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财富守护与温情陪伴:阳光保险破解高净值养老痛点

2025-07-30 16:31

破解高净值人群的养老痛点!

下养老成为不同年龄、阶层、地域共同热议的话题即便是手握千万资产的高净值人群同样面临养老难题。数据显示,我国千万资产家庭中,45岁以上人群对“养老规划”的关注度超过80%,但真正形成系统方案的不足30%。

某家族办公室调研显示,92%的企业家最忧心的不是股价波动,而是父母突发疾病时自己鞭长莫及;78%的高净值子女发现,每年给父母的百万养老费,最终静静躺在银行账户里保本”,而非真正实现孝心的转化

在老龄化加速的背景下,这一群体的困境颇具代表性:既担心资产在漫长养老周期中缩水或失控,又渴望匹配身份的高品质养老服务,更要兼顾父母赡养与家庭传承。如何打破“资产安全与品质养老”的二元对立?保险作为跨周期的风险管理工具,正在探索一条“双轨并行”的破局之路。

一、高净值人群的养老困局:光鲜背后的真实焦虑

在上海某私募机构创始人张先生的办公室里,一份摊开的家庭账单暴露了他的焦虑:78岁的母亲需要高端康复护理,每年费用近50万元;自己48岁,计划60岁退休,按当前生活水准,养老储备需覆盖至少30年;独子留学归来,未来可能面临赡养两代人的压力。“钱不是最主要的问题,怕的是规划不周,要么钱花得不值,要么关键时刻掉链子。”张先生的困惑,道出了许多高净值人群的心声。

高净值家庭正深陷养老困局:

资产安全焦虑:高净值人群的养老储备往往数额庞大,但“多”不代表“够”。某银行私人银行部调研显示,该群体最担心的三个问题中资产在通胀中缩水被诈骗或挪用传承与养老需求冲突占比分别达68%、52%、49%。

健康资源断层:对高净值人群而言,健康保障早已超越“看得起病”,升级为“看得好病、少生病、有尊严地养病”。某健康管理机构数据显示,该群体年均健康支出超过10万元,其中70%用于高端体检、私人医生、海外医疗等“预防性服务”但资源的稀缺性始终是难题。

系统性服务困局45-55岁的高净值人群,大多处于“上要赡养80岁父母,要规划自身养老,要考虑子女未来”的夹心层。这种系统性需求,暴露了传统养老方案的短板:年金险只解决钱的问题,养老社区只解决住的问题,健康险只解决医疗费用 ——单一工具难以形成“全家覆盖、全周期衔接”的闭环。

二、保险双轨并行:资产安全与品质养老的协同逻辑

面对这些困境,保险的价值正在从“风险补偿”升级为“生态整合”。通过“资产安全轨”与“品质养老轨”的双轨设计,既能守住财富的确定性,又能链接优质养老资源,这种协同性正是高净值人群最需要的解决方案。

资产安全轨:用“保险+信托”构建养老资金的“防护网”

养老资金的核心诉求是“安全、持续、专属”。保险的长期性与信托的隔离性结合,综合解决这三个问题。例如,“美好人生”系列年金险通过领取开始时间、领取期限、领取金额、领取对象等要素的灵活组合,可以为客户订制差异化的专属保障计划,提供安全稳定的养老现金流;设立保险金信托/家族信托,将生存金受益权、身故金受益权纳入信托受托,进一步将养老专用资金与传承资金的所有权独立分离,避免出现养老金被挪用、被不确定的风险分割等计划外减损的情况。对高净值人士而言,合配置寿险并设立信托,实现资产所有权分离,按委托人意愿分配的规划,是保障资产安全,提升养老品质的有效途径

更灵活的是,部分产品支持“双被保险人”模式,夫妻双方中只要一人健在就能持续领取,避免“一方去世后另一方养老钱中断”的风险。

品质养老轨:从赔付费用”到“链接资源”的服务升级

单纯的资金保障无法实现“品质养老”真正的解决方案需要将保险与医疗、康复、养老社区等资源深度绑定,形成“预防-诊疗-康复-照护”的全链条服务。

比如,对接国内外顶尖医院的特需部、国际部,实现“门诊直付、住院绿通”;在急性治疗后,无缝衔接专业康复机构,避免“出院即失能”的困境。这种“费用保障+资源链接+健康干预”的组合,恰好匹配了高净值人群对健康的高端化需求。

三、阳光案例:从一新产品组合方案看养老生态的协同实践

2025年7月28日正逢阳光保险成立20周年的日子,阳光推出“美好人生”养老保障系列产品(含养老年金险+医疗险+护理险等)正是双轨并行逻辑的落地体现。这产品以“定制化、全周期、强链接”为特点,精准击中高净值人群的痛点,更折射出阳光在养老领域的全链条布局。

产品设计:用“灵活性”破解确定性难题

“美好人生”养老年金产品的核心亮点,在于打破了传统保险的“刚性条款”,投保年龄上限至90周岁,突破了现有产品对高龄投保的限制,切实满足高龄人群的投保需求;养老年金领取方案最快支持犹豫期后即可领取,支持年领或月领两种领取模式,精准匹配个人养老节奏。此外,该系列产品提供传统型与分红型、有无保证领取期限、开始领取日起有无现金价值、有无身故责任等多种不同选择,客户可结合家庭结构、风险偏好及养老目标灵活组合,打造兼具风险防御与品质养老的专属解决方案。

在资产安全上,阳光保险可与信托公司合作,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为客户搭建“保险+信托”双架构方式,提供双重风险隔离保障

健康保障方面,“好运健康”产品提供每年高400/600万/800万可选的医疗报销额度,覆盖公立医院普通部及特需部、国际部和私立医院甚至海外就医。更关键的是“资源直连”:根据保险产品不同,由阳光人寿指定的行业领先的服务供应商可提供不同的高品质全流程就医服务,服务包含就医直付、名医点诊(含陪诊)、住院/手术安排、国内二诊、海外二诊、海外转诊、全球找药、特定药械、慢病原研药配送(权益)等就医用药和康复服务。

生态延伸:从“保单”到“全场景养老”的布局

阳光保险对养老领域的布局远不止于一张保单,在它背后是不断构建完善的“品质养老+健康管理”生态体系。

在机构养老端,阳光人家·佘山康养社区是高端场景的代表。这座采用了“山水为骨,文化为魂”设计理念的康养社区,是名副其实的“森林氧吧”,三山环抱,森林覆盖率极高,负氧离子浓度达3000个/cm³,比市区公园高6倍;社区周边汇聚“一山四园”(佘山国家森林公园,月湖雕塑公园、欢乐谷玛雅水上乐园、辰山植物园、广富林文化遗址公园),四季景致各异,为长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自然与文化享受。社区的“五享四悦”服务体系,涵盖57项基础服务和110项增值服务:银发学院的摄影课、恒温泳池的康复训练、徽派古亭里的昆曲欣赏,让长者的生活不止于“被照顾”,更在于“有乐趣”。此外,社区引进现代适老化科技,引入无障碍卫浴、紧急报警按钮,并预留毫米波雷达和智能床垫监测端口,展现了社区对长者生活品质的极致追求。“不是等生病才管,而是每天都在帮你保持健康,让你感到快乐,这才是养老该有的样子。”阳光人家·佘山的一位入住长者说。

对偏好居家养老的人群,阳光在居家健康、居家安全和居家生活三大领域,整合合作供应商资源,提供全方位的综合解决方案,打造“阳光居家养老”服务品牌。

健康管理贯穿始终。阳光不仅可链接国内外优质医疗资源,还在国家鼓励社会资本办医、积极推进医疗改革大背景下,与山东省潍坊市人民政府联手打造一所大型国际化、现代化综合性医疗机构——阳光融和医院,这也是国内第一家采用“保险+医疗”模式的三甲综合医院。开诊三年,凭借出色的医疗服务与管理水平,融和医院便一举斩获JCI认证、HIMSS7信息化评级、国内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患者满意率长期保持在97%以上,是百姓心中值得托付生命健康的坚实后盾。

四、安心才是终极奢侈品,保险企业如何成为“养老生态构建者”

阳光的实践揭示了一个趋势:在老龄化加剧的今天,保险企业的角色正在从“风险承担者”转变为“养老生态构建者”。对高净值人群而言,他们需要的不是单一产品,而是“资产安全有保障、健康服务有资源、家庭责任能兼顾”的综合方案。

这种转变需要三个核心能力:一是产品设计的灵活性,能根据家庭需求、健康状况动态调整;二是资源整合的深度,不仅要链接医疗、养老机构,更要形成标准化的服务链条;三是科技赋能的广度,通过智能设备和数据平台,让服务从“被动响应”变为“主动预防”。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高净值人群的养老需求,其实是整个社会养老升级的缩影。当保险能同时守护“资产的确定性”与“生活的品质感”,当养老从“生存需求”变为“生活追求”,银发经济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正如阳光保险在布局中所展现的:养老不是一场孤独的跋涉,而是一场有准备、有尊严、有温度的人生旅程——而保险,正是这场旅程中最可靠的“护航者”。

提示1.上述涉及保险产品的详细内容,请查阅对应保险合同条款并重点关注免责条款,并以对应保险合同约定为准。

2.“美好人生”系列保险产品中存在分红型保险产品,分红型保险产品未来的保单红利为非保证利益,其红利分配是不确定的,在某些保单年度红利可能为零。

来源 | 英才商业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