行董事。

截至2025年6月3日,李泽湘实控的东莞松山湖国际机器人研究院有限公司、盈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东莞蕴和股权投资有限公司合计持有卧安机器人12.98%的股份。

此外,高瓴创投、北京源码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电广传媒(000917.SZ)均通过旗下持股平台入股,位列卧安机器人股东之列。

超六成收入来自Amazon平台,过去三年累计亏损超1亿元

不过,AI具身家庭机器人赛道是家庭机器人市场的一个小众赛道。

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世界银行集团的数据,按零售额计,截至2024年,全球AI具身家庭机器人市场总规模仅为59亿元,而同期全球家庭机器人市场总规模为2577亿元。

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卧安机器人实现销售收入2.75亿元、4.57亿元、6.10亿元,呈持续高增长。从产品定价看,该公司的手指机器人、窗帘机器人、门锁机器人平均售价(销售收入除以销售量)在120~350元,增强型移动机器人的平均售价则在1800~2100元。

从销售市场看,卧安机器人的产品主要销往日本、欧洲、美国等海外市场,其中日本是该公司第一大市场。2022—2024年,该公司来自日本、欧洲、北美地区的合计销售收入占比均超95%,其中来自日本市场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61.40%、62.30%、57.70%。

从销售渠道看,卧安机器人的产品销售主要依赖Amazon电商平台实现海外销售,包括在该平台建立自营销售渠道Amazon SC和合作零售商Amazon VC销售渠道。2022—2024年,该公司来自Amazon SC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29.10%、26.30%、28.40%,来自Amazon VC的销售收入占比分别为52.80%、38.90%、35.80%。

不难发现,过去三年,卧安机器人超64%的销售收入来自Amazon平台。

需注意的是,过去两年,卧安机器人的销售毛利率分别为50.4%、51.7%,尽管毛利率在50%以上,但卧安机器人并未实现盈利。2022—2024年,该公司的净利润分别为-8698.30万元、-1637.60万元、-307.40万元,三年合计亏损1.06亿元。

这或与卧安机器人的各项费用支出偏高相关。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该公司的销售及分销开支分别为1.02亿元、1.37亿元、1.72亿元,研发开支分别为6176.1万元、8919.2万元、1.12亿元。

不难发现,过去三年,卧安机器人的销售及分销开支占当期收入的比例分别达37.18%、29.89%、28.18%;研发开支占当期收入的比例分别达22.49%、19.51%、18.37%。

不过,2022—2024年,卧安机器人收入年复合增速达49.0%,且年度亏损金额在不断缩小,该公司或有望在短期内扭亏为盈。

(字数:1890)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